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贫困孩子送书包、送衣服,干起了回收衣服的“事业”

王淑萍

赣州市于都县银坑镇

年丰小学教师

王淑萍,女,生于1991年06月30日,是年丰小学的一名村小教师。

她把每一位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孩子衣衫破旧,她干起“回收旧衣服”事业帮他们解决,孩子们书包破烂,她发起众筹帮他们解决,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她通过朋友圈筹钱购买了一台投影仪,把自己的电脑带去学校上多媒体课。天气炎热,教室里没有风扇,她带头募捐为孩子们筹来风扇。

学生没有课外书读,她就在自己家里开设免费的阅览室,花了几万块钱购买了1000多本课外书供学生阅读。她把她家二楼的客厅和一个房间整理出来,设了一个专门的阅览室。因她所在的那个学校离她家就几分钟路程,所以很多学生一放学就是去她家看书,周末和假期书房里更是挤满了来看书的孩子。有的孩子看到天黑了都还意犹未尽,不肯离去。

寒假期间,她牺牲自己的假期,带着她家附近的二三十个学生开展“一个故事点亮一个村庄”的活动。起初,是她每天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到后来这些学生都成了讲故事小能手,自告奋勇的给其他的孩子讲故事。不仅培养了一批讲故事的小能手,还让孩子们过了一个“有故事”的寒假。

她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无私的,是生命影响生命,灵魂影响灵魂,这是我们最需要的教育。

对教育的顿悟

2012年大学毕业后,王淑萍考上了同年的特岗教师,从老家梓山来到银坑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一眨眼已经6个年头,她说,她真正的开始对教育有所思考是近两年。前面三年她虽然很努力的工作,但是只知道脚踏实地,不知道仰望星空,缺乏对教育的思考、缺乏对教育的智慧,认为教书嘛,不就是这样,人到课堂,把自己知道教给她们,跟着感觉走,从来没有去想过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在教育这块圣地上耕耘出华彩的乐章、耕出孩子们更美好的青春。

直到2015年王淑萍老师结婚生子,她欣欣然的感觉到了一种做母亲的幸福、感受到了母爱的重要,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同时让她对教育也有了一种顿悟。她突然感觉到:“我的学生不就是我的孩子吗?我的学生不就需要我用母爱去呵护她们吗?”让她们成长的更快乐、让他们成长的步伐更坚实、让她们的人生更精彩。

一天,一些学生去她家里玩,当孩子们看到王淑萍老师给她的孩子买了那么多书、那么多玩具的时候都非常的惊讶。孩子们东摸摸西看看,东走走西瞧瞧,一个个目光中流露出羡慕。一个孩子情不自禁的走过来跟王老师说:“老师,当你的孩子真幸福啊!”听了这句话,王老师心头一热,把她拢在胸前拍了拍她的肩膀,此刻王老师很想说点什么,很想告诉她以后你可以把我当成你的妈妈。但是话在嘴边却又说不出口。

王淑萍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原来她小时候也是留守儿童,两周岁后开始由她爷爷奶奶抚养,她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也是这样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羡慕别人有妈妈在身边而且经常买好多她见都没见过的东西给邻居的孩子。此刻,孩子把头埋在王淑萍老师的胸前,她能感觉到这个孩子此刻一定是幸福的。“老师,当你的孩子真幸福啊!”就是这样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王淑萍老师,也深深地刻在了王淑萍老师的心里。

她常常想:“孩子,你们需要我做点什么呢?我应该怎样才能更好的呵护你们,让你们在学习中、生活中更加的快乐?”

为贫困孩子送书包、送衣服,干起了回收衣服的“事业”

去年秋天,王淑萍发现她们班有的孩子的书包已经很破烂了,她想在她们这个山村里,还有些家庭是很贫困的,在经济上需要大家伸出援手,不单是她的班,别的班肯定也有。于是,她开始去摸查全校有哪些孩子的书包已经破旧不堪了,然后去家访,调查是什么原因让孩子背不起一个新的书包。通过摸查,她发现全校有二三十个孩子的书包需要更换,而且基本上都是贫困户。于是,她开始带头募捐,在朋友圈筹钱给孩子们买新的书包。最终,她如愿给这二三十个孩子添置了崭新的书包。

王老师班上有不少单亲家庭,其中四个是妈妈离家出走,三个单亲,还有一个是孤儿!她们不但书包背的破烂,连身上穿的衣服和城里的孩子穿的也差远了,甚至有的可以用破烂不堪的形容。看得王老师非常的心疼。

