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皇帝”李存勖是如何丢掉皇位和性命的?

文史砖家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号称“军神”,从河东一隅起家,收河北、定河南,终于百战功成、兴唐灭梁,一雪国耻家仇,功业之盛无人可及。然而李存勖在功成名就之后,却马上变得骄奢淫逸起来,天天跟一帮佞臣胡作非为,丝毫不把士兵、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中,结果没多久便落得横死的下场。


其实早在李存勖进入洛阳后不久,便有人预测他不会善终,但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终结他性命、皇位的“导火索”,竟然是一场士兵聚众赌博的“小”事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切,还要从同光四年(926年)的贝州兵变说起。



起初,李存勖派遣魏州士卒戍守瓦桥关,以抵御契丹人的侵袭,并答应戍期结束后,便会给士卒相应的赏赐,并让他们回乡跟家人团聚。结果等到戍期届满、魏州兵按约定返程时,却在贝州接到一纸莫名其妙的命令:留在当地屯田。家乡近在咫尺却不能回,偏偏要留在这鬼地方种田,这帮大兵难免会骂娘,心中的苦恼、郁闷可想而知。


魏州兵素以骄悍闻名,从中唐开始便抱团作恶,小则威胁、勒索藩帅要求赏赐,大则驱逐、杀死藩帅,气焰极度嚣张。如今李存勖把这帮危险分子留在贝州,并不肯善待他们,不啻于给自己埋下一个巨型“定时炸弹”。果然没多久,军中便闹出了乱子。



原来魏州戍卒被强留在贝州种田后,既不能上阵杀敌,又不能回返家乡,在百无聊赖之际只能靠赌博来消磨时光。赌博这种事大多靠运气,有输有赢很正常,没想到有个叫皇甫晖的无赖汉输红了眼,患上了“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为翻本再赌,竟然纠集几个狐朋狗友打起了发动兵变、抢劫贝州的计划。


不过,皇甫晖虽然性情无赖,但非常有头脑,很清楚要想举兵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唯此才能鼓动更多的战友加入其中,而这个理由,没有比“返回魏州,跟家人团聚”更具煽动性的。事情果然如此,等到皇甫晖打出这个旗号后,早对现状不满的戍卒们纷纷加入,没多久便聚集起成百上千号人。



然而皇甫晖自觉能力、资历尚浅,不足以领导这支叛军成大事,于是便派人把都将杨仁晸抓来,想让他充当首领,杨大人听说让他带兵造反,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结果被叛军杀掉;接着皇甫晖又推选一名小校当头,小校吓得屎尿全流、连连拒绝,结果照样被咔嚓;等到裨将赵在礼被抓出列时,面对着这帮杀红了眼的暴徒和架在脖子上的大刀,他终于横下心入伙。


叛军拥立赵在礼为首领后,便连夜火烧贝州城,随即又举兵向东南,很快便攻进防守空虚的魏州。等到进城后,赵在礼便自封为邺都留后(魏州又称邺都,留后即代理节度使),并任命皇甫晖为马步军都指挥使。


皇甫晖,魏州人也。为魏军卒,戍瓦桥关,岁满当代归,而留屯贝州。是时,唐庄宗已失政,天下离心。晖为人骁勇无赖,夜博军中,不胜,乃与其徒谋为乱,劫其部将杨仁晟...军士知不可强,遂斩之,推一小校为主,不从,又斩之,乃携二首以诣裨将赵在礼,在礼从之,乃夜焚贝州以入于魏。见《新五代史·卷四十九·杂传第三十七》。



李存勖听闻赵在礼、皇甫晖叛乱的事情后,起初并没有当回事,只派了一员中级将领元行钦前往平叛,没想到元行钦草包不中用,在魏州城下竟然连吃败仗。李存勖没办法,只好起用干哥、名将李嗣源为主帅,前往攻打魏州。


没想到讨伐军在魏州城下也发动叛乱,与城中的叛军联合起来,共同拥立李嗣源为首领。李嗣源“反水”后挥兵反攻京师,李存勖众叛亲离,最终被侍卫大将郭从谦射杀,年仅41岁。这一连串令人始料未及的大变故,竟然是由一介军卒、烂赌徒皇甫晖引起来的,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及明宗入魏,遂与在礼合谋,庄宗之祸自晖始。”引文同上)。



