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家乡有什么小吃?

大海227768125


我是老张。

老张的老家在河南。

说起河南不能不说胡辣汤。河南人一天中最先接触的美食就是胡辣汤。

早上起床洗漱完毕,慢悠悠的出门,走到街头一家常去的早点摊,点上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叫上一盘油汪汪的水煎包,闻着那熟悉的酸辣味道,口水都不自觉的流了出来。一口胡辣汤一口水煎包,细细品味胡辣汤的麻辣爽滑和水煎包的鲜美焦香,感受到口腔中味觉的满足和胃部暖暖的温热,一股浓浓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然后心情舒畅的开始一天的工作……

胡辣汤的主料几乎都差不多,根据各地各不同店家增减不同的材料。最常见的有:千张丝、海带丝、粉丝、面筋、木耳丝、花生米、姜末、胡椒粉(必有)等,根据地方不同季节不同会添加羊肉、牛肉、金针菇、黄花菜、菠菜、香菜、葱花等配料。

胡辣汤好不好喝的秘诀不是这些看到见的配菜,而是看不见的调料,老张也曾经询问过胡辣汤做的很好喝的店老板,听他们只说有三十多种调料,具体都有什么调料,这是商业机密,他们肯定不会告诉老张的。三十多种调料,听起来都感觉到不可思议。调料加主材配菜四十多种,全部融入到这小小的一碗汤中。

老张所在的豫南,最出名的胡辣汤,有两个牌子:逍遥镇胡辣汤和北舞渡胡辣汤。

逍遥镇胡辣汤出自周口华西县逍遥镇。此处胡辣汤以麻和辣味道为主,味道重一些,汤色也较重。口味重的更喜欢逍遥镇胡辣汤。

北舞渡胡辣汤出自漯河舞阳县北舞渡镇。此处胡辣汤更红亮一些,汤味微辣,比逍遥镇味清,口味清的可选择这种。老张喜欢微辣的北舞渡胡辣汤。

两种胡辣汤各有千秋,都酸辣可口味香暖胃。淋上香油、浇上香醋再配上水煎包、油饼,一份美味的早餐就开始了。

其实,老张想重点介绍老家那个小小县城里独特的美食——热豆腐。

热豆腐,不比胡辣汤那么有名,在整个河南也有,但很少见,比较有名的是许昌热豆腐,但这个做法和味道并与老张家乡的热豆腐不一样。

热豆腐,一个很俗气的名字,外形也不咋好看,就是手切豆腐,浇上酱汁,就是一份。

但是,好吃的热豆腐,所选用的豆腐不软不硬恰恰好,软了没嚼头,硬了显老,软硬适中最好吃。翻而不散,搅而不碎,再淋上红色辣椒酱,和绿色香椿酱,红白绿相间,卖相上到也好看上几分。

味道是没的说,鲜香扑鼻,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咸辣清香的滋味立即在口腔中绽放。

每次回老家,老张都要走上二里地去街口买上一份,蹲在地上吃。味道还是小时候的那个味道。吃完后再喝一碗免费的豆浆,真是享受!

老张现在居住的城市没有这些,连吃面的地方都很少。上一次,老张在超市买来一盒嫩豆腐,还自己试做了一次,但总是感觉差了那么一点,还是香椿酱不好找啊!

希望老张老的时候能叶落归根回到老家生活继续去喝胡辣汤去吃热豆腐。


老张杂评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当地特色的美食,我的家乡都洛阳的,我来介绍一个洛阳的美食。

洛阳牛、羊、驴、豆腐、丸子汤,大小汤馆一1000多家,每天早上一个200平方米的汤馆“座无虚席”是常有的事。





洛阳水席,24道菜,前八品(四荤四素凉菜),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素菜荤做,汤汤水水,是洛阳水席的最大特点,高汤、胡椒、醋是水席的灵魂。





洛阳浆面条,这个美食是绿豆发酵制作的“酸浆”,很多外地人吃不习惯。





洛阳的县里也有很多美食。

洛宁蒸肉,红薯粉条,五花肉,大葱段,姜丝制作而成,吃着别有一番风味。





还有栾川肉丝面,栾川豆腐,洛宁酸牛肉,蔡店卤肉等等等等。


人在风上走


我的家乡是山东省威海市,这里因为靠海,所以美食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海鲜,但如果说到小吃,一下子想不起来多少,总觉得有些小吃好像不止威海有。先来说说我认为是威海特有的特色小吃吧。

脉田糖瓜

很多外地的小伙伴都不明白糖瓜是个什么玩意,其实糖瓜就是麦芽糖。脉田糖瓜历史悠久,明崇祯年间,文登高村脉田村姓伯的百姓闯关东学会了麦芽糖的制作工艺,回乡后教给大家一块制作。如今的脉田糖瓜不止本地人自己吃,还销到了烟台、青岛等地,并且被山东省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鱼锅粑粑

