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几处流水几处桥

张岩

一直觉得“小桥流水人家”所描绘的景象就是济南的曲水亭街,潺潺泉水从王府池子流过老济南城内最小的桥——起凤桥而汇入曲水河中,河底长长的水草顺着水流飘忽舒卷,水在桥下流,人在桥上走,颇有江南水乡的味道,这就是老泉城的风韵,周边三两住户搬着藤椅坐在河边的树下,吃着泉池里冰好的西瓜,聊着各自发生的趣事,安逸的气氛似乎能够驱走夏日午后的燥热。

小时候,姥姥总会一手牵着我,一手提着几件衣服,带我去住在后宰门街的表哥家里接他,然后去曲水亭的小河边洗衣服。那时的我们总是调皮地跟着姥姥走下岸边,用手捞着河里凉凉的水泼向对方,直到姥姥给我们几毛零钱然后把我们赶到起凤桥那里“老实”待着。炎热的夏日,我们坐在桥边,舔着冰棍数着桥下游过的鲤鱼,时不时叽叽喳喳的对话总能逗乐起凤桥拱门对面乘凉的老奶奶。第一次,我从老奶奶的口中听到了关于起凤桥的故事。

她说,在顺治年间起凤桥头其实有一座“腾蛟起凤”的牌坊。“腾蛟起凤”源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形容文人骚客文采斐然,宛如龙腾凤舞。古代赶考的秀才会经过起凤桥进入贡院及文庙,拜孔子,入府学,“腾蛟起凤”是对他们未来平步青云的祝福。传说后来有一天,刘墉陪着乾隆皇帝走在济南府的云路街上,刘墉想到了当年经过此地去文庙拜见孔子的情景,兴致高昂地对乾隆说:“皇上请看,此桥叫‘青云桥’,意为平步青云,桥那边的牌坊坊额上写着‘腾蛟起凤’,臣就是从这桥走过,中了举人,又考中进士,殿试中了状元的。”话音未落雨点便落了下来,二人急忙下桥避雨,忙乱中刘墉不小心撞在石柱上,头上顿时起了一个包。过后,刘墉摸着头,吟了一首打油诗:“云路街上多风沙,青云桥下起疙瘩。热血曾想忧国民,化作冷雨浇笨瓜。”乾隆随即赠诗一首:“云路街上练真情,起凤桥下铸英雄。天生我材必有用,别忘祖宗和百姓。”乾隆回京后,下旨将青云桥改为起凤桥,云路街改为起凤桥街,以安抚刘墉。

老奶奶讲完故事笑着对走过来接我们的姥姥说:“你家这俩小子天天在这儿玩,以后啊肯定能当个大学生。”姥姥拍拍我们的头笑道:“能当大学生就好了,就怕长大了还是这么调皮。”然后带着我们沿着曲水亭街向北朝着文庙走。

在芙蓉街北首的府学文庙中,有一座精巧的泮桥。这座建在古代学宫里的桥梁,是对封建礼制科举考试的体现。旧时,学子入学称为“入泮”,泮桥也叫状元桥、跨鳌桥,意为跨过这座桥科举应试之时就能独占鳌头。泮桥是过去文庙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棂星门之后、大成殿之前,横跨于泮池之上。与熙熙攘攘的芙蓉街相比,文庙显得安静多了。泮桥是五孔石桥,长约20米,宽约4米,桥身比例匀称,形态舒展优美,是济南古桥中的佼佼者。泮桥栏杆、护板上的雕刻也极为生动,每根望柱柱头上都雕刻着流畅的莲花图案,栏板上主要是各种云纹和如意纹图案。其中一块栏板上还刻着一只奔鹿。旧时读书人踏上泮桥就像是进入了高等学府,宋代又尊崇儒学,因此府学文庙的泮桥修得如此精美也就不足为奇了。旧时桥下泮池之水是由芙蓉街诸泉汇聚而成,后又经半壁街汇入百花洲,泉水终年不绝。那时泮桥岸边松柏参天,碧水环绕,的确是个读书求学的风雅之处。

姥姥每次都会带我们走走泮桥,边走边念叨着:“保佑这两个小子能好好学习,以后考个好大学也能当个秀才。”那时的我们还只是懵懂的孩子,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游走在泉城路上,要么结伴在巷子胡同里穿梭打闹,要么站在西门的过街天桥上扒着栏杆数着桥下驶过的汽车。每次姥姥问我们以后想干什么,单纯的我们总会吵着说要当司机开小汽车,姥姥总会笑骂我们没出息,然后牵着我们走下天桥准备去环城公园找舅舅。有一次,我傻傻地问姥姥,为什么这条河上没有桥,姥姥告诉我头顶上的马路就是以前老西门桥所在。

明清济南城曾设置四座城门,四门在沟通城内外交通中的地位并不一样。明王象春在其《西门道》中写道:“古道朝京踏作河,寒泉无奈热肠何;东门一样垂官柳,只是西门送客多”。西门为主要孔道。由于城南近山,“历山千佛诸峰,蜿蜓相接,山径曲折,车马不通”。而北部河道纵横,北门为水门,只有水道交通,因此陆上交通多从西门取道。早在宋代,苏辙就曾在《齐州泺源石桥记》中写到:“城之西门,跨而为桥。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从南方的泰安、西南方的张夏、西北方的齐河来济南,都要从西门入城,可见泺源桥年代之久远。

西门全景,1928年

在西护城河与共青团路交界口,就是西门泺源桥,该桥以前是一处拱桥,宽10米左右,由石板砌成。对于这一带,如今人们更多的印象可能是趵突泉北门、泉城路、三联家电、沃尔玛商场等,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座桥的名字。

西门箭楼、瓮城及泺源桥

有专家根据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推断,泺源桥可能是护城河上最老的一座桥。1950年,重建泺源桥时,曾在桥下挖出一座完整石桥,上面就有“泺源桥”字样;20世纪80年代,又挖出刻有宋代修建相关字样的桥基石。

长大后,还是会身影匆匆地路过西门,穿过芙蓉街走过泮桥,也会因为在电影里看到起凤桥的身影而激动。这些桥于济南而言不仅单纯是一座桥,也起承了济南的过去与未来,衔接着济南的历史与发展。

投稿 / jnmf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