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是如何评价姜昆的?

秋风细雨无栏依


因为多年采访、报道曲艺新闻的经历,跟天津相声圈还算比较熟,所以简单说说这个问题吧。

天津市相声窝子,这一点在圈内外都是公认的事实。如今,国内相声的发展无外乎两条路,一是以郭德纲为代表的商业化,另一个就是以姜昆为代表的主流化,孰优孰劣,观众说了不算,他们自己说相声的说了也不算,即便是曲协对这事也是摸索了前进。那么,可能会有观众说了,郭德纲的相声好听,我听了乐,姜昆的没劲。不好意思,这只是部分人的想法。

天津老百姓爱听相声,也懂相声,外地人不好说,但至少从叔儿这么多年接触的天津人来看,他们对郭德纲和姜昆当今相声圈的这两个话题人物,并没有太多的偏爱。当然,郭德纲的商演的确是座无虚席,但对于姜昆,很多天津人也是认可他对相声的贡献的,没有他,相声可能早就被埋到历史尘埃之中了。几年前,偶然的原因,叔儿看过几场姜昆在台湾的相声演出,与内地电视中我们熟悉的表演不同,姜昆在台湾的演出中拿出了很多段传统相声,还演了相声剧、唱了戏,当时的感觉真的是震撼,没想到一个被内地观众评价为只会说主流电视相声的演员,竟然有着不次于很多传统艺人的实力。所以说,对于姜昆的评价,或许外界的声音并不全面,因为很多人只看到了他的一面,而并不知道他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那么,为什么在内地,姜昆总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呢?这或许就是在其位行其事的原因所致吧。

那么,天津曲艺圈对姜昆又是怎么看呢?说真的,这个圈子非常复杂,天津相声大师太多,辈分高的人也太多,不论姜昆还是郭德纲,到了天津都是徒子徒孙辈儿的人。首先,老艺术家不会轻易去评价后辈,其次,即便是同辈,大家也没有太多交集,各活各的,井水不犯河水,好话、坏话通常都埋在心里。所以,到底看不看得上,就全凭大伙想象了。


雨妖


姜昆的相声艺术成就很高,基本是侯宝林,马季,姜昆这条赞美相声传承的最后传人,唯一能接赞美相声,高尚相声衣钵的相声艺人。

相声想逗人发笑很不容易,有各种流派,采取各种手段。

而这些流派当中,就属侯宝林开端,马季发展,姜昆继承的高尚相声,需要的相声艺术天赋和艺术功底最高,也最难。

作为天津人,我对北京连续出现的3位高素质相声大师感到赞赏。

侯宝林和天津数不清的渊源,马季天津宝坻的,但都不能磨灭北京在这3位大师的艺术生涯中的基础性作用。

总体来说,似乎天津培养不了这种特殊的相声,还是百花齐放在天津比较多,野花香呀,特殊条件培养出的国花,可能有千般好处,但系统的生命力脆弱。

现在看姜昆后继乏人,也是高处不胜寒,难以为继。

当下时兴比较郭德纲和姜昆,首先比较的基础条件3处不对。

其一,郭德纲处于盛年,姜昆已经进入老年,精力,体力都有很大的衰减,创作能力下降是必然的。姜昆已经70了,你爸爸有七十岁吗?姜昆就是显得年轻,他身体好,正经八百退休都十年了,本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国家看重他,他也有哪个在曲艺艺术领域的影响力。你说郭德纲也有影响力,这个骂人获得的影响力,和凭借本身技能一年年积累出来的影响力是截然不同的。

就郭德纲自己和自己比,创作能力和30岁比,已经急剧下降了。

小伙子和老头比摔跤,笑话老头,从观众角度,比较的素质不够。

泰森90时候可能打不过一个18的女生,能说泰森拳击能力差吗?

要比较都比较相似年龄的艺术生涯的巅峰期。

其二,艺术巅峰期的错位,姜昆已经过了艺术巅峰期,能保持已经不错了。郭德纲还处在艺术巅峰期的中间,用降低的比较最好的,属于胡比。

其三,相声是对手艺术,有重大的伴侣因素,合适的伴侣是顶级相声艺术的基础条件。

而姜昆的合适伙伴就是李文华,过世了。


看郭德纲,没有于谦时候红吗?他累呀,郭德纲的于谦还处于艺术巅峰期,2方面比较,姜昆是折断了翅膀的鹰,能比过一般的鸡就不容易。郭德纲这头20年才找到一个好的,姜昆这头20年丢了一个好的,一个有家伙,一个没家伙,你直接对着比两人不合适,你比的素质不够好。

这两人相当于一个拿着机枪,一个拿着菜刀对着砍,只要能勉强平了,后面就是宗师级别的。

最明显的反差例子就是冯巩,没了刘伟,没了牛群,冯巩的相声艺术领域想保持原有水平势比登天,你怎么会就要求姜昆自己独一个立在巅峰保持不动呢?何况一个老头了。冯巩水平差吗?都干不下去,姜昆对手戏人没了,还能继续干,应付下来,姜昆没水平?