开头说到了威海是靠海的城市,海鲜很多,尤其是鱼类,大大小小的一百多种鱼。鱼锅粑粑就是老辈儿渔民的发明创造,家里的大铁锅炖上一锅鱼,可以是单一品种,也可以是好几个品种的鱼一块炖。然后在锅沿上贴一溜粑粑,这个粑粑不是其他地方的玉米饼子,而是威海特有的豆面粑粑,是用豆面和玉米面混合做出来的。粑粑贴好后,盖上锅盖就开始炖吧,到最后一大锅鱼熬好了,粑粑也烙好了,盛出来,粑粑就鱼美滴很。

莲子

这个莲子可不是咱们平时说的莲蓬里的那个莲子,而是威海特有的一种面食。与传统饽饽的制作工艺不同的是,莲子多了一道用莲蓬模具成型的过程。莲子在我们那里是常见的面食,尤其是过年和结婚的时候是一定要有的。

媳妇饼

现在大城市结婚都不用喜饼了,几块巧克力就OK了。但是在我们家乡,就算有巧克力这类糖果了,还是会像从前一样,给每位客人几块媳妇饼的。威海地区最好的媳妇饼就是乳山的大喜饼。乳山喜饼比一般的媳妇饼更大、更香、更甜,是结婚时必不可少的。

抓果豆

就像很多人不知道莲子是面食一样,恐怕更多人不知道抓果豆是什么鬼?呵呵,这个抓果豆其实就是把面切成小块下油锅炸制而成,和媳妇冰一样,也是我们那结婚时必不可少的,一般每个客人的赠礼中都会包含几块西饼和一小兜抓果豆,再加上一盒烟,一包糖。

老乡们谁还有哪些小吃是我漏掉的,欢迎补充分享。


葫芦金刚爸爸


我的家乡河南灵宝,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特色小吃还是挺多的

1、灵宝烧饼夹肉


灵宝烧饼夹肉不同于西安肉夹馍,我们这烧饼外皮酥脆,饼瓤分层,卤肉鲜嫩多汁,肥而不腻,非常好吃。


2、石子馍

石子馍是面制作的饼放入加热的石头锅中,然后用石子埋住,通过石子的温度使其烤熟,外酥里软。

3、一生凉粉


一生凉粉是用纯绿豆淀粉和浆汁加工成的,比红薯凉粉更劲道,可凉拌可热炒,我们这凉粉标配吃法就是 一碗炒凉粉,一个石子馍,美砸了!!

3、灵宝浆饭

灵宝有句俗话“浆饭热三遍,给个县长都不换”

灵宝人对浆饭是情有独钟的,浆饭就是把绿豆浆中加水烧开下入面条配上豆腐黄豆 出锅后加入芹菜末。早上来一碗一天干活都有劲。


阿森的美食生活


地理坐标: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家乡的小吃有很多,最有名的是以下几种:

1.油香儿,大米黄豆浸泡后用石磨磨成糊,用特制的铁勺盛装,中间加入馅料,馅料一般为土豆丝、肉丝、葱、花椒粉等,然后放入滚油中煎炸而成,油香儿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美味可口,远在上海的弟弟弟媳每年都要我们做了给他们寄去。收到后想吃就拿上几个放在烤箱或微波炉里加下工就可以吃。



2.恩施烧饼,主料是面粉,用老面发面,以肉、葱、花椒为馅,抹上酱油、辣椒油、芝麻,在瓦缸内用木炭烤制而成。土家烧饼面色金黄,外酥内软,美味诱人。



3.土家炕洋芋,恩施本地土豆刮皮洗净,放锅里煮七分熟捞起,然后锅里放油,将煮过的土豆放入锅里小火炕,翻动土豆直到每面都炕得焦黄,起锅后放入盐、蒜末、葱、辣椒粉、酸萝卜丁、香菜等拌匀即可。恩施的街上、景区有很多卖炕洋芋的,5元钱一碗,有20来个小土豆,很划算,景区有可能要贵一点。



4.苞谷粑粑,以宣恩的最为有名,原材料是糯米、甜玉米、小米、白砂糖、黄豆等,用棕子叶包好上屉蒸制而成。苞谷粑粑城里卖的人不多,沿209国道恩施到宣恩,恩施到建始路边有好几家卖的,2元钱一个。



