遲到的三菱奕歌 還會延續歐藍德的「抖動」嗎?

一個月後的今天(6月6日),第二十屆重慶國際車展正式拉開帷幕,而廣汽三菱正式在本屆重慶車展上公佈了“Eclipse Cross”的中文名——“奕歌”。

拗不拗口先不談,至少是遲到了!

先不說廣汽三菱奕歌這個中文名是否拗口,至少廣汽三菱還是給出了一箇中文名,雖然來得晚了一點……遲到的中文名,讓原本可以借北京國際車展的勢,進行宣傳的奕歌,完全無法很好的進行傳播,甚至媒體圈內的對話都是用“三菱那款新SUV,叫E啥啥的”代替了。

但這樣的節奏,或許是廣汽三菱想要的,畢竟三菱已經沒有太多的新聞可以製造出來了:與哈弗一樣的專造SUV的路線,在國內卻沒有足夠多的SUV車型來佈局產品鏈。無奈之下,廣汽三菱奕歌只好走了:北京車展亮相、重慶車展發佈中文名稱,或許還會在今年下半年的成都車展開啟預售,然後回到廣汽大本營——廣州車展正式上市?一款車刷遍一年四場車展,而每一場車展都有該車的“新鮮點”,或許只有廣汽三菱可以做到……

三菱邊緣化根本原因,你需要好好了解一下!

廣汽三菱選擇重慶車展公佈“Eclipse Cross”的中文名,或許是相信重慶是其“福地”:早在2014年,各個汽車廠商都在“節衣縮食”應對“寒冬”之時,重慶卻連續好幾個月成為廣汽三菱汽車國內銷冠,不難看出廣汽三菱在營銷細節方面,其實把控得相當不錯。

當時的銷量支柱車型是進口版歐藍德,不過4年過去了,現在的銷量支柱車型還是歐藍德,僅僅是由進口版變為了本地化生產;而產品鏈上的其餘車型也沒有什麼變化——ASX勁炫、帕傑羅以及帕傑羅·勁暢——加上歐藍德,組成了廣汽三菱萬年不變的“四款車打天下”,或許這也是三菱品牌越來越邊緣化的原因之一……

但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宣傳跟不上、產品可選擇面太少以外,或許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令人堪憂的可靠性……

三菱其實作為日系汽車品牌,與本田、豐田有著天壤之別:自然吸氣時代的本田與豐田,設計生產出的車,很少有小毛病,一度成為國內汽車市場“靠譜”的代言詞。而三菱則是不靠譜的教科書般的教材:早在2001年,三菱帕傑羅就因為液壓制動助力器(HBB)蓄壓器;而時隔7年後的2008年,三菱帕傑羅還是因為這個液壓制動助力器(HBB)蓄壓器,進行了第二次召回。簡而言之就是,第一次召回後,並沒有及時修訂當時的新車製造數據,這樣就造成了時隔7年之後的,第二次因為相同部件進行召回的“笑話”。

2001年首次召回前,還有個小插曲:當時帕傑羅V31、V33的“剎車失效故障”,其實在2000年年底時就已經造成了至少2起事故的發生,而當時我國並沒有“汽車召回”方面的制度,三菱就不聞不問。直到5個月後的2001年2月8日,檢驗檢疫局發佈《停止對三菱帕傑羅V31、V33的進口》的通知,三菱終於慌了神,僅僅用了4天的組織與協調,就在2001年2月12日公開道歉並宣佈召回帕傑羅V31、V33兩款車。從此之後,三菱帕傑羅再也跟不上豐田陸地巡洋艦的步伐……

而在《車市進言》看來,其實三菱對於我國的“汽車召回”制度有著推進作用,反反覆覆的召回,也成了三菱汽車的“標誌性特徵”:僅僅只有幾款車型,卻有496條召回記錄(含國外召回記錄)。

豐田在華投放不下兩位數的車型,卻一共只有572條召回記錄(含國外召回記錄),而本田就更“厲害”了:

一共僅僅494條召回記錄(含國外召回記錄)……三菱情何以堪?

不盡人意的還有服務態度……

不僅僅是召回率相對其他品牌高得離譜,三菱還有一張“超厚的臉皮”:任你消費者如何罵,只要沒出現事故,以不變應萬變,比如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三菱歐藍德怠速抖動故障,已經大面積爆發,卻還沒有任何官方說明或者消息:

歐藍德論壇上“抖動”已經成為熱門話題,儼然一幅怠速不抖動就不算“正版”歐藍德的樣子。而歐藍德發動機怠速抖動,也並不是國產後歐藍德的特權,從2014款進口版歐藍德其實就有發動機怠速抖動的問題,國產版也很好的傳承了怠速抖動的問題。

其實這樣的情況,在國產化之前其實都能檢測出來,但不知道廣汽三菱出於什麼原因,並沒有針對第二排座椅進行優化。這一點上,完全就是合資方廣汽三菱的鍋,沒得洗,只能希望廣汽三菱可以為奕歌的可靠性把下關,畢竟這是三菱最後一款自主設計研發的車型,或許也會傳承不少“哥哥們”的DNA:高通過性、不錯的四驅性能以及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故障……

寫在最後

前年“三菱油耗門”被曝光後,日產果斷收購了三菱汽車34%的股權,並將其納入雷諾-日產企業聯盟,奕歌之後的三菱車型,都將脫胎於“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車型平臺,包括下一代的三菱歐藍德、三菱ASX勁炫。這或許對於設計不夠嚴謹的三菱汽車來說,是一件好事情,畢竟雷諾-日產聯盟出品的車比三菱自己設計研發的車可靠性強多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