你要真想比,把于谦去了,随便拉一个配对不太好的跟郭德纲说,郭德纲还要三天别睡觉,跟姜昆现在的精力,体力,所处的环境才差不多。

综合的比较姜昆和郭德纲,姜昆在艺术形式,题材选择有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在当时璀璨的相声艺术市场,众多实力派相声艺术大家中能脱颖而出,长期保持盛名,其个人的相声艺术天赋和后天的艺术造诣是极其了不起的。

比较而言,郭德纲所处的现代时期,相声艺术凋零,大批实力派艺人过世,或年事已高退出舞台,这种情况下的出名,其技术含量是不够的,是低的,加上可以自由选择相声各种艺术形式,随便加入他人的成熟的表演风格,形成杂烩,更是如此。

如果从老一辈退出舞台的艺术家角度来看,郭德纲属于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英雄都七老八十了,最年轻的就是姜昆,70了。郭德纲刚45。

作为天津人,我认为,天津的郭德纲的巅峰艺术水平,目前看,不如北京的姜昆的巅峰艺术水平。

我再次重复并且细致说一点:

前面说了这些流派当中,就属高尚相声需要的相声艺术天赋和艺术功底最高也最难,。

这个艺术门派,要求艺人容貌端庄,嗓音天生条件优秀,不能一看就年轻时候的赵本山,不能一上来就是小沈阳掐着蛋子说话,也不能装傻充愣。

现在看能达到这个层次的相声艺人极其少,难以形成体系。相声艺人能有成就往往贼胖,贼瘦,模样贼奇怪,表情贼不同,而侯马姜这门,是全不能用,这一门要求艺人逗笑的功底门槛及其高,是人进不去。将近100年,才3人在门里面。

我们这一代人,有可能是有幸遇到了3位天才的相声大师的在世,并且留下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相声艺术,也许他们走了之后,相声中再无这种高端艺人。

他们的产生,有国家需要和国家倾尽国力寻找,国家特殊阶段大批有才能的人能显现的特殊时期,再次产生,没有哪个国家需要和特殊时期了,再难出现。

敝帚自珍,美玉在怀,你要有水平,有素质才能认识到,和氏璧过去接近3000年,过去世人不知和氏璧,当今世人不知姜昆,性质都是一样的,老百姓的档次就那样,几千年没什么变化。

不要以为蚍蜉不能撼动大树,这么多人现在不是在撼动姜昆,还自以为自己多独立人格,每个蚍蜉撼大树的时候不感觉自己了不起吗?


枫林沙洲


如果姜老师开办商演,那门票无论多少钱,哪怕要贷款我也会坚决去看。不为别的,仅仅为了在姜老师的相声中得到佛音般深刻彻底的教育和脱胎换骨式的人生洗礼,再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然后拂去身上所有尘污,升华脱俗,重新做人,以全新的自我去迎接崭新的未来、创造美好的人生,争做对国家和社会有大用之人!只可惜天不由人,苦苦煎熬数十年却始终未能盼来姜老师一场商演,只能在浮沉俗世中受染于郭德纲三俗相声的流毒,虽然常常捧腹大笑、拍手叫好,但谁能真正懂我内心无比痛苦的挣扎与渴望接受相声教育的那份初心和执着?姜老师,若您怜悯百姓体恤民意早点办了相声商演,若我早日接受了您的谆谆教诲授业传道,何至于今天这般平平庸庸碌碌无为?何至于如此这等默默无闻毫无建树?姜老师,为了可怜巴巴的老百姓,为了芸芸众生的教育大计,跪地乞求您早日开办相声商演,即使您的门票再贵,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去听!


天下太平167823207


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里勾腿子。正所谓北京人油腔滑调,老天津人吃的是开口饭,天生练得嘴皮子。所以鉴定相声大师的真假天津人还真是责无旁待!做为一个在四川打拼多年的天津70后浅谈一下个人签定评论!

