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庐江一山村,有景、有品、有文明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盛夏时节,沿着乡村公路,

记者步入汤池镇三冲村,

但见一条清溪穿桥而过,

两岸草木生机勃勃;

一座灰墙黛瓦、高大肃穆的乡村文化礼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映衬下,

沁出阵阵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隐约可见三五成群的村民,穿行其中悠然散步,或步入礼堂驻足观展……带着一份好奇,记者跟随其后来到三冲文化礼堂,里面有村史和乡风文明两个馆室,陈设了三冲简介、历史印记、寿星榜、精英榜、荣誉墙、笑脸墙等展示板区。

“村里的好人好事,能人、精英等先进事迹都被作为荣誉展示在上面。”村支书叶文江自豪地说道,文明新风的传递,离不开榜样的感召,正是农村文化礼堂凝聚正向能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的不良习气。

“每天闲暇时,自己和家人就会来到这里转一转。在榜上的都是三冲村的骄傲,发自内心地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高兴。”村民林国东告诉对记者说:“现如今,邻里之间越来越和谐,日子是越过越舒心。”

三冲村借助文化礼堂宣传“阵地”,通过开展“道德模范”“三冲乡贤”“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典型评选活动,让好人、名人、能人上榜,用“民”星带动文明新风,用生动的事例传递“草根”正能量,为村民树立看得见、学得来的身边典型,推进移风易俗理念进入千家万户。

前不久,该镇果树村村民许来传的儿子结婚,在村文化礼堂举办了一场简朴而热闹的婚礼,节省了开支近2万元。“文化礼堂内是统一标准操办、节俭办理,有效刹住了跟风攀比的风气。”该村理事会会长郑业江介绍说,村里依托“一约四会”,以《村规民约》来规范村民婚嫁丧葬事宜,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作用,紧紧抓住农村党员、村民代表、乡贤、教师等关键少数,推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让乡风文明在乡村蔚然成风。

三冲、果树的做法是汤池镇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的缩影。近年来,汤池镇将文化礼堂作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找准破除遗风陋习的“切入口”,发挥文化礼堂的正面引导和理性“推手”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不合时宜的旧习俗、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

“陈年陋习、大操大办、不良风气在农村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不可能一朝破立,必须久久为功。”该镇镇长钱中军表示,通过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移风易俗一条街、主题公园、活动中心、文化墙、乡贤榜、百姓大舞台、公益性公墓等建设,组建各类文艺活动团体,开展送戏进乡村活动,用先进思想文化占领乡风文明建设“主阵地”,让文明之花在美丽汤池精彩绽放。

往期精彩回顾

记者/钱明东,县融媒体中心

觉得不错,赏个ZAN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