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迅速分裂成了各大军阀,没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吗?

彭时坚


北洋军阀并没有迅速分裂,袁世凯死前也对接班人问题有过一番老道的安排,继位顺序分别是是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


北洋的派系之别在袁世凯在世,甚至是小站练兵初成时就已经初露端倪,但在袁世凯的威望下,北洋在外界看来是铁板一块,再者手底下的将领互相看不过眼,也有利于站在最高层的袁世凯居中制衡。袁世凯执掌全国政权进而称帝以来,在孙中山、黄兴“二次革命”和以蔡锷、唐继尧为首的西南军阀讨袁“护国运动”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但国人对北洋政府的信任降到了冰点,列强势力也降低了支持的力度。袁世凯为了缓和南北双方的政治矛盾,平息因称帝带来的政治危机,再加上自身日益加剧的病情,不得不开始考虑安排他死后的继承人。

袁世凯在接班人上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的顺位安排可谓是老谋深算。迫于当时北洋政府人人喊打的内忧外患困局,推出黎元洪这个南北双方都接受得过去的人选,为的就是堵住所有人的嘴。在让黎元洪当总统的同时,安排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又能让袁世凯一生为之奋斗的北洋嫡系势力继续居于全国政治顶端、掌控话语权和决策权,在这样权力设计下,黎元洪充其量只不过是民主共和政体的“吉祥物”罢了。而此时的北洋体系为了实现垄断全国政治高层的目的,总体是呈现联合、团结的状态。



北洋军阀实质性的撕破脸分裂,是在冯国璋与段祺瑞的“府院之争”阶段,北洋体系内分化出了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盘踞东北三省的张作霖奉系势力也趁机开始壮大,冯玉祥、曹琨、吴佩孚等第二梯队人物也开始纷纷登上舞台。局势从北京城内的拌嘴吵架发展到了直皖面对面开战,在对西南军阀的战争中立功最大的直系大将吴佩孚,因不满段祺瑞将湖南督军的位置给了段的亲信张敬尧,转而反过来攻打段祺瑞皖系用武力讨个说法。

连战连胜的吴佩孚打得皖系直接崩盘散架,段祺瑞政府垮台。但直系的曹锟与吴佩孚上台后并没能掌控全局、维系北洋军事体系表面的统一,而且更在随后的直奉战争中落于下风。其余脉孙传芳、吴佩孚、冯玉祥,也在与蒋介石的北伐、中原大战中败落。奉系在东北王张作霖“皇姑屯事件”命丧日本人之手后,由其子张学良通电“易帜”并入南京国民政府,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北洋军阀逐渐趋于瓦解、消亡……


竹山清溪涧




袁世凯钦定继承人。

袁世凯临终前在“金匮石室”里留下继承者人选名单,是黎元洪、段祺瑞以及徐世昌,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则任国务总理。

袁世凯当时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独裁者,为何仍然倒行逆施称帝?最后的候选人名单里又为何没有袁克定?袁世凯的“遗诏”公布后,最为失望的当属袁克定。

袁世凯与黎元洪有着相似的经历,皆是由清政府官员摇身变成中华民国最高层领导者,但是黎元洪并不属于袁世凯的北洋体系,袁世凯留下“遗诏”让黎元洪当总统是很出乎意料的事,但是我们细细想想的话,便会发现将死的袁世凯仍然具有优秀的政治权谋。



袁世凯为何指定黎元洪为自己的继承人?又为何放弃袁克定?

当袁世凯宣布称帝后,以蔡锷、唐继尧为首的西南军阀宣布讨伐袁世凯,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最终迫于压力,只好取消帝制,但是讨袁风波并没有因此停歇,同时袁世凯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他不得不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袁世凯首先淘汰的便是自己的儿子袁克定,袁世凯知道袁克定的政治能力,如果自己称帝成功,北洋体系的人便顺势成为袁家的家臣,让袁克定继位自然没有问题,但是袁世凯没有成功,国体仍然是共和国,那么袁克定必然没有能力压服民国官员以及国民。如果袁世凯强行让袁克定上位,那么袁克定的结局肯定会很凄惨。因此,袁世凯选择让袁克定从这个危险的政治漩涡里抽身出来,这是袁世凯作为父亲,最后为儿子袁克定所做的保护。

