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政策讲座及农业新闻业务培训在云南大理成功举办

点击“微观三农”关注我们

近日,中国农村杂志社在云南大理成功举办“三农”政策讲座及新闻业务培训活动。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刘奇作乡村振兴专题讲座,中国农村杂志社总编辑雷刘功作农业新闻舆论工作的专题讲座。来自浙江、云南、安徽、重庆、河南、青海、湖南共七省市农业部门近50位代表参加了培训。

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平华在培训班上致辞,介绍了云南省农业农村情况以及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大理州副州长李琰致辞,向大家介绍了大理州农业农村及洱海治理情况。

刘奇提出,乡村振兴关键着力点在“三转”——观念转轨、动能转换、治理转型。他指出,中央发1号文件主要是针对中国的1号问题,那就是“三农”问题。他还讲到,乡村产业振兴不仅是农业振兴,更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乡村人才振兴不仅要培养“一懂两爱”干部,还要培训“一懂一爱”农民,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乡村文化振兴要围绕乡风文明重建村规民约、重塑乡贤文化;乡村生态振兴要做到“四生”即生产、生活、生态、生意融合;乡村组织振兴要做到“三治”即自治、法治、德治。刘奇强调,扶贫攻坚做好“三扶”即扶智、扶志、扶制;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做到宽政、少取、多予;乡村振兴不是村村都振兴,要因村制宜、分步实施、循序渐进,慢不得也急不得。

雷刘功为大家讲解了当前农业新闻舆论工作的变化与对策。他认为,做好农业新闻舆论工作,要把握好政治维度、导向维度和内容维度。在内容取向的变化上,要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机构改革的新要求三个方面的重点。在舆论格局的变化上,要把握好国内与国际、众媒与智媒、线上与线下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职业化传播与社会化传播、移动传播与互动体验、传播速度和内容深度、内容为王与视觉呈现等特点。适应当前农业新闻舆论工作的变化,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二是提升能力,做合格的农业新闻舆论工作者。重点提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议题设置的能力、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讲好“三农”故事的能力等。三是强化合作,形成合力。在新闻报道合作中坚持全程化、互动化、活动化和成果化。

嘉宾代表围绕做好“三农”工作进行了交流。安徽省农业经济学会会长胡桂芳作健康农业专题讲座。他提出,健康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充分发挥的高级阶段,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农业的重点在于营造健康农业环境、强化投入品健康、开发健康农产品、开发食用菌产业、发展微量元素农业、发展道地中药材、发展休闲和养生农业、发展智慧农业。对于如何发展健康农业,他给出几条建议:加强研究与宣传,提高全社会认知度;制定规划,科学引领;分类研究,制定标准;培育品牌,唱响中国特色;抓点示范,典型引路;聚集要素,增强保障。

浙江省农办综合调研处副处长方杰分享了浙江乡村振兴的做法与经验。他介绍说,乡村振兴“一个不变”即“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中央连续15年下发中央1号文件。“五个转变”即发展战略向振兴乡村转变、发展定位向优先发展转变、发展要求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变、发展方向向城乡融合转变、发展路径向共同富裕转变。他围绕浙江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具体讲解,分别阐述了“浙江精神”“浙江样板”“浙江经验”。方杰强调,运用载体抓工作,出彩出新出成果。

与会代表还参观走访了大理州古生村、五里桥村和龙下登村。其中,前两村曾荣获首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荣誉。本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夏树主持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