5.油茶汤,原材料是粗茶叶、大蒜、姜、几粒花椒,锅里油烧热,放入花椒、蒜末、姜末翻炒几下后用锅铲铲到锅的一边,迅速在剩下油中放入少量粗茶叶炸至金黄,然后掺入少量水,烧开后再放入适量水,放入切好的蒜苗,加入盐,烧开后盛入钵中就好了。讲究的还会配上炸好的米子、核桃仁、黄豆、花生、洋芋片、小豆腐果子、荫苞谷等。恩施州南四县,特别是来凤、咸丰几乎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碗油茶汤,许多餐馆里只要你需要,店主都会为你做。恩施有几家特色土家餐馆也会为客人呈上一碗油茶汤。



6.米豆腐,每次去来凤,都会去街角吃上一碗米豆腐。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浆,大火熬制成的"豆腐",做好后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烫一下,捞起配上盐、醋、酱油、洒上葱花、糟辣椒、酸萝卜丁,好吃极了。


恩施州下辖8个县市,各个县市的特色小吃在州府所在地几乎都能吃得到,没有列举出来的还有很多,例如:豆皮、绿豆皮、凉粉、合渣、叶儿粑、蒿子粑粑、酢广椒、泡凤爪、来凤油粑粑、来凤皮蛋、糟姜、霉豆腐、芋荷梗、折儿根、蕨根粑、洋芋饭、社饭、蓑衣饭……


苗佳3


厨工到厨师如今已经熬成了老师傅,十年前离开老家黑龙江到深圳开餐厅,这一晃就十年,脱离不开餐饮,也不想离开,因为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餐饮。

我的老家是仙鹤的故乡“鹤城”小吃店满街都是,除了外省舶来的,我记忆最深有,榆林镇筋饼、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榆林筋饼的主料是优质面粉,不含防腐剂,是闻名全国的兰西县榆林镇美食。筋饼和春饼类似,什么菜都可以卷,衍生了好多巧妙精明的吃法。特色鲜明,香味浓郁,快捷筋道,层次清晰,柔软适口,筋饼透明可看报纸,筋性十足不断裂。

早些年吃筋饼主要的配菜只有大葱丝,香菜、黄瓜丝、尖椒丝以及一碗农家大酱。用一个圆盘铺开一张筋饼,放上各种丝,然后在抹上农家大酱,卷成桶状就可以吃了。
现在的筋饼可卷制的菜肴更加多元化了,肉丝、合菜、凉拌菜都可以卷。和春饼越来越相似了,唯一不同的是榆林镇的筋饼永远那么有筋道。小榆树,现在的黑龙江兰西县榆林镇,有个闻名全国的美食——榆林筋饼。


探厨


逍遥镇胡辣汤算不算,其他地方不知道怎么样在我们那边是相当有名,只要有卖吃的街道必有胡辣汤。这么一说,就让我想起来上学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星期天去街上喝碗胡辣汤。你们可能会问喝不够吗?我告诉你喝不够,它就像馒头和大米已经融入到了骨子里!

想品尝正宗的胡辣汤还是要到逍遥镇,我这就告诉大家我的家乡逍遥镇的具体位置。逍遥镇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西南,沙颍河畔,河水清澈,风景秀丽,旁边还有千年宋塔。


镇上的古建筑,我上学的时候上面的花纹,色彩都还非常清晰,可惜无人过问。

胡辣汤功效
有兴趣的朋友记得加关注哦!欢迎留言询问,到逍遥镇如果有什么事可以联系我,绝对盛情款待。


0o平常心o0


您好我家乡在山东,山东美食好多哦!我就简单说一下吧



1.#济南小吃#把子肉 把子肉是山东济南非常有名的特色菜肴,听朋友说特别好吃,所以今天特意买了块肉来尝试。吃过之后才知道有多好吃,我喜欢吃肉质软烂点的,所以炖煮的时间稍微长一些。把子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酱香浓郁,真的是一道不可抗拒的美食!



2.#青岛#石花菜凉粉 要说起海菜凉粉它还被评为了青岛“十大特色小吃”之一。海菜凉粉为青岛独有的以海菜、石花菜、鹿角菜所制的凉粉,透明晶莹,加上蒜泥、香菜末、香油、醋、盐、味精等,是解暑佐酒的佳肴。在夏天青岛的餐饮店随处可见,为青岛特色小吃。此小吃的特点是:清爽开胃,渗透着蔬菜的鲜味。



3.#淄博#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因产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而得名。源于汉代,成于晚清,是山东省名优特产之一。周村烧饼以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为原料,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周村烧饼,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拿起一叠,有唰唰之响声,如风中之白杨。吃起来,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酥脆异常,且久嚼不腻,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


