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委书记谈“三农”

江夏报全媒体消息(记者 熊利兵)一年之际在于春,大地回暖备耕忙。29日,区委书记王清华率区农委、区国土规划局、区城建局等部门负责人深入法泗街,就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和春耕备耕情况进行调研。

王清华一行来到法泗街怡山湾,听取该项目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步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在菱米村,各类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到处是农民群众春耕春播的忙碌身影,王清华与街道负责人现场交流,详细询问农资准备、水稻育秧等情况。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王清华听取了法泗街工作汇报,对该街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就“三农”工作,王清华首先带领大家重温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七条道路”。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王清华结合我区实际,就如何全面理解、贯彻落实这个总要求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王清华指出,产业兴旺方面,要突出转型、效益、模式和安全4个关键词。具体来说,要以农业大公园、全域旅游和田园综合体为抓手,实现农业向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转型;要以虾稻共养、稻鳖共养等种养结合的方式,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要发挥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模式的示范带动作用,助推农村产业发展;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第一的位置,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生态宜居方面,要在美丽乡村、生态立区、秸秆利用和农村改厕上做文章。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将我区33个美丽乡村打造成花园;生态立区是我区“三区”发展战略之首,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三网”拆除、畜禽退养成果;要杜绝秸秆焚烧,调动农民积极性,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发挥秸秆最大效益;小厕所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大情怀,要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区农村厕所改造达到90%以上。

关于乡风文明,王清华要求,要围绕提倡、引导和打击6个字下功夫。要提倡文明的乡风、良好的家风和淳朴的民风,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要教育和引导各村各农户积极参加文明星村、星级文明户的评比,大力宣扬典型事迹和先进模范,树文明新风;对村霸和黑恶势力,要坚决依法予以打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治理有效方面,要以改革、基础和红色为重点,抓改革出效益,强基础增效益,突红色强效益。要抓住农房贷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机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做好今年村支两委换届选工作,选准农村发展带头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基层基础牢固;要以红色三乡特派员的派驻、红色三乡样板村的评比、红色三乡星级基层组织和党员的评比争创等为抓手,扎实做好红色三乡工作。生活富裕方面,要注重底线和高线,今年是三年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全区所有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要脱贫出列;要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村村集体收入,争取全区所有的村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要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其增长增速与我区GDP增速相符。要做好涉农资金的使用率,确保其产生效益最大化,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

就全区的春耕备耕工作,王清华强调,人勤春来早,播种正当时。全区的春耕备耕工作要做到“五农五到”,一是农资供应备足到户;二是农技服务免费到田;三是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到位;四是农机配备使用到顶;五是农药使用减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