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缓解颈椎病有效果吗?

我和她的故事


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陈建华教授介绍: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由于颈椎和脊椎间盘本身及其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的劳损,老化,刺激压迫了颈部的神经血管脊髓等引起颈项部及上肢和头部甚至下部疼痛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中医对颈椎病进行的辨证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型,而后进行对症治疗的。

对颈椎病的中医药的综合治疗的特色有哪些呢?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症下药,首先要知道自己属于哪种颈椎病痛。颈椎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风寒湿痹型

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上肢放射痛、颈部活动受限。治疗的方法是主要是祛风散寒,化湿通络。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痹痛型颈椎病以颈肩、上肢的疼痛、麻木为主。临床上以神经根型多见。治宜温经活血,以桂枝葛根汤或蠲痹汤加减。也可以使用我们的芷龙蠲痹片,同时要根据病人的那个病症认知进行随症加减。

2. 肝肾亏虚型

临床表现为下肢痿软无力腰膝酸软,头眩,眼花,耳鸣,性功能下降。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瘫痪型颈椎病以下肢运动障碍,发抖,病起缓慢,间歇性发作为主。临床上以脊髓型多见。治宜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补阳还五汤加减。

3. 眩晕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昏、头痛、耳鸣,颈部活动受限,尤不能旋转,甚至可出现猝倒。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眩晕型颈椎病以发作性眩晕,头痛,目眩,转动头颈即发眩晕或猝倒为主。临床上以椎动脉型多见。若属气虚下陷者,宜补中益气,以用补中以益气汤加减。属痰瘀交阻者,宜祛湿化痰,散瘀通络,用温胆汤加减。

建议平时积极锻炼和运动,多做一些抬头的运动例如羽毛球、游泳、排球等。有助锻炼颈部肌肉,增加颈椎抗衰老能力。


海上名医


据统计,中国14亿人口中90%左右的人有程度不等的颈椎病。很多时候的脖子酸痛、头疼,人们经常认为那只不过是突然的不适,而不知道颈椎病已经悄悄的到来!当我们还为自己的健康沾沾自喜的时候,结果颈椎病已经到了不可收拴的地步了。小颈椎,容易引发大问题,如神经衰弱、记忆下降、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中风、下肢瘫痪、老年痴呆等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重视起来!

一、小小颈椎病,带来大大的危害

颈椎病看着不起眼,可对我们的生命健康的威胁可是非常大!医学上发现,颈椎病至少可引发全身70种并发症,以下只是几种常见的病症:

1、吞咽不畅: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

2、造成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等,甚至还可能失明。

3、腹胀便秘:部分颈椎病患者因邻近的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和损伤,使受其支配的内脏器官胃肠道蠕动减慢。

4、高血压:血压明显升高,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皆为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二者常常并存。

5、胸痛: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六和颈七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6、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7、下肢瘫痪: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8、老年痴呆:一旦颈椎间盘突出导致横突孔变细、变形,会致使所供应的脑区发生供血不足,慢性脑缺血引起了遗忘等认知功能下降,长期以往最终会出现痴呆。

9、中风:经中国医学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中风病患者中有90%以上都有颈椎病,可怕的是很多人都不注意,到中风后才发现是颈椎病诱发了脑部神经压迫导致了中风。

10、脑梗塞、脑萎缩:很多颈椎病患者因椎动脉痉挛、栓塞、而诱发为脑梗塞、脑萎缩等疾病。

11、经常性耳鸣甚至耳聋:由于脊椎受压,颈椎的交感神经末梢受损,导致供血不足,最后导致为经常性耳鸣甚至耳聋的严重后果。

12:神经性肠胃功能紊乱:很多人“胃溃疡”,久治不愈,或是反复发作,其实这种现象是由于颈椎的椎动脉堵塞诱发的神经肠胃功能紊乱所导致。

13:面部肌肉萎缩、面瘫:因椎动脉痉挛、栓塞、而诱发为面部肌肉萎缩、面瘫疾病。

14:顽固失眠、神经衰弱:经临床观察患有顽固失眠,神经衰弱的病人70%以上都有颈椎病发生,可是连很多医生在前期治疗中都不清楚。一味的治失眠,耽误了治疗的最 佳时期,最后导致为严重的抑郁症或精神失常。

15:脑血栓:由于对颈椎病的不重视,发展到椎间盘变形,血管变异、病变,导致血脉堵塞,供血不足,导致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二、颈椎病的常见疗法有哪些?疗效如何?