4.#滨州#魏集驴肉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2011年,惠民县魏集驴肉被山东省评为“到山东100种不得不品尝的美食”之一。魏集驴肉有悠久的历史。起初先祖采用的是走街串巷的经营方式,因家族为贾姓,故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称之为“贾氏驴肉”,后经数代人不断的摸索改进,最终形成了远近闻名的乡土风味。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魏氏驴肉作为贡品被举荐至京城,同治皇帝食之龙颜大悦,被钦点为御厨专用膳食。自此,魏氏驴肉进入京城宫御膳房,魏氏驴肉的名声在全国张扬开去。



5.#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又称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是著名的德州三宝(扒鸡、西瓜、金丝枣)之一。德州扒鸡是中国山东传统名吃,鲁菜经典。德州扒鸡制作技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德州扒鸡就被列为山东贡品送入宫中供帝后及皇族们享用。五十年代,国家副主席宋庆龄从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车选购德州扒鸡送给毛泽东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鸡因而闻名全国,远销海外,被誉为“天下第一鸡”。



6.#东阿#黄河大鲤鱼 黄河鲤鱼体态丰满,肉质肥厚,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山东以黄河鲤鱼为主料烹制的"糖醋鲤鱼",于198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烹调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上受到好评。黄河鲤同淞江鲈鱼,兴凯湖鱼、松花江鲑鱼被共誉为我国四大名鱼。黄河鲤,自古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洛鲤伊鲂,贵如牛羊”之说,向为食之上品。黄河鲤还以其肉质细嫩鲜美,金鳞赤尾、体型梭长的优美形态,驰名中外,是我省和我国的宝贵鱼类资源。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几乎是家喻户晓。白居易等古代诗人都曾为其写诗作赋,称其为“龙鱼”。民间流传有“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等美好诗句。

7.#聊城#沙镇呱嗒 呱嗒是聊城市的汉族传统名吃。是—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该小吃色泽金黄,内外有油,皮酥里嫩。加肉、蛋馅的味更佳。呱嗒创制于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已被收入《中国名吃谱》一书。馅料有肉类馅、鸡蛋馅、肉蛋混合馅(又名“风搅雪”)等多种。在制作时,先用烫面和呆面,随季节变化按不同比例调制,卷以配好的馅料,两端捏实,轧成矩形,后放入油锅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适口,加之有馅有面,备受群众欢迎。在城镇闹市、乡间集日,常年有设摊者供应。不仅如此,还受到各地人们的喜爱.

8.#菏泽#单县羊肉汤 单县羊肉汤创始于19世纪初清嘉庆年间,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单县羊肉汤独具特色,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洁爽口,开胃键力。吃在口中,鲜而不膻,烂而不糊。不仅是一道适口的美食,而且有许多药膳功能。单县羊肉汤不仅在鲁西南一带久负盛名,并被载入中华名食谱,被国人称为“中华第一汤”。


不断努力奋斗的小人物


我这小吃别地没有的就是面皮 和其他各地的面皮子都不同 就我来说好像出了武威再没看见过其他地方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文章处看看 对了 还有一种米汤油撒子也没在其他城市见过,武威也不多了 就几家卖的。以后我有时间了发表篇去


任卧行


泥盆炖菜

你们说小吃,我讲一个失传了的家乡的味道,黑龙江最有名的建国以前,原始社会好呀!剧说莫有瓷器和铁盆子,当时人们用的锅是自己用黑土烧的泥盆,且都是以炖为主,所以就有了泥盆炖菜,仔细想想泥盆应该定比砂锅好吃一倍两倍三四倍,虽然莫有吃过,不过味道一定很好吃,那个时候野味颇多,两个孩子拉着一根麻绳在草垫子上荡,一有动静就是发现了野鸭蛋,捡了一桶回去用泥盆煮野鸭蛋,配以五味子树皮也叫山花椒一起煮,一定很好吃,大肚的带籽蛤蟆一捉一丝袋,蛤蟆肚里有两片油可是滋补的好东西,用土豆泥盆里炖,现代人可享受不着了,蛤蟆油要上万一斤的,棒打的狍子瓢舀的鱼,就是死了牲口,或死猫烂狗扔进河边,第二天就可以瓢舀鲶鱼了,鲶鱼老鼻子厚了,当然还是用泥盆子炖才过瘾,才好吃,那时候如果家里有猎枪,全靠一双里的家伙手填饱一家人的肚子,鹿肉大块大块的用大缸淹上,馋肉了用铁签子扎一块,熊掌就好比吃了个猪蹄那么简单经常可以吃到,天上飞的鹤呀野鸡呀!大人打猎回来了身上挂满了飞禽,小孩乐坏了可以吃肉了,泥盆锅煮一大下子,一个小孩抱着一只仙鹤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用的是泥盆,泥盆,泥盆,这样才原始的回味,才吃的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