起初,她把她家里自己穿过的、亲戚小孩穿过的,有七八成新的衣服全部找出来。有太阳的时候,全部清洗了一遍,晒干、用熨斗熨好、叠好,再分类打包带去学校分给孩子们。

后来,她觉得就她们家的这些衣物能找出合适孩子们的实在不多,于是,她开始发动朋友圈的力量,叫身边的朋友把有七八成新的旧衣服留给她。她就这样干起了回收衣服的“事业”。

近处的朋友,她就上门去取,远处的朋友,她的朋友就快递过来给她。拿到衣服她就进行分类,按性别分,男孩女孩的,按年龄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按季节分,春、夏、秋、冬,折叠好再打包带去学校。让学生自己来挑,一时间很多孩子的穿戴都整洁、干净了不少。这些衣服暖在孩子身上,甜在孩子心头,因为这些衣服每一件都饱含着叔叔阿姨们浓浓的爱心。

自筹资金添置教学设备

王淑萍说,我经常去中心小学听课,看到大家都是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她就在想,如果我班的孩子也有多媒体上课,那该有多好。特别是英语课,如果有多媒体就能把光碟的资源全部用起来。上绘本课也可以不用每个孩子都有那本绘本才能上课了。

就这样想着,王淑萍老师就开始筹办这件事。那时候她刚生完孩子,她和老公两个人都是教师,她俩加起来的工资也不多,但是,她还是选择从自己的工资划出一部分钱,钱不够就发动家人朋友帮忙,王老师的家人都非常支持她,还有些朋友也是主动帮忙捐款,而且还告诉她不要公布他的名字,真的是“做好事不留名”。

最终筹到近三千块钱,买了一个投影仪和一块遥控电动投影幕布。她把自己的笔记本带去学校,一个人摸索着安装好了投影仪,但是问题又来了,因为她的那台笔记本还是自己上大学的时候买的,居然跟投影仪不兼容,一插上投影仪电脑就没声音。难题摆在面前,但是为了孩子,王老师决定攻难克艰。那时候王老师手上的现钱有限,所以她就在网上分期付款买了一台新的笔记本。然后她把新的笔记本带到教室里,安装好,开始了精彩纷呈的多媒体教学课堂。孩子们乐得不得了,有了多媒体大家上课更认真了。

在家建免费阅览室,寒假开展“一个故事点亮一个乡村活动”

学生没有课外书读,王淑萍老师就在自己家里开设免费的阅览室,花了几万块钱购买了一千多本书供学生阅读。她说自从“担当者行动”给她们班捐赠了70本课外书,班里的孩子就爱上了阅读,可是70本远远不够看。看着班里的孩子对阅读的喜爱与渴望,她心里既欣慰又着急,思来想去,她决定自己花钱买书,打造一个免费的阅览室让全校的孩子们来共享这些书。

有了这个想法,她就开始不断的买适合小学生看的绘本和儿童文学,有时候一次性买上几千块钱,一个月就留一些生活费,剩下的工资都用来买书。为了容纳更多的孩子看书,她把她家二楼的客厅和一个房间整理出来,弄了一个专门的书房,并且制定了几条规定贴在书房门口。

她所在的那个学校离她家就几分钟路程,所以很多学生一放学就是去她家看书,周末和假期书房里更是挤满了来看书的孩子。有的孩子看到天黑了都还意犹未尽,不肯离去,这时,她就会催促他们不能太晚回家,让她们把书带回家去看,因为不放心,她还会骑车子把她们送回家。

去年寒假,她牺牲自己的假期,带着她家附近的二三十个学生开展“一个故事点亮一个村庄”的活动。起初,是她每天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到后来这些学生都成了讲故事小能手,自告奋勇的给其他的孩子讲故事。不仅培养了一批讲故事的小能手,还让孩子们过了一个“有故事”的寒假。

促进乡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手拉手”活动

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友谊,她和兰州市东方中学的马老师联手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的活动”。兰州东方中学初一的学生和她班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互相交朋友。贫困生安排多个人结对帮扶。她们跨越大半个中国通过写信取得联系,在来来往往的书信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交流学习的经验。

兰州东方中学的哥哥姐姐们还给她班的贫困生寄学习用品,她班的学生也时不时寄一些自家的特产和自己动手制作小礼物寄给兰州的哥哥姐姐们。这样的一次活动,不仅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友谊,更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