但是,袁世凯又为何选择黎元洪呢?这里面是有讲究的,黎元洪在武昌起义中被革命党从床底下拖出来担任军政府都督,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又顺势成为副总统,黎元洪与革命党有很深的渊源。当时全国都在痛骂袁世凯倒行逆施,北洋体系也处于风口浪尖,袁世凯为了平息政治风波,缓和南北双方的政治矛盾,只能选择让南方革命党能够接受的黎元洪。同时,袁世凯也很清楚时势,当时的段祺瑞手里的权势已经可以威胁袁世凯,更不用说黎元洪了。

因此,让黎元洪继位,既能平息国民的怒气,也能让北洋体系继续掌控话语权,可谓是最稳妥的方案。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体系为何会分裂?

袁世凯病逝后,他亲手组建的北洋体系确实分裂了,可是说“迅速分裂”应该谈不上。

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在表面上是北洋政府的当家人,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实际掌控北洋政府的是段祺瑞,当时北洋体系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家,北洋政府的政令,北洋军阀也基本会响应。同时,当时国人因为袁世凯的称帝事件,对北洋政府的好感度已经降到最低,南方革命党的声望则在逐渐增高,此时的北洋体系最好的应对措施是继续抱团,用绝对的力量保证自己绝对的政治地位。因此,当时北洋体系里实力最强的段祺瑞应该算是北洋各系军阀认可的当家人。

北洋体系真正意义上的分家始于“府院之争”。段祺瑞架空黎元洪,并对是否对德宣战产生纠纷,最终黎元洪愤然辞职,冯国璋入京任代总统。段祺瑞仍然想继续掌控北洋政府,可是这时的代总统冯国璋并不是空架子黎元洪,段、冯为争夺控制权而继续“府院之争”,因为段、冯矛盾的加深,北洋体系开始分化,即分化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与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此时奉系也处于形成的过程中。

北洋体系的分裂,从本质上说,是因为各系军阀自持手中的军权,试图成为昔日的袁世凯。但是,他们又没有袁世凯曾经的威信,毕竟北洋体系是袁世凯亲手创立。他们曾经同属于袁世凯的阵营,段祺瑞和冯国璋又是“北洋三杰”中的人物,更是谁也不服谁,即使段祺瑞是袁世凯指定的人。因此,北洋体系的分裂是迟早的事,更是必然的事。

权力让人迷失自己。


吾与吾国


其实在袁世凯没死之前妄图称帝时,袁世凯麾下的北洋军大将如段祺瑞,已经不再对袁世凯唯命是从,并反对其称帝的行为。而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及北洋政府虽然仍存在,但已分裂为直系,皖系和奉系三大军阀。



北洋军之所以分裂为三大派系,不是没人能够接替袁世凯的位置,而是想接替袁世凯位置的人太多了,无论是段祺瑞,还是冯国璋、曹锟乃至非北洋系的黎元洪,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使众人信服。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由于无论是袁世凯生前还是身后,北洋军都未脱离基封建军队的本质,也就是“兵为将有”。


袁世凯从小站练兵开始,就将北洋六镇的军队视为私人军队,在练兵中,士兵需要大喊“吃袁宫保的饭,为袁宫保出力”,北洋六镇只知袁宫保,而不知清廷。而袁世凯麾下的将领们自然也有样学样。

袁世凯的麾下大将,如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人,均视自己所率领的军队为个人军队,视自己所占据的地盘为个人势力范围。袁世凯死后,虽然段祺瑞担任了北洋政府的总理,实际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权,但他对直系、奉系的军队根本指挥不动。


因此,当段祺瑞雄心勃勃的意图武力统一全国时,最能打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却认为段祺瑞赏罚不明,北洋军阀内部爆发了直皖战争。可见,在北洋军内部的各个军阀派系中,无论谁占据了中央政府,他们都不会真正听从,只会以各自派系的利益为出发点,无论是直皖战争,还是两次直奉战争,都是这种情况的最终体现。