1、牵引疗法:牵引疗法适用于大部分的颈椎病,在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简单易行,治疗效果明显,尤其对早期颈椎病有明显疗效。缺点:少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或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推拿按摩疗法:该疗法是中医主要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较常用,同样适合大部分颈椎病患者,缺点:同样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要慎用或者禁用,以免造成其他意外伤害或严重后果。

3、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主要通过一些医疗体操练习,来减轻颈椎病症状,增强颈部肌肉及韧带轻度,对颈椎病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协助作用。缺点:效果不明显,一般作为协助疗法。

4、药物疗法:即其他物理疗法。作用:多不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单独使用,主要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治疗,使颈椎病的治疗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缺点:药物有副作用,常服用对身体健康不利。

5、热敷、拔罐:也是常见的颈椎方法之一。缺点:只是局部软组织的处理方法,只要颈椎没有剧烈的被动活动,则影响不大,但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

6、手术:除非病情已很严重,或者跌倒,或者得到了不正确的治疗,一般才采取手术。脊髓型颈椎病手术越早越好,神经根型颈椎病,不是越早越好。手术时机取决于病情的需要,患者的思想准备,以及找到合适的相信的医生,这最重要。缺点:手术风险大,费用高。还有一些颈椎病患者,如有手术禁忌症,通常不能做手术。

三、推荐一种新型疗法:不打针不吃药不动手术

颈椎病患者通常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不知道到底患的是哪种类型的颈椎病,如果贸然打封闭、吃药、针炙、按摩或做手术,极有可能不但不能治疗损伤,还会加剧伤痛,留下极大隐患!那么,有没有一种疗法,可以避免上述打封闭和随便针炙按摩等给身体带来损伤的风险呢?答案是:有的!这就是我们这里要谈的华络疼痛治疗仪的多效经穴刺激无损疗法。这套经穴激活系统疗法具有以下特色:

1、打通经络

中医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认为关节疼痛的原因是经络堵塞导致毒素聚积,经络是疾病在体表或皮下组织所呈现的不同反应,经穴是经络上的反应点,华络疼痛治疗仪的电刺激疗法正是在一定的经络反应点上,通过电刺激打通经络,恢复经络输送气血、营内卫外、平衡阴阳的功能,由此达到恢复健康并保持身体平衡的效果。

2、修复神经传导,促进细胞组织再生

通过仿生物电刺激直接刺激神经系统,增加局部供血量,减轻神经纤维间的水肿等,创造一个促进神经再生的环境,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和突触形成、恢复神经支配功能,并改善神经传导、促进脑部神经的活动及其它神经生理指标的恢复。

3、促进血液循环

治疗时,生物电子脉冲渗透到人体,令皮肤的小动脉血管扩张,从而改善血液循环改善,提高细胞膜通透性,加快物质代谢,改善组织营养,最终提高细胞的活力。生物电子脉冲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形成“泵”的作用,从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相同数字贴片为同一路输出)

1 、1 肩井穴 ,2 、2 大椎穴

【组方功效】

上述穴位组合使用,可补益脏脏、增强体质、调和气血、祛风散寒、舒筋通络,从而解痉止痛,有效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延缓或逆转其病程。

【穴位功能与主治】

风池穴——【功能与主治】适当刺激此穴,可改善颈、脑部的血液循环和血氧供应,消除颈部肌肉紧张,有效缓解因颈椎病导致的头晕、颈肩酸痛等不适症状。

肩井穴——【功能与主治】具有通经止痛、益气补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祛风活络功能。适当刺激肩井穴能促进血液运行周身,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有效缓解颈肩不适。

大椎穴——【功能与主治】具有益气、清热熄风、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免疫力低下、颈椎病、颈肩酸疼、手臂麻痹等。

天柱穴——【功能与主治】具有化气、清热消肿、散郁滞痛、通窍活络的功效。主治颈项僵硬、肩背痛、颈椎酸痛、落枕等。

风门穴——【功能与主治】具有疏风解表、活络止痛的功效。主治头痛、肩背疼痛、颈椎痛、肩膀酸痛等症。

后溪穴——【功能与主治】后溪穴是小肠经上的要穴,具有疏经祛风、利节止痛、清热止挛的功效。主治颈肩疼痛、颈椎病、落枕、腰椎病、神经衰弱等。适当加以刺激可有效疏调局部经气、加速颈肩部血液流动,缓解颈肩疼痛等症状。