李嗣源称帝后,皇甫晖因“功”出任陈州刺史,之后又做过卫将军、密州刺史。后晋被契丹所灭后,皇甫晖又逃至南唐,担任奉化军节度使。周世宗亲征南唐时,皇甫晖率军抵御,结果被对方大将赵匡胤擒获,后因重伤不治而死,时在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距离他在贝州发动兵变,正好过去30年时间。


史料来源:《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等


文史砖家


在历史上,皇帝丢掉性命一般都是两方面没有搞好,外部和内部,也就是军事方面与政治方面,所以,“宇少大大”总结了以下几点

1、“战神皇帝”的由来

李存勖之所以叫战神皇帝,是因为李存勖在军事方面天赋卓绝,善于骑马射箭,而且有着非凡的军事谋略,李克用时期,其部将因为有功劳,多年骚扰地方民众,李存勖认为这样早晚会激起民变,所以几次进言其父,无奈,其父不以为然,等到李存勖上台,其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多次重创梁军。

2、失去皇位

前面“宇少大大”已经分析过啦,李存勖是一个用兵奇才,断不会因为外部的军事斗争死于非命,其之所以失去皇位,是因为内部的政治没搞好,导致内乱。

众所周知,李存勖酷爱唱戏,听戏,所以其大肆重用伶人(亦称优伶,所指的是具有身段本事凸出的演艺人员。),不管这些人是否有些真本事,导致朝廷上伶人侍宠而骄,多次欺负侮辱朝廷大臣,引发不满,而且,用伶人去充当耳目,监视大臣,赏罚不在分明,唱戏唱得好有官做,有功劳的臣子却不一定有伶人好处多,最为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李存勖竟然派伶人抢劫民女入宫千人,这些人恰恰是前方奋战将士的妻女,导致怨声载道,李存勖听信谗言,怨杀大奖郭崇韬,却还重用其侄子郭从谦为亲军指挥使(郭从谦认郭崇韬为叔父),最后,死于自己的亲军指挥使郭从谦手中。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宇少大大”,期待您的关注!


宇少大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唐庄宗李存勖正是这样典型的历史人物。李存勖战斗值强悍,精通兵法谋略,作战凶悍常常身先士卒,陷入包围全无惧色,用了大约20年的时间,北破契丹,东取幽州,南灭后梁。天下太平后快速蜕变腐化,他本人就喜欢填词作曲,忙着搞艺术宠信伶人和宦官,而且在国家大事居然重用伶人和宦官,打天下和保家卫国治理国家的文武官员和士兵礼遇待遇都差的很。而且骄奢淫逸胡作非为,自己挥霍无度军队却时常缺粮饷军费。李存勖死于兵变,当时的大环境是民心军心官心都已经怒火冲天已是干柴烈火之势,兵变只不过是把火而已


立志成虫


李存勖是后唐的主要建立者,更是后唐的开国皇帝,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没有一个被称为战神皇帝的而后唐的李存勖就有这样的称号,李存勖为何有这样的称号那?

那大家就来随我往下看。

李存勖是唐末军阀割据势力晋王李克用的长子,是著名的大唐“十三太保”中的三太保,李存勖在做晋王世子时就展现了其优秀的军事天赋,常常为其父李克用出谋划策,分析时局排忧解难。在李克用死后李存勖袭封晋王,可是李克用留给李存勖的是个烂烂摊子对外不仅要面对后梁的朱温割据势力和时刻需要提防的契丹人,对内更要面对反对派的李克宁,李存颢敌对集团,李存勖沉着应对先是以迅雷不及之势以谋反罪名擒杀了李克宁,李存颢,在平定了内部叛乱后李存勖南破后梁,北定桀燕,西败契丹威震天下并且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后唐王朝。如果这哥们继续保持这样的势头的话完全有可能提前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局势统一全中国,这样的话就没有赵匡胤什么事了。可是建立后唐后的李存勖觉得自己到了该享受的时候了,变的骄奢淫逸,好大喜功,贪财吝啬,宠用怜人,李存勖宠用怜人几乎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不但整日和怜人厮混嬉戏而且还纵容怜人干政,李存勖的一系列低情商行为为自己以后的国灭身死埋下了伏笔。终于公元926年不堪压迫的大将军李嗣源发动兵变推翻了李存勖的统治政权,李存勖自己也在混乱中死在了一个叫郭从谦的怜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