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纪检信访工作考核 桐庐靠三个“答复”拿下第一

2018-07-12 12:2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见习记者 曾艺 通讯员 张海兵 刘晶莹

“听了你们这么详细的反馈,我这心里头呀算是亮堂了!真不好意思,原来是我误会他了……”桐庐县横村镇某村村民丁某向当地纪委调查组人员感叹道。

日前,丁某向该镇纪委反映,自己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被村里的报账员侵占。为此,横村镇纪委立即开展调查核实,并及时将调处情况面对面地向丁某进行反馈。

这是桐庐县探索开展“三答复”阳光办信的一个缩影。什么是“三答复”阳光办信?即“实名举报面对面答复”“匿名举报适度公开答复”“疑难复杂信访公开听证答复”。

第一个答复是“实名举报面对面答复”。它要求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在办理实名信访举报时,第一时间联系告知受理情况,向反映人作出办理期限、保密要求等具体承诺,并在调查完结后的15个工作日内,由调查组组长面对面地向反映人反馈具体情况、签署反馈意见。

针对开篇中提到的丁某的情况,当地纪委就采取了“实名举报面对面答复”的做法。“我们逐个问题地给反映人反馈调查情况,资料、证据都摆在面前,有什么疑惑、想法随时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桐庐县横村镇纪委书记孟佐林说。

他表示,面对面答复在让信访群众心服口服的同时,也倒逼调查组人员履职尽责,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第二个答复是“匿名举报适度公开答复”。它要求匿名信访件办结后,调查组适情在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党员会议上通报调查处理情况,或者在村“三务”公示栏内公开调查处理情况。

这样的处理是基于匿名举报的特性。“它有效规避了因调查组无法向匿名举报人进行信息反馈,导致许多举报人因不了解调查结果而重复信访甚至越级信访的问题。”桐庐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孟潘洁告诉记者。

第三个答复是“疑难复杂信访公开听证答复”。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影响较大、容易引发集体访或越级访的疑难复杂信访举报,在征得被举报人同意后,信访举报调查结果会以召开答复会的形式进行公开。

答复会将邀请被举报人所在村的“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部分村民以及所在乡镇(街道)纪检、信访、司法、“三资”管理等工作力量参与公开答复,现场答复全程录音录像。

“当时那些证据材料,比如说财务票据、工程资料、会议记录等,都会在会议现场一张张展示过去,非常清楚。他们调查组还让我们有啥疑问都提出来,一个一个给我们解释……”回忆起3个月前,参加桐庐县分水镇儒桥村公开答复会的场景,儒桥村民陈某某仍记忆犹新。

“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有什么问题、看法和证据都清清楚楚地摆在面前,让我们大家伙明明白白,心服口服。”陈某某满意地对记者说。

靠这“三答复”,桐庐有效降低了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等“老大难”问题。在桐庐县信访总量总体上升的情况下,其重复纪检信访数量在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分别同比下降32.7%、42.5%、2.2%,也因此在2015-2017年杭州市纪检信访举报工作绩效考核中获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据桐庐县纪委最新数据统计,2018年1-6月,桐庐县重复纪检信访数量同比下降39.1%,实现了连续四年下降的良好局面。

“遮遮掩掩、闪烁其词,反而让老百姓有所顾虑。我们以阳光办信、阳光答复的方式,扯掉了‘遮羞布’,主动回应村民关切,还群众一个明白,切实从源头上化解信访问题。”桐庐县纪委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