五、【华络案例】颈椎病

患者:关先生,56岁

症状:颈椎病,患者双手经常麻痹、头痛以及双肩疲劳。

描述:根据X光片报告,患者颈椎双手经常麻痹C2-C7骨质增生(骨剌),C2-C3、C6-C7椎间盘移位。经临床观察,颈部肌肉已有萎缩情况。

治疗:12/10/2016开始治疗,治疗师评估治疗时间为20次。

18/10/2016 5次治疗后——患者头痛已消除,双手麻痹以及双肩疲劳亦同时减轻。

13/11/2016 20次治疗后——以上所有痛楚及不适全部消除。


如有肩颈腰腿腕肘等关节疼痛需了解经穴刺激疗法,请关注“华络健康”头条号和公众号。


华络健康


颈椎病用中药治疗好使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医学认为:要治疗颈椎病必须从患者的整体情况出发,注重患者脏腑的功能,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再到理发方药来调理,才能使药物更适合患者的病情,才能达到药到颈椎病愈。那么怎样治疗效果会更好呢?下面就为大家逐条分析:

1.若患者表现为:头、颈、肩、背部疼痛,转侧不利,难以俯仰旋转,后期颈部易。于疲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辨证为风中经络,治疗方法:舒筋通络,祛风止痛。药用:葛根、当归、川芎、白芍、羌活、防风、秦艽、桂枝、甘草等随症加减治疗,用法:日一剂水煎400ml,分2次,药渣热敷颈肩部。

2、若患者表现为:头、颈、枕部疼痛,肩背及一侧或双侧上肢及手指酸麻、疼痛,头颈部活动或咳嗽,打喷嚏等使症状加剧,有明显的放射痛和串麻。舌质淡、苔白,脉弦细。辨证为瘀血阻络,治疗原则:活血通络,解痉止痛,药用:黄芪、当归、川芎、桂枝、全虫、蜈蚣、地龙、玄胡、白芍、熟地、威灵仙、葛根、丹参、寄生、羌活、独活等随症加减,用法:日一剂水煎400ml分早晚温服,药渣热敷肩背部。

3.若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四肢沉重,以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行走不稳、发抖无力,如“踩棉花感”,重者下肢瘫痪,二便失控,舌淡或红、少苔、脉细弱。辨证为气血滞络,筋骨萎弱,治法为:调气血,通经络,强筋壮骨。药用: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当归、茯苓、川断、牛膝、黄芪、龟板、鹿角胶、仙灵脾、葛根、丹参、黄柏、知母、锁阳、白术、木瓜、陈皮等随症加减。每日一剂水煎400ml,分2次口服,药渣薰洗患肢及颈部。

4.若患者表现为:头痛、颈痛、眩晕、且与体位有关,甚者猝倒,舌质淡,苔白腻,脉滑细。辨证为:痰瘀阻络,治疗原则:活血化痰、舒筋通络。药用:茯苓、苍白术、法夏、丹参、胆南星、葛根、白芍、威灵仙、桂枝、白芷、柴胡、天麻、菊花等随症加减。

5、若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且与颈椎活动和姿势有关,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则辨证为:阳气滞络,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温阳,药用:葛根、丹参、桂枝、川芎、全虫、蜈蚣、地龙、炒枣仁、五味子、茯苓、夜交藤、当归、甘草等随症加减!

以上均是本人临床多年治疗颈椎病的经验,只要辨证准确,药物剂量用到位,效如浮鼓!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医学慕课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影响颈椎的稳定性而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这些变化直接刺激、压迫或通过影响血运使颈部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发生功能或结构上的损害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颈椎病多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

颈椎病的辩证分型

颈型

头、颈、肩、背部疼痛,转侧不利,难以俯仰旋转,后期颈部易于疲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神经根型

头、颈、枕部疼痛,肩背及一侧或双侧上肢及手指酸麻、疼痛,头颈部活动或咳嗽,打喷嚏等使症状加剧,有明显的放射痛和串麻。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椎动脉型