不改变“兵为将有”的军阀模式,将军队真正建设成现代化的国防军,即使袁世凯还活着,他也无法改变北洋军分裂为各个派系军阀的局面。


鸢飞九天2018


看了这个问题的几个回答有点想笑,特别是置顶那个答案,是不是觉得牛头不对马嘴?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并没有迅速分裂,相反还比较团结。当时种种原因,继承总统大位的是“外人”黎元洪而不是北洋系自己的人,为此,北洋系的人还找过段祺瑞要说法。其实,黎元洪当总统只是权宜之计,一方面为了符合《约法》精神(总统死副总统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堵住护国军的嘴。袁世凯的真正接班人是段祺瑞,段名义上只是总理,却掌握着实权,成功架空了黎元洪。而且,北洋军还是认段祺瑞这个老大的,并没有分家散伙。

北洋系开始分裂是从直皖战争开始的,而直皖战争可以简化为段祺瑞与吴佩孚的矛盾。段祺瑞深知西南军阀是个地雷,必须排掉,所以不惜从日本借款用于练兵,企图用武力实现真正的统一,超越自己的前主公袁世凯。开始,战事发展顺利,北洋军顺利拿下湖南,并进一步兵指广西。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了——作为主力战将的吴佩孚顿兵不前,罢工了。原来,打下湖南吴佩孚功劳最大,以为湖南督军的位置非自己莫属。不料,段祺瑞却把这个位子给了亲信张敬尧。

吴佩孚与段祺瑞先是在报纸和电报上打嘴仗,后来直接发展到武力开撕,这就是直皖战争。段祺瑞信任的徐树铮、段芝贵、曲同丰等人统统不是吴佩孚的对手,被打得灰头土脸,特别是曲同丰作为吴佩孚的老师还被学生活捉,丢尽了老脸。战争的结果是直系崩盘,段祺瑞垮台,北洋军分裂。段祺瑞在台上本来还能镇住场子,维系北洋军一体,他垮台之后曹锟与吴佩孚上台,资历不够,不少老资格的北洋将领们不服气,纷纷离心。

袁世凯是1916年死的,段祺瑞是1920年下台的,中间有4年之久,故问题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迅速垮台,可能有些不准确。在中国做事情,资历在很大程度上比能力更重要,段祺瑞的资历和能力比袁世凯差一个档次,只能勉强维系北洋军的统一。段祺瑞倒台后,再没人能镇得住北洋军那些老资格的将领,分裂难以避免。


脑洞大开的历史


不是没有人接替他的位置,而是接替的人太多了,都认为自己比别人有资格接替,所以分裂了。

在袁世凯还未称帝的时候,就已经因为宋教仁案,国民党人认为是袁世凯指使人干的,从而发动了二次革命,几个国民党人任督军的省宣布脱离北洋政府,要武力讨伐袁世凯。虽然南方很快在军事上就失败了,失去了在长江下游的重要根据地,但广东从此就基本上脱离了北洋政府的控制。


袁世凯称帝之后,蔡锷和妓女小凤仙从北京逃走,先到日本,再辗转经香港回到云南,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发动讨袁战争,西南各省纷纷响应。这也就意味着,西南也脱离了北洋政府的实际控制。这样,就形成了广东和西南实际上已经从北洋政府分裂出去的局面,加上外蒙古也宣布独立,就已经实际分裂了。

但这还只是局部性的分裂,更为严重的分裂则是北洋军系统内部也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了。袁世凯在世时,各省督军就在自己的辖区内形成了军阀化的趋势,为了争夺地盘和势力范围,即已经有了分裂的苗头。但袁世凯好歹算是北洋共主,仍然能够维持表面上的统一局面,不至于分裂。

袁世凯临死前就已经取消了帝制,恢复了黎元洪的副总统职位,段祺瑞是国务卿。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时为江苏省督军的冯国璋为副总统。

黎元洪认为,既然恢复共和法统了,当然就应该是恢复临时约法,他就要继承袁世凯的一切权力,是一个有名有实的大总统。而段祺瑞当时的想法并不是这样,他想的是让黎元洪当傀儡总统,实际上由他来掌握权力。段祺瑞认为,当时南北分裂的局面靠谈判解决不了,只能先整军经武,武力统一全国,然后再说果体的问题。

不过,段祺瑞实际执政之后,当时的社会舆论都吹捧段祺瑞,说他参与了逼迫清帝逊位,又参与了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的活动,算是二次手造共和,所以他也是赞成共和的。只是他认为,无论共和与否,都应该首先统一全国,在袁世凯死后,他也是把武力统一全国当成他的主要任务。

