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之小调、鼓乐、舞蹈、莲花落

小调

小调是清代县内农村流行最广的一种音乐,《长沙县志》《善化县志》均记载:已达到“山歌闾里、妇孺皆知”的程度。农民在农事之暇,用大筒自拉自唱。有《望郎歌》《送郎歌》《十里飘》《洗菜心》《小放牛》《四季歌》《拜年歌》等20多种唱词及正调、安童调、劝夫调等10多种曲调,1949年以后,在传统小调的基础上,创作出《夫妻生产》《双送粮》《送子参军》等小调,曾获省市奖励。

鼓乐

鼓乐在县内流传久远,长盛不衰。艺人俗称“吹鼓手”。有职业和业余两种鼓乐班子,一个班子由3-5人组成,有锣鼓、唢呐、胡琴、笛子、钹、榨鼓、云板等乐器,多在婚丧、寿诞、年节等场合演出。演奏开场有《点绛唇》《开大门》《小开门》《满江红》《江鱼水》《驻马听》《风人松》《哭皇天》《泣颜回》《急急风》《夜深沉》《梅花三弄》等曲牌。演唱《大汉腔》《小汉腔》《浪淘沙》《沉醉东风》等词章及《上寿》《哭灵》《灵母》《立帝》《鼓盆》《百忍牌》等湘剧高腔和折子戏。送葬、迎神、接亲、玩龙、舞狮时,则演奏调子锣鼓,有《摘香葱》《小开门》《十字调》《南梆子》等曲调,用锣鼓、唢呐、笛子伴奏。还有打春、唱夜歌、赞茶、赞梁等,则以锣鼓合拍。解放后,民间鼓乐曾一度衰落。1980年,成立县民间艺人协会,全县有民间艺人350余人参加。县文化局组织艺人学习,帮助改进演奏形式和内容,民间鼓乐得到恢复和发展。

舞蹈

长沙县内流行迷信型舞蹈、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3种。迷信型舞蹈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流行甚广,一般在葬丧和祭祀鬼神的仪式中举行,由道士、巫师边舞边唱,用蒂钟、锣鼓、唢呐伴奏。1949年以后较长时期内,迷信型舞蹈被禁止。1985年以后,又在农村开始流行,但形式和内容有所改变。传统舞蹈以舞龙、玩狮、玩竹马为主。舞龙从清代一直流传至今,并成为节假日、灯会及烟花节、龙舟节、体育运动会等开幕式不可或缺的表演节目。有布龙、纸龙、草龙等,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配以龙衣。龙有7-9、9-11、11-13节不等,每节有篾把1个,表演者手执篾把,由执龙珠者指挥,表演送财神、麒麟送子、打纽丝、做结子、戏珠、出洞、做字、腾飞等舞蹈动作,用锣鼓、唢呐、笛子伴奏。一般在每年正月初十出灯,逐户演出,正月十五晚上收灯。出灯时,有牌灯、旗伞等组成的仪仗队和鼓乐队,由当地有声望的人“打灯笼”为前导。每至一户,户主均鸣放鞭炮迎接,有的还以点心或酒菜招待,气氛十分热烈。玩狮子盛行于清代和民国时期,有彩狮、灵狮、讨米狮等几种。彩狮一般在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由1人为向导,到各户表演。有木制狮头和布制狮衣,饰以色彩。鼓乐队随行伴奏。有翻滚、玩凳、跳桌、抖动、竖立等舞蹈动作。灵狮一般在正月十五以前或禾苗遭受灾害时,由地方土绅、庙祝从“狮王庙”请出灵狮头,配以狮衣,由两人擎捧,随同锣鼓、仪仗队,流行于田野、屋场之间以示“辟邪”,一般不表演舞蹈动作。“讨米狮子”多由少年儿童舞弄。用木或纸制成狮头,以草绳、棕叶、白布制成狮衣,由两人藏于狮衣下表演打滚、衔凳、抖动等舞蹈动作。演出结束时收取钱米,故名“讨米狮”。竹马狮一般与蚌壳灯同时演出。有竹马、狮子、蚌壳、江西车子、森桨、鱼网、鱼篓等道具。由小生、小旦、二丑、三丑等角色表演。玩竹马有上山、下山、上马、下马、过桥、打圈、推车等动作,玩蚌壳有赶水、玩水、整容、照镜、调情、戏蚌、打鱼、荡桨等动作。演员还演唱十月飘、劝夫、望郎、送郎等小调。锣鼓、唢呐、胡琴伴奏。一般在每年正月十五前或生日喜庆演出。现代舞蹈始于民国时期。小学设有唱游课程,由老师教演独舞和集体舞。在儿童节、校庆、班会等场合演出。一般按歌词内容边唱边舞。解放后,北方的秧歌舞、腰鼓舞在县内曾极一时之盛,1980年以后,学校流行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社会上流行交谊舞、老年迪斯科舞。机关厂矿还办有舞厅,有些人学跳西方的狼摆(伦巴)、华尔兹、探戈以及圆舞等舞蹈。

莲花落

莲花落,长沙人称“莲花闹”,清代即已流行。表演者用两片竹板相敲,跟着打出的节奏拍点,演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或在不同场合即景发挥。唱词通俗易懂,音韵和谐,内容丰富,可随时、随地、随机而唱。演唱者多为乞丐。民国时期,县内出现彩扮莲花落,并增加节子或小锣等乐器,成为舞台曲艺之一。1949年以后,演唱内容有所改变,主要用于宣传和登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