头痛、颈痛、眩晕、且与体位有关,甚者猝倒,舌质淡,苔白腻,脉滑细。

交感神经型

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且与颈椎活动和姿势有关,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脊髓型

颈部僵硬疼痛,四肢沉重,以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行走不稳、发抖无力,如“踩棉花感”,重者下肢瘫痪,二便失控,舌淡或红、少苔、脉细弱。

方药举例

葛根汤

具有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寒阻络的颈型颈椎病。
【药物组成】葛根12g 麻黄9g 桂枝6g 生姜9g 甘草6g 芍药6g 大枣12枚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三痹汤

具有益气活血,散寒除湿,解痉止痛的功效, 适用于气血亏虚,风寒阻络的神经根型颈椎病。
【药物组成】独活15g、秦艽10g、防风10g、细辛5g、当归10g、白芍15g、川芎10g、熟地10g、党参20g、茯苓12g、黄芪20g、炙甘草10g、川断12g、牛膝12g、桂心1g、杜仲15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半夏白术天麻汤

具有燥湿化痰、舒筋通络的功效。适用于风痰上扰引起的椎动脉型颈椎病。
【药物组成】半夏9g 天麻6g 茯苓6g 橘红6g 白术15g 甘草3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甘麦大枣汤

具有益气养心,舒筋通络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药物组成】炙甘草10 g、小麦30 g、大枣30 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桂八味丸子

具有调气血,通经络,强筋壮骨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型颈椎病。
【药物组成】熟地20g、山药12g、山萸肉12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桂枝10g、附子1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热敷方

颈椎热敷方

【药物组成】威灵仙、葛根、五加皮、苍术、乳香、没药、秦艽、白芷、三棱、莪术、木瓜、细辛、桑枝、骨碎补、赤芍、红花、冰片各20g。【制法】上药研细末,调匀,加食盐和黄酒适量,装入布袋中。【使用方法】微波炉加热,敷患处,温度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两袋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左右,每日一次。

医数


这个问题是必然的,因为中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彻底根治不复发。然而治愈颈椎病你还得知道它的病因,这样的话你才能做到真正的对症下药。

颈椎病的病因分为以下几种:

一、颈椎的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

二、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
近年来已明确颈椎管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与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选择以及预后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人颈椎退变严重,骨赘增生明显,但并不发病,其主要原因是颈椎管矢状径较宽,椎管内有较大的代偿间隙。而有些患者颈椎退变并不十分严重,但症状出现早而且比较严重。

三、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
四、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在对正常人颈椎进行健康检查或作对比研究性摄片时,常发现颈椎段可有各种异常所见,其中骨骼明显畸形约占5%。但与颈椎病患者对比,后者颈椎的畸形数约为正常人的一倍。

相对应的我就有很多的治愈颈椎病的中药方:

 药方一

  组成: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功效:羌活、灵仙、天麻、秦艽可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有温经活血、通络作用;葛根用于解痉;神曲用以健脾和胃;甘草起到调和诸药作用。

  适应证:多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头痛、枕部疼痛、颈部僵硬,肩臂及手指酸痛发麻;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身体冷湿,畏寒,颈椎旁可触到软组织肿胀结节。

药方二

  组成: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功效: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用于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有养血功效;天麻、川芎、鸡血藤可安神健脑、通血活络;砂仁有理气和胃导滞作用。

  适应证:多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

  药方三

  组成:威灵仙50g,当归15g,细辛15g,乳香15g,姜黄15g,丹参15g,白芷15g,透骨草15g,自然铜15g,木瓜15g,三七10g,冰片5g,紫草5g,蜈蚣3条。

  制法:将上述药材浸泡于2000ml、75%酒精中,4天后过滤,留取药液备用,过滤后药渣用2000ml75%酒精浸泡4天,然后过滤,过滤后于药液混合搅匀。

  用法:用时取药酒加热涂于患处。

 药方四

  组成:当归50g,川芎50g,葛根50g,红花50g,白芷50g,羌活50g,乳香50g,没药50g,伸筋草50g,大腹皮50g,泽泻50g,丹参50g,透骨草50g,威灵仙50g,熟地黄50g,桂枝30g,麻黄30g,白芍30g,川乌30g,细辛25g,全蝎20g。

  制法:将上述药物制成细末,混匀,用时取50-100g加陈醋调匀,放置20-30分钟。

  用法:外敷于颈后部。涂药后用灯照射30分钟,每日1次。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很多人都在用的中药贴,然而市场上有很多的药贴都不能达到治愈的根本,下面给你们介绍款已经治愈很多患者的中药贴,它就是三川归贴,它是省级非物质文法遗产,起源于200多年前的师家先祖师盘。三川归的配方被收录于《理瀹骈文》。并且现在在某宝上就可以买到哦!