一战爆发后,黎元洪认为中国不应该掺和,而段祺瑞认为应该加入协约国。段祺瑞嘴上说宣战是为了维护国家权利,实际上是希望借着加入协约国的机会,向列强借款,采购装备,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为武力统一全国做准备。黎元洪当然也是知道段祺瑞的真实目的的,所以他反对参战。

总统府和国务院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闹得不可开交,最后是张勋以督军团会议的名义率军入京调停,结果趁机复辟帝制,很快就被段祺瑞消灭了。这算是段祺瑞第三次手造共和,就更加以共和功臣自居了。再次恢复共和之后,黎元洪辞职,冯国璋继任为大总统,离开驻地南京,进京上任,段祺瑞仍为大总统。

冯国璋进京后,段祺瑞还想继续把冯国璋也当成黎元洪来对待。这其实也不无道理。冯国璋的军队和势力范围都在长江中下游,他进京的时候并没有带军队来。所以,虽然冯国璋有军队,但在北京,还是在段祺瑞的控制之中。段祺瑞就以对待黎元洪的态度对待冯国璋,但冯国璋却不干了,而且和段祺瑞唱反调。段祺瑞在湖南和广东的护法军打仗,冯国璋却提出了和平统一应该和武力统一双管齐下,冯段之间就开始出现了分裂。

冯段分裂之后,冯国璋先动手,撺掇直系将领通电要求湖南停战,并从中掣肘,致使段祺瑞主导的湖南战争失败,段祺瑞只好通电下野。冯国璋顺势撤换了段祺瑞的晥系将领湖南省督军傅良佐和晥系将领倪嗣冲的防区。段祺瑞下野后,自然也不会甘心认输,先是拉拢直系曹锟,接着又派亲信徐树铮唆使张作霖率奉军入关,向冯国璋施压。冯国璋在北京感到危险,就想回老根据地南京,汇合自己的军队。走到蚌埠,又被段祺瑞派倪嗣冲阻拦,冯国璋只能被迫返回北京。

一番折腾之后,冯国璋只能低头认输,又是通电罪己,承认错误,又是派人请回段祺瑞,继续当国务总理。段祺瑞又操纵安福国会,把冯国璋赶下台,另外选举北洋元老、没有军队的徐世昌为大总统,又让冯国璋原来的部下曹锟当了副总统。徐世昌上台后,又希望拉拢冯国璋,对抗段祺瑞,请冯国璋出山。结果冯国璋在北京的时候,于1920年元旦前两天突然病逝,从此直系进入以曹锟为首的时期。

但在冯段两人的这场斗争中,作为北洋军阀中实力最强的两大元老,他们之间如此明争暗斗,北洋系就已经完全分裂了,直皖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直系则主张和平统一,冯国璋死后,曹锟和吴佩孚也坚持和平统一,并批评段祺瑞,最终导致了直皖战争。之后,得胜的直系控制北洋政府,段祺瑞又唆使奉系张作霖进攻直系,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系失败,两年后又卷土重来,击败直系。

北洋政府如此有枪便是草头王,地方上更是如此,各地军阀纷纷盘踞一方,割据混战,四川更是分裂了好几股势力,相互争斗,全国就乱成了一锅粥。一直到1927年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到1929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北洋政府才算是落下帷幕,全国又进入表面上的统一。而全国实质性的统一,则是在1950年西藏宣布和平解放之后的事了。


萧武


不请自来,我是@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首先说说小编对待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了迅速分裂没人接替袁世凯的位置。第一:能力,或者说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这层利害关系。第二: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谁也不服谁,就是权力。

先说说能力: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失去了统一的领导者,但其实当时并没有迅速的分裂,而是由黎元洪级任了大总统一职,但是黎元洪说白了也就是个傀儡总统,真正掌握大权的是段祺瑞,他有最大的军权,也有行政权,掌握着国务院。在北洋系自己的人看来黎元洪就是一个外人。为此,段祺瑞还被北洋系的人讨要说法。其实段祺瑞也知道,如果自己站出来当总统,将成为众矢之的。不服他的人会拧成一股绳与他相斗,只能找一个傀儡当总统,这样自己就会安全一些。这就是一个能力问题,除了段祺瑞,谁也没有这个能力去服众或者说服大多说人。就连段祺瑞,也很清楚这件事,因为西南军阀,是不会服他的。所以他就找到了这个傀儡总统。

