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庞统、法正和徐庶是刘备的四大谋士,特点却都不一样

在三国历史上,刘备是坐拥卧龙凤雏的人,在谋士的配置上,可以说是睥睨众生了。除了诸葛亮和庞统,徐庶和法正也是当时的超一流谋士,但是了解此二人的读者就明显比了解卧龙凤雏的人少多了。

诸葛亮的特点:

“多智而近妖”,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呼风唤雨,料事如神,算无遗策,万无一失,可以说是拥有上帝视角的人。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一个神棍,半仙,是说书人嘴里的牛鼻子老道型军师的典型,也是民间最喜欢和着迷的典型人设。没办法,人民群众理解不了复杂的政治斗争,管理国家,但是却一下就能Get到“锦囊妙计”的神奇。

罗贯中深谙群众的喜好,将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神棍,他评价自己笔下的诸葛亮的时候,说道:“真乃古之人不及也。”不过,虽然诸葛亮拥有完美的人设,但是也曾经做过一些不厚道的事情,比如说篡改《铜雀台赋》,让周瑜和曹操抢老婆,就让人忍不住摇头苦笑,不厚道啊。

庞统的特点:

长相奇丑无比,和诸葛亮的“容貌甚伟”比起来,算是老天爷最大的不公平了。庞统撒谎的本事天下无双,把蒋干骗得团团转,带进曹营献上了连环计。徐庶能从赤壁现场开溜,靠的也是庞统教的谎话。

庞统的性格孤傲,不屑于写推荐信,而是用点小心机,把自己的能力巧妙的表现了出来,可能是心机婊的祖师爷了。

功劳主要是策划了刘备入川的行动,为拿下益州做出了重要贡献。庞统在大局小节上的规划能力是一流的。

最大的缺点是反应慢,心理素质差。在落凤坡上殒命,就是反应太慢加上心理素质不过关的结果。

法正的特点:

《三国演义》里法正的人设和正史还是比较像的,基本没有太大的出入。法正这个人睚眦必报,对事情的判断能力非常强,是刘备入川的主要策划人之一。法正另一次被重点描写的事迹是定军山一战,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最后反客为主,诱敌深入,一举拿下夏侯渊。这一战确实是非常的漂亮,小说也描写得非常精彩,但是法正此后的戏份就不多了。

徐庶的特点:

徐庶在《三国演义》中并不是非常出彩的一个人物,亮眼的地方不多,而且和诸葛亮的人设有重叠,基本上被压住了。能拿得出手的战绩,包括斗阵法破曹仁八门金锁阵,包括猜到曹仁的夜袭反制之,并反客为主袭取樊城。风格非常的诸葛亮。但表现有限,仅止于此。

以上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得出的结论,中间有大量的虚构成分。事实上,在三国历史上,徐庶基本隐身,而诸葛亮也不是一个谋士,而是相国,丞相,真正是谋士其实只有庞统和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