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是门技术活,看看三国人物如何跳槽,后两种不可取

“跳槽”,对于职场人士都不会陌生,当你在一个公司、一个平台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性,没有更大的发展上升空间,甚至没有更多的薪资激励,这个时候“跳槽”很有可能会是一个你接下来需要去做的考虑。

那么如何正确地跳一手好槽,我们分类型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怎样跳槽的:

创业型跳槽者

所谓创业型跳槽者,就是说这类人把跳槽当作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通过跳槽学习公司或者部门管理经验,最终为自己的创业奠定基础。

三国演义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业型跳槽者”是刘备。刘备先依附刘焉、陶谦,后来跟过袁绍、曹操这些“大企业家”,还跟刘表干过,和吕布、孙权谈过“合作”。这种人不在乎有多高的职位,他更在乎能否快速学完所在单位的精华。通过游离于各个单位之间,充分汲取各方经验,为创业做准备。

良禽择木型跳槽者

所谓良禽择木型跳槽者,就是说这类人具有长远的眼光,通过跳槽来寻找有发展前景的公司,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三国演义中最具代表性的“良禽择木型跳槽者”是刘璋的老部下张松。本来张松在刘璋的“公司”过得挺自在,很被老板赏识,而且是“活少钱多离家近”。但是张松不满意,因为刘璋“禀性暗弱”,根本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说不定哪天就破产了。于是,张松决定另择新主,最后选定刘备。

反击型跳槽者

所谓“反击型跳槽者”,就是说这类人往往在原单位受到不公的待遇,想通过跳槽来报复原公司。

三国演义中最具代表性的“反击型跳槽者”是许攸。许攸原是袁绍的部下,一直得不到重视。官渡之战中,许攸向袁绍献计,趁与曹操相持官渡的时机,派一部分人掩袭曹军的大本营许昌,然后首尾夹击曹操。袁绍不但不以为然,还偏听旁人之言,将许攸逐出中军大帐。许攸一想,我跳槽算了,他连夜投奔曹操,并授计曹操劫烧了袁绍屯于乌巢的粮草,导致袁绍大败。

许攸因前老板不重视自己而跳槽,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就在于他的“跳槽”方式有些不地道,为取悦新主人而泄露原单位的机密。这是当下的跳槽者需要禁忌的事情。长此下去,所有人都知道了你的品行,你在这个圈儿里就混不下去了。

无章法型跳槽者

所谓“无章法型跳槽者”,就是指这类人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走一步是一步,得过且过,甚至连下一次跳到哪自己都不知道,跳槽完全是任性而为,一点规划都没有。

三国演义中最具代表性的“反击型跳槽者”是吕布。吕布原是丁原的义子,董卓派人带着金银珠宝去“挖角”,吕布就砍了丁原的脑袋,转身拜了董卓当干爹;王允巧施连环计,吕布就认王允当义父,英勇地把董卓刺于马下;白门楼上,战败被俘的吕布向当年称兄道弟的曹操乞降,还不忘加一句“愿拜为义父”,不过曹操不乐意步前两位干爹的后尘,一根绳索结束了吕布的跳槽生涯。

吕布可以说是三国第一猛将,论能力自然不差,但他却没有成就功名,反而英雄早夭,其原因就在于他太没规划性,可称得上是三国中的“跳槽王”。但这个“跳槽王”最终却成了“跳槽亡”,成为三国时期最失败的跳槽者。

由此可见,跳槽绝对是职场上的一门相当考验功力的技术活,各位有没有跳过槽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跳槽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