十年z2


中医药的干预总原则是整体调整与辨证论治。可按照不同个体体质差异及颈椎病发病时的证型,分期分型对症选方用药;另可有针对性地筛选靶向用药。中医药方剂独特的多环节、多靶点、多系统协同作用,是其发挥整体调整、局部攻邪的优势;另外中药的性味归经可提供局部用药参考。如临床防治颈椎病常用药葛根甘辛,归肺胃经,可升阳解肌透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中的葛根素可以阻滞受体和抑制血管痉挛,降低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扩张血管,从而改善颈椎局部供血及营养,促进组织修复。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调治脾胃内虚外感头晕、项强、欲呕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中药外用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方法。日常可采用药枕热敷,促进颈部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消散水肿,抑制骨质增生,消除疼痛、麻木、晕眩等症状。热敷药物可还可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全身作用。选用合适的药枕来纠正不良的睡姿,改善、恢复颈椎曲线,缓解颈部肌肉疲劳。另外,运用中医经络学说、子午流注、时间医学等理念进行传统康复;如针灸推拿、刮痧、拔罐、音乐、香薰、药浴等,可以舒经活络,祛风除寒,改善代谢、缓解痉挛,促进修复。对颈椎病的防治也可起到效如桴鼔的作用。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在康复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思想适当选用药膳进行调理。饮食宜根据病人的体质、疾病辨证选择不同属性的食物,以配合治疗。气滞血瘀型应指导病人食用蛇肉、黄鳝、黑大豆、桃仁、红酒以起到活血的作用。风寒湿痹阻型应指导病人食用狗肉、羊肉、葛根、干姜、樱桃等食物以祛湿散寒。肝肾不足型可食用如动物肝、肾及羊肉、黑芝麻、枸杞子等滋补肝肾的食物。气血亏虚型可食用红枣、黑枣、葡萄、桂圆肉、桑椹、阿胶等。痰湿阻络型应饮食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可食梨、扁豆、赤豆、薏苡仁,忌荤腥、助湿生痰食物。


药事健康


问:颈椎有毛病,不时感到头晕,可以通过喝哪些汤水调理?

答: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由于病变位置和程度的不同,每个人的表现也不同,主要表现为颈背疼痛、手指麻木、下肢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目前治疗主要以药物、按摩、理疗为主,严重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从中医角度来说,颈椎病可划分为眩晕及痹症的范畴,治疗方面多可采用活血化瘀、燥湿化痰。建议你先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在治疗基础上可以尝试利用一些药膳进行辅助治疗,提升大脑的供血量,例如天麻炖鱼头、当归川芎白芷炖鱼头、葛根丹参煲脊骨、田七炖田鸡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天麻具有抗眩晕、提高耐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葛根有舒缓血管平滑肌,抗血管痉挛,增加椎动脉供血的作用;丹参具有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增加脑血流量和氧供应。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


大洋网


颈椎病的治疗常常让患者们感到十分困扰,由于颈椎病作为慢性的疾病,因而其的临床治疗所具有的难度往往是较大的。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而言,还无法将其根治。那么为了改善颈椎病病情,颈椎病患者是否可以尝试进行中药的治疗呢?

中医学上认为,治疗颈椎病应当要从患者的整体情况出发,注重患者脏腑的功能,此时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和四诊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辨证的论治调理,以确保药物能够更加适合患者的病情,最终达到颈椎病愈的效果。那么患者此时应当要选择怎样的中药进行治疗呢?