所以后来的直皖战争,段祺瑞就很想除掉西南军阀,就从日本人那借款练兵,企图用武力实现真正的统一。当时,吴佩孚背后有曹坤支持,不听段的命令,两人矛盾越来越激化。1920年曹坤等直系军政集团的部将们以反对段之心腹、西北筹边史为由,悍然起兵犯上。段祺瑞整顿军队迎战,自此,直皖战争爆发。北洋系也因此全面崩盘,段祺瑞垮台,北洋军也就此分裂成为了直、皖、奉三个派系,各自为政。

再说说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

其实小编认为的这两个原因,也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只是在小编看来,两者有一个时间轴上的区分,所以作为了两个方面。北洋军阀派系分裂成为了直、皖、奉三个派系,三个派系各自为政。这个时候就很难再有人能够将三大派系再次集中掌握在手里,三大军阀派系,都想掌握最高统治权,谁也不服谁,所以这就是没人能够继任大总统,北洋军阀分裂的一个权力因素。


小马侃历史


袁世凯我想大家很熟悉,至少也算是一代皇帝,但是他的做法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复辟封建制度从新搞起了皇帝这一套,不过也是没有当多久就被搞了下来,后来袁世凯死了之后,他领导北洋军阀更是迅速分裂,难道这个皇帝都当了人还会不知道选继承人嘛?



答案是肯定的,他当然知道选定继承人 ,但是除了袁世凯之外谁坐的住这个位置呢?或者谁能控制住当时的局面,应该没有人。在袁世凯的临终继承名单中有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

在袁世凯还在的时候,问题就已经暴露了出来,当时的袁世凯很纠结于是共和体制还是君主体制,后来的行为很明显他选择了君主体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大家知道,如果君主体制成立,袁世凯将会和古代皇帝一样,拥有用不完的钱,拥有不一样的君主地位,这是他喜欢的,但是条件并不允许他这样做,也遭到了强烈的反抗。



在袁世凯时期就有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后来更是没有一个人可以稳住局面解决问题,在袁世凯死了之后,黎元洪继承位置,但是很多人不服他,于是就有了矛盾,后来段祺瑞直接把他给挤走了,这就导致问题进一步严重了。



后来段祺瑞用了各种手段达到目的,拉拢了很多人,比如后来的军阀吴佩孚,还有其他一些人,事情牵扯的人多了就会复杂化,关系也会乱,如果没有一个人可以站出来解决问题,统一军阀,形势就会发生巨变,果然各个势力都发展了起来,于是就导致了多个大军阀的共存的局面。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其实,袁世凯在的时候,都有点镇不住手下那帮骄兵悍将。

从清末开始,就面临着地方总督、巡抚权力过大,尾大不掉的局面。那些担任直隶、两江、湖广、两广总督的大员,影响力比中央的军机大臣还要大。

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脱离清朝独立。比如湖北有黎元洪,云南有蔡锷、唐继尧,山西有阎锡山,广西有陆荣廷,全国乱成一锅粥。后来中华民国虽然建立,但是各省都督、将军的权力比清朝时更大了。他们掌握着军政财大权,中央难以节制地方了。袁世凯开始时只能控制北洋系管辖的地盘(主要在北方),南方则是革命党、立宪派等势力的天下。后来在“二次革命”中,袁世凯击败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革命党,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盘。

民国大总统袁世凯

不过,部分省份依然不在袁世凯的控制之下,比如云南的唐继尧、广西的陆荣廷、奉天的张作霖、山西阎锡山。当然,他们的实力都很弱,不敢反对袁世凯。

但北洋内部一些大将实力却激增,比如段祺瑞、冯国璋等,引起了袁世凯的猜忌。段祺瑞最后被剥夺兵权,辞去陆军总长一职。冯国璋也遭到袁世凯的监视。两人后来反对袁世凯称帝,也是有这方面原因的。

另外,地方各省长官控制着财权,他们一直不愿意给中央送钱,袁世凯政府的财政很困难。

袁世凯毕竟有实力、有权谋、有威望。他本来是可以一步步削弱地方各省的军权、财权的。但是袁世凯偏偏想当皇帝,没来得及解决地方割据问题,就人心尽失、一命呜呼了。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但他不是北洋系,北京政府实权掌握在国务总理段祺瑞手里。段祺瑞事实上成为了袁世凯的继承人。他控制着安徽、山东、福建、陕西、甘肃、浙江、上海、河南、热河等地。段祺瑞的势力后来被称为皖系。