说白了自古相声就是穷人靠、念白博乐取悦于观众,为自己养家糊口的一门讨钱的变种撂地技艺。干这行的人多了一逐渐形成门派和自己独有的方式。尤以,说学逗唱,形神意表仿为基础代表技艺。那时艺人为取悦观众逐以晕段为主,当应军阀或政要之要求赴堂会表演,艺人会根据堂会性质,客人身份加以改动俗称(素段)也有称(出清活)

。现今郭德刚走的路线是在巧妙规避政策允许范围内,极尽嘲讽手段反映社会现实,一些老晕段语言被往往被郭本人以含沙射影方式传递观众。刚好切中百姓对现实痛点,达到了讽刺转笑果功能,深受百姓喜爱,同时郭本人获巨大成功。

而姜本身也出自名门正派,一路走来也实属不易,但姜所说相声在文化大革命中期和后期以及在改革开放年代尤以歌颂党及国家幸福为包袱,在那个物资匮乏及娱乐匮乏年代占了一席之地。

因其歌颂政治,宏扬党恩,所以出现了百姓不爱听,但艺人当政工的怪现像,

他抨击郭相声三俗,自己却无力使观众回剧院。但自己那套歌颂相声又大大不符合百姓真实期待。如今的百姓以不是当年的匮乏。对其相声质量及人品产生严重质疑。

宗上所诉姜昆来天津说相声,除了大量赠票,一定还是会有买票的,必定人家血统纯正,手握艺界重权,相信中国不会缺投其所好之人或相关利益圈子献票之人的。

鉴定完毕,本人绝非某人水军,诸位如觉客观中肯请给点个关注。本人决心凑够关注,申请大V让更多人看后思考和评价。谢谢


动用私刑


姜昆是新相声的代表人物,但同付他也是时代政冶的产物,刚打倒四人帮他该的照相一炮而红,还有常贵田的帽子工厂,姜走的马季的路子,歌颂型,时代型,爱情,歌曲,劳模,咱要先说明一点,之所以马、姜走这条路,是因为相声史上一次改良,小组主要负责人是侯宝林,侯就是以说改良相声,也就是所谓文明相声成功的,再者,侯宝林本人的传统活也远不如当时的许多大家,尤以常宝坤,马三立,赵佩茹,高德明,耿宝林,郭容启,甩侯十条街,所以侯正好借这次改良相声的机会,全面封闭了传统相声,打压当时在其之上的演员,结果他成功了,在侯家相声界当权的几十年里,除天津外,全国哪也听不到原汁原味的相声,直至郭德纲的出现,闯出一条路,又让老活重见天日,所以现在一提相声全国除天津外,都认大刚,其实不是大刚活好,是全国人民开眼了,以前没听过(比如,粥挑子,醋点灯,揭瓦)这以前谁听过?言归正传,侯家封闭了老活后,马季,姜昆开始了几十年的新活创作和表演,可是这新活是越来越不可乐,催眠的相声谁还听?说相声的也着急,观众不乐你总不能下去挠人家!姜昆本人也渐渐被时代淘汰,不被群众认可,他本人也没真正意义上坐过科,说白了,姜昆就不会说相声!他总以为荣的掉老虎洞里充其量算个脱口秀,还不如曹云金在春晚上使的活,有一次在天津,姜小露了一下基本功,使了个"混人″,那气囗,口风,身段,一门没有呀,还有一次在电视看他背菜单子(报菜名,我今后尽量不调侃),竟然不利索,这什么玩意?看到大刚火了,他还想用新相声与老活抗衡一下,但那注定要失败!


在路上141912441


有些话说的真是荒唐,这俩人都跟我无关,郭德纲也不是谁爹姜昆也不是谁孙子,时代一样吗姜昆名满天下时,郭德纲干啥那他见着姜昆都得脸红心跳,都积点德吧捧谁都是好事别踩着别人,就是谁给你一个亿他也不是你爹,谁能说四十年前的洋油灯洋蜡,没照亮你的时间和空间吗,能跟现时代的五光十色比吗,很多事是时代产物也包括艺术,他们出现在不同时代都处在不同的位置,都有闪光的地方郭德纲八九十年代他敢这么说嘛,姜昆要在这个年代可能也默默无闻,作为人不管处在那个位置都没有十全十美的 ,就像有个教授我也不知她是姓世名啥,说姜昆狗屁不是一个教授怎么能说出这样话呀,我敢断言就是你祖宗三代加一起都未必有姜昆的知名度,我刚看完郭德纲的节目很好机智敏锐全面,但咱们不能满嘴跑火车的侮辱否认老艺人和老艺术家成绩,都是给咱们老百姓带来欢乐的人,评论家好当上下一对但说出的话要识大体,你们这样害不了姜昆早晚会把郭德纲害了这是常识。


