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奏响群众安全心弦“最美音符”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始终把平安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综治工作新格局。2017年,昭化区被命名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区;昭化公安分局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昭化区村组治安巡逻、群众对辖区网格员工作评价、群众对政法机关或政法队伍执法工作满意度等多项指标位列全市第一。

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收摊收得晚,晚上都有民警巡逻,在昭化做生意很安全,在这里生活幸福!”马君华在昭化城区做水果生意十几年了,收入不菲。

前些年,射箭乡晒金村6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人员杨某驾驶一辆黄色农用三轮车将当事人贾某撞倒后逃逸,贾某后来经医治无效身亡。为尽快找出肇事车辆与人员,办案民警来到昭化区综治中心调取“雪亮工程”视频比对,最终锁定肇事人员与车辆,这起交通肇事逃逸案很快被破获。

近年来,昭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平安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平安建设工作中出现的困难,把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安建设、群防群治补贴等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签订“平安昭化”建设目标责任书,并将平安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格化服务管理等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

为大力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昭化区形成公共安全网基本框架。在城区,建立交警、巡警和派出所警力承担的巡逻责任区,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有效防范、及时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见警率。在农村,整体推进“雪亮工程”补齐治安短板,接入加油站、煤矿等重点单位和居民小区监控视频382路,搭建安监、质检综治两个分平台,与公安“天网”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创新警务运行模式和多元化解机制

昭化区建成管、控、防、打于一体,责、权相统一的农村派出所警务运行模式,对命案等大案要案,公安机关整体联动、不破不休;对通讯网络诈骗新型犯罪案件,探索建立合成打击新机制。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治安开展集中整治。

昭化区不断创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化解机制,健全完善30个多元化调解中心、354个基层调解组织和12个专业性调解机构,不断提高对各类矛盾风险发展、防范、化解、管控能力。2017年,昭化区持续深化猕猴桃、生猪产业链调解组织,将“调裁审”延伸到执行环节;建立健全干部下访机制,排查矛盾纠纷2835件,化解2780件,调解成功率达95%。

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底座”作用

昭化区建立群防群治机制,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发挥“治安瞭望员”和“前沿观察哨”作用,233个村(居)委会治保、人民调解、网格化等综治基层组织实现了全覆盖,259名网格员、1695名人民调解员、242支1800余人的“红袖套”队伍,构筑起多层面、立体化的群防群治防控网络。

在平安建设中,昭化区充分运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底座”作用,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责任落地”精细化服务管理。同时,开展具有特色的“市场监管”“贫困群众帮扶”“司法协助”等网格化服务,实现全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连续三年“零事故”,31259名建卡贫困户“零距离”连接,打击了120余名“老赖”无盲区。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试点,从“雪亮工程”到“农村警务新模式”,从治安瞭望员”到“前沿观察哨”,从“互联网、物联网”到“大数据”……广元市昭化区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人民群众见证着平安昭化、法治昭化的与时俱进,感受着平安昭化、法治昭化的底气,享受着平安昭化、法治昭化的累累硕果。坚信,2018:昭化区仍将连续保持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或政法队伍执法工作满意度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