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

不过,北洋嫡系中,冯国璋也有相当大的实力,他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大大分散了北洋系的实力。冯国璋的势力被称为直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就分裂为皖系、直系两派。

西南地区的地方势力,在反袁的护国斗争中,实力得到了发展。孙中山的革命党,在护国战争中,实力也得到了恢复。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成为势力最强的一方。但是直系冯国璋和其它地方势力联合起来对抗他,双方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段祺瑞的权谋手段远远不如袁世凯,他既不能统一北洋系,也摆不平各地割据势力。全国因此就呈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国史拾遗


这个就要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

袁世凯的叔祖袁甲三以督办安徽团练镇压捻军起家,累官至漕运总督。所以袁世凯本身是属于淮军体系。后期得到淮军总头目李鸿章的信任与推荐,与此有极大关系。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袁世凯跟随吴长庆东渡朝鲜,获得军功,又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平定甲申政变,26岁被封“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员,左右朝鲜政局,俨然朝鲜太上皇。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夕的7月19日,袁世凯化装平民逃走,从仁川回国。因在朝鲜时期表现突出,有“知兵”之名,北洋大臣李鸿章保荐袁世凯负责督练新军。

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小站练兵,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章奏派袁世凯扩练定武军,更名“新建陆军”,渐为清廷所倚重。

新建陆军因为脱胎于淮军,当然具备淮军及更早的祖师爷曾国藩湘军的特点,也就是兵为将有。比如,袁世凯在诸位被推荐者中选拔认可了段其瑞、冯国彰、王士珍等少数几个培养对象,这些基层军官就四处招揽人手,组建自己的小团队。显然,段其瑞、冯国彰、王士珍等人招徕来的人手多是自己的同宗、同乡、同学。

所以北洋军依旧是披着新式陆军的旧式军阀集合体。总头目当然是得到整个北洋军中高级军官认同的袁世凯。此外就是各大派系头领自己的小圈子。

既然有小圈子,当然是自己的利益为上。袁世凯称帝时就遭到段其瑞、冯国彰、王士珍等主要将领的反对。很简单啊,民国了嘛,大总统当然是你袁世凯,等你死了之后大家都有机会。可你袁世凯当了皇帝,子孙那都是世袭的,段其瑞这些人还有什么想法,已经都是陆军部长了,还怎么升?

而袁世凯面对蔡谔的护国军是焦头烂额,段其瑞这些都称病不干活了。其实就是都在等袁世凯失败。

所以,袁世凯死亡之后,北洋迅速分裂为两大派系,分别是段其瑞的皖系、冯国彰的直系。此外还有张勋等人的保皇党辫子军,王士珍徐世昌等孤立势力,及一直对袁世凯伏低做小的奉系张作霖。

以下分别为:段其瑞、冯国彰、王士珍、徐世昌、张勋。


四川達州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教官和士兵中,之后出现了5位总统、9位总理、30位督军。



在天津小站,袁世凯除了起用当年随李鸿章来北方驻防的淮军旧将外,又派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等分任各处总办或统带;派曹锟、卢永祥、王占元、段芝贵、李纯等分任各营哨官;并委派旧友徐世昌、任秀深、唐绍仪办理文案。而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被称为"北洋三杰"。



从上文中,你可以看到,在天津小站练兵时,这些人赫赫有名,什么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徐世昌、唐绍仪个个都是清末民初的响当当的角色。



袁世凯在时,这些人行事还左右平衡,思前顾后,虽然他们有一部分人也不赞同袁世凯称帝,不过出来明确反对的,有反对,也不是很多,至少他们给袁世凯面子,也服袁世凯。

袁世凯称帝后,短短时间就失败,然后袁世凯死了,北洋大树到了,所谓树倒猢狲散,北洋军阀没有了主心骨,迅速分派、分系,段祺瑞能服冯国璋?冯国璋能服曹锟?于是大打出手,军阀混战。



袁世凯的位置,别人还真的不好接替,因为他在时,他的威望能够震住这些人,也可以把这些人拉到谈判桌上来。袁世凯一死,其他的人威望没有袁的高,是谁都不服谁,凭什么某某能够当总理,他行我也行的思想,导致事态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