慕白9315


姜昆相信大家都熟悉,马季大师的大弟子,是主流相声届的领导人物!但天津人对姜昆怎么看呢?首先我们说一说姜昆的艺术,实话实说,姜昆传统相声功底不是特别好,他自己也说过,在天津演出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喊“来个菜单子,背段八扇屏”,行里人一听就知道,菜单子就是报菜名,八扇屏是传统贯口,天津是曲艺之乡,天津的马家,常家,杨家都是相声大家族,天津的观众我们也都知道对艺术要求是很严格的,不管是京剧演员还是相声演员只要在台上犯了错都会被叫倒好,这也是很多演员不敢去天津演出的原因,但恰恰演员如果被天津观众认可了,那就证明他的艺术足以上撑的起台面的!



所以一般的演员不愿意去天津演出,正如姜昆所说,观众一喊,他汗顿时下来了,并解释到他的师父马季大师主要以新相声为主,他的师爷侯宝林也主要讲新相声,所以自己在传统相声上有些不足。


关对于天津人怎么评价姜昆,这个大家肯定猜到了,其实姜昆也不怎么去天津,什么原因不在多说,电视相声成就了姜昆,但相声怎么才能更好的发展,观众怎么才能坐着仔细的听一段相声呢?我想这个应该是相声演员应该认真考虑的!不要一味的固守己见,和时代脱节!



大家对于姜昆的相声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也可以谈谈自己对传统曲艺的理解。喜欢小编的可以关注我哦!


戏苑奇葩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天津人怎么评价姜昆?这个还用问?天津人听相声都是行家,姜昆肯定是入不了天津人的法眼。我有天津朋友,姜昆要是在天津混,估计饭都吃不上。

看着评论里很多姜昆的水军,我就日了,在没有郭德纲的年代,我也喜欢听相声,上学的时候还学着说过,曾经也是学校文艺队的相声演员,那个时候没有觉得姜昆的相声有多好,但是也知道姜昆是大师,后来相声没落了,让小品挤的快绝迹了,这个时候做为曲协领导的姜昆在干什么?

这时候郭德纲异军突起,在我没有听过他的相声的时候想着不过也就是个昙花一现的混子而已,但是一听就折服了,那基本功,还有他整理出来的传统段子,对相声的贡献有目共睹,如果没有郭德纲,估计相声真的就失传了。

做为曲协领导,姜昆这时候应该做的是从官方扶持、协助将相声发扬光大。可是他做了什么?什么反三俗?相声本来就是市井艺术,就是俗人听的,高雅?听不懂的才叫高雅!难不成你姜昆当年都是说的高雅艺术?你的虎口脱险不也是解裤腰带吗?

本来对姜昆没有意见,但是他排挤别人,甚至于不惜将相声绝迹来打压同行就让人不齿了!

那些为姜昆歌功颂德的,我就不说了,因为和走狗较真是我的错!


上善若水37111081


首先天津作为“哏都”或者说曲艺之乡,曲艺气息是非常浓厚的,比如说天津红桥区多少老先生就是打这儿长起来耳濡目染走上了曲艺之路。

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天津人民听相声、懂相声的人多,欣赏水平也就高一些。如果来人有实力,天津的观众不管是叫好还是鼓掌或者是“吁”的节骨眼都会让演员特别舒服,相反,观众是真往下赶人的。

而本身天津的生活节奏慢一些,人们就带着点骨子里的那种慵懒的感觉,不争不抢不好斗,爱玩,自己找乐子,自己开心。

综上,我周围的天津人很少指名道姓骂谁的相声丢人不好听一类的,因为天津人自己找乐还来不及呢,我看你姜昆找不痛快干嘛;不过如果姜先生来天津办专场,天津人也会让他明白天津观众的票钱没那么好挣。


HBKbean


我不是天津人,但在此也说点看法。姜昆是新相声的代表人物,是位著名的相声艺人。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活跃在舞台,电视节目里,为相声的改革创新做出突出贡献曾任中国广播说唱艺术团团长多年。並在中国曲协这个文化团体内任职。当今任曲协主席。人所共知上世纪末,相声和京剧一样,由于受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与迅速发展的电视视频娛乐节目不相适应,相声艺术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步伐。但姜昆能识大体,走正道为相声艺术发展创新做着积极的努力。功不可没。诚然也受到一些人的抵制,甚至人身攻击。但我坚定的认为一个走正路,讲正义,坚持文艺社会主义方向的正能量一定会胜利。邪恶势力,歪风邪气必将被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