如果患者表现出头、颈、肩、背部疼痛的情况,难以俯仰和旋转,并且常常容易感到疲劳,舌质淡红而苔薄白。此时则认为患者存在有风中经络的疾病,因而宜选择舒筋通络和祛风止痛治疗方法。选择葛根、当归、川芎、白芍、羌活、防风、秦艽、桂枝、甘草等随症加减治疗。

如果颈椎病患者表现出颈部的僵硬疼痛,四肢沉重,特别是以机体双下肢麻木和发冷情况为主要症状,经诊治后,发现患者的舌淡或红而少苔、脉细弱。则可辨证为气血滞络,此时宜选择调气血,通经络和强筋壮骨的治法。选择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当归、茯苓、川断、牛膝、葛根、丹参、黄柏、知母、锁阳、白术、木瓜、陈皮等中药随症加减。

若患者主要存在有头晕眼花、耳鸣和手麻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状,并且其疾病的并且,主要与颈椎的活动和姿势有关,出现有舌质淡而苔薄白的症状,则可在临床上辨证为阳气滞络,此时宜对患者选择舒筋通络的治疗原则。选用葛根、丹参、桂枝、川芎、全虫、蜈蚣、地龙炒枣仁、五味子、茯苓、夜交藤、当归、甘草等中药进行治疗。

上述就是对于颈椎病患者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方式的叙述,颈椎病虽然无法得到根治,但是患者们如果能够积极进行临床的治疗,还是可以将自身疾病控制在一个较为良好的范围,从而规避一些不必要风险的发生。

【咨询】点击右上角“+关注”@骨科王健医生,头条私信留言

【评论】如有不同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骨科王健医生


颈椎病治疗方法有很多,需根据每个个体的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综合评估。每个个体不同,疗效也不尽相同。

一般首选保守治疗如: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注射、TDP治疗、牵引、中药等等。这些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们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牵引”仅适用于神经根型的颈椎病。中药仅适用于轻度的颈椎病,而且是辅助治疗。

温热敷治疗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本法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患者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

注意:有严重神经根或脊髓压迫者,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针尖上的生命


大家好 欢迎关注悦读中医,每日推送,及时获取中医药知识和养生常识。

颈椎病是小编这行的职业病,每个月总得犯个七八九十回的,不犯病的时候,颈椎也酸酸疼疼不太舒服。但是,勤劳的小编也不能一犯病就请假休息吧(怕扣钱……)?于是,简单有效的膏药就成了小编的救星。

今天,小编就把这些膏药介绍给大家。都是加班苦命人,能帮一把是一把……

敷贴疗法属于药物外治方法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药物通过加工后制成膏药及软膏,外贴于颈椎及相关穴位上,发挥治疗作用,具有简、便、验的特点,很受颈椎病患者欢迎。不论外贴硬膏剂或软膏,均具有活血、消肿、消炎、止痛、舒筋、通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作用。近代研究表明,颈椎病外贴疗法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从而改善颈部组织的营养而达到消炎退肿的功效;膏药及软膏敷贴于颈椎处,可使局部产生较高的药物浓度,不仅可作用于颈部组织,还可通过局部血管及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性的药理作用;颈椎及其软组织损伤后通过膏药或软膏的贴敷,可减轻损伤局部的炎症性反应,促使上皮细胞的生长和组织修复。

黑膏药

(1) 活血止痛膏

【药物组成】干姜、生川乌、独活、甘松、樟脑、丁香油等。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主治】风寒湿型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烘热软化后贴于患处,每贴2~3天。

(2)东方活血膏

【药物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红花、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当归、木鳖子、天麻、雄黄、全蝎。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主治】风寒湿痹所致的肩臂腰腿疼痛、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用少许白酒或乙醇搓擦患处至局部有微热感,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颈,每贴7天。

(3)镇江膏药

【药物组成】冰片、土鳖虫、肉桂、薄荷脑、乌梢蛇、生川乌、蜈蚣、羌活、天南星、独活、红花等。

【功效】祛风止痛、活血化瘀。

【主治】颈椎病、肩周炎、跌打损伤、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烘热软化后贴于患颈。

橡皮膏

(1)伤湿祛痛膏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干姜、麻黄、白芷、苍术、山楂、当归、茴香、薄荷脑、冰片、樟脑、冬青油。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风寒湿型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视患病部位大小,选用一张或数张,贴于患颈。

(2)祛风活络膏

【药物组成】生川乌、生草乌、干姜、川芎等。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贴患颈。

(3)筋骨宁膏

【药物组成】骨碎补、生天南星、续断、红花、土鳖虫、桃仁、乳香、没药、当归、蒲公英、羌活、透骨草、五加皮、樟脑、冰片、桉叶油等。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治】颈椎病、肩周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闪腰岔气。

【用法用量】视病处大小,贴于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