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许鞍华导演?她的电影为什么总能给人以触动?

要说许鞍华导演的地位,如今绝对是香港电影的一块金字招牌,纵观她的电影生涯,她导演的电影几乎部部佳作。尤其从近几年的创作表现来看,更是于香港金像奖百发百中,拿奖拿到手软,状态毫无衰减之意。在获奖电影中,既有反映社会问题和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桃姐》,又有放眼历史、抓准历史脉门的《黄金时代》和《明月几时有》。

许鞍华自70年代从事电影行业,便跟随武侠电影大师胡金铨导演学习,并担任胡导演的副手。而后许鞍华在香港电影新浪潮中崭露头角,创作出《疯劫》《投奔怒海》等新式香港文艺片。进入90年代后,许鞍华的风格逐渐成熟,指导的电影《女人四十》更是让她功成名就,获得当年香港金像奖多个重磅奖项,并由此登上了事业的巅峰。

就许鞍华这些年的创作风格来说,算是比较多样化;但不变的却是许鞍华对艺术的坚持。许鞍华始终于电影的故事性和艺术性间游刃有余、取舍得当,在很好的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同时,让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很好的结合,勾勒出整个时代的宏大图景。

除此之外,许鞍华在电影中喜爱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把个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影像化的处理,比如《天水围的日与夜》等。这让观众与电影角色间不再产生距离感,并有感同身受之功效,以至于为何每每看许鞍华的电影,总会触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