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安徽亳州是如何从阜阳划出去的?

社会小达人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历史上亳州地位一直在阜阳之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历史沿革。

一定要说什么时候划分开的?

200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归安徽省直接管辖,从此阜亳就彻底分开了,成了难兄难弟。

历史上的亳州那是三朝古都,在安徽省是独一无二的,其出来的曹操、曹丕、华佗、老子、庄子、陈抟、花木兰、李绅、许褚等等太多了的历史名人。虽然在老子和庄子、花木兰的出生地上与其它城市有争议(那个时代它们都归亳州管辖),这是学者角度考虑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些人都在亳州留下了浓厚的历史痕迹。

亳州历史上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这个在中原地区也是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之一。

历史上亳州基本上没有被阜阳管辖过,真正管辖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情,没有几十年。

历史太长,不用太啰嗦,就说说清末民初的亳州吧!那个时候的亳州可是非常的繁荣,在整个皖北无人能及,因靠涡河水运的便利使当时的亳州非常发达,各种商铺众多,商号云集,南来北往的商人形成了聚集地,促使了亳州的繁荣,可以说跟当时的南京有很紧密的关系,被称为“北方小南京”。

那亳州是怎么衰败的呢?

这里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臭名昭著的盗墓大王孙殿英,有人认为他是盗皇家园陵慈禧墓臭名远扬,但是“孙殿英祸亳”也是人间地狱的惨案,能知道这段历史的不多,我就跟大家简单聊聊吧!

孙殿英是河南永城人,也就是在亳州北面与亳州很近,虽然说是河南与安徽,但在当时他的活动范围内只有亳州最繁荣,他在落草当土匪的时候就经常去亳州,知道亳州的繁华,只可惜自己没有经商的能力,几次碰壁之后,还是灰溜溜的回去了。

经过这次的失败,他知道亳州人有钱就怀恨在心,民初很混乱,但是人的发展却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知不觉间,孙殿英的土匪队伍越来越大,以至于敢和当时的政府军抗横,大概也就是1925年左右,近代亳州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孙殿英联系亳州的刍狗做内应开始攻城掠地,进行烧杀抢掠,据说抢了三天三夜,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各种商号被抢,哀鸿遍野,杀人如麻,掠夺的金银珠宝等财物几十大船沿涡河顺流而下消失了!

当时民国政府安徽省长还是亳州人,当听说家乡被烧杀抢掠,悲痛不已。急派兵去救的时候,为时已晚,从此亳州也就衰败了!

加上后来日本兵到来,基本上值钱的东西也就没有了!

亳州的繁荣有三十六街,七十二巷之说,现在这些街道遗存还有,早已衰败,繁荣不在。这是很大的惨案,当时的政府和官员为了自保,就没有出现大规模宣扬和缉拿祸首,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遗憾啊!悲痛啊!

现在亳州成了了地级亳州市,是安徽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虽然只有十八岁,但也已成年,从最初地级市倒数,到现在的中流水平,还算可以了。涡阳、蒙城、利辛在亳州工作的人员很多,除多数人出去打工,经常在外面觉得还是阜阳情节之外,大多数来亳州的人都会对此另有看法,现在的亳州很美,各项事业繁荣,中药产业世界第一,白酒产业在中国也有一席之地,煤矿产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完善,林拥城、万亩芍药花海已初具形成,房地产业拔地而起等等,都值得您来看一看,玩一玩!

最后,不管是亳州还是阜阳,都是兄弟之情,都是靠自己玩的中原经济带,不像合肥倾全省之力建设,我们皖北都是靠自身发展的。









简画有理


笔者就是阜阳人,家在太和县,所以离亳州更近,每次出远门都是从亳州站出发,记得小时候老人还一直称亳州为亳县,所以小时候一直觉得亳县就是阜阳的。


先来说说亳县如何从阜阳划出,成为独立地级市。

其实亳州很早就是历史人文气息浓厚的地方,古代和颍州也就是现在的阜阳分分合合很多次。民国三十七年,即1948年,亳州市成立,然而一年之后又回归了县制,最后,在1986年的时候,亳州成了县级市,但是依旧属于阜阳,后来在98年改为省直辖,亳州真正成为地级市,还是在2000年,当年5月,地级亳州市才正式成立。

再来说说亳州划出阜阳的原因。

首先,我认为有很大的原因是阜阳太大了,在中原地区,这么大个地级市很少见,而且,人口太多了,现在的亳州和阜阳人口加起来几千万了吧!如果还是在一起,发展便是一个问题,人多,农村更多,不便于顾及每个偏远的农村,而且,分开后有两个发展中心,从地理学意义上来说,两个带动点既可以分担压力又可以更快更好的带动周边地区。

其次,是大势所趋,亳州的发展在当时已经不是一个县的量了,但是也没有一个地级市的量,然而前景可观,划出去在所难免,为了以后不会相互掣肘,在适当的时机划出去是对的。历史上亳州阜阳一直都是分分合合,两地都有自己的风土文化,但是又很是相近,所以分不分开在人们心中都是一样,

行政区划不代表割裂。

亳州虽然独立成为地级市,但是在人们心里,亳州阜阳还是差不多,打个比方,我在外地,不管是亳州人还是阜阳人,我都认为是老乡。甚至,有些县,虽然在阜阳却认为自己属于亳州,和亳州更亲近,还有些县,虽然划给了亳州,但是心里想着阜阳,这都很正常,在人们心里,亳州阜阳还是一家。



以后还会不会合并。

有很多人想过这个事情,但是我个人觉得很难再合并了,城市现代化发现的很快,过些年,亳州和阜阳两个城市相差无几,合并了谁领导谁呢?还有,现实中合并的成本也很高,退一万步讲,实在找不到合并的理由,但是也不敢说永远不会合并,毕竟有历史在那里放着!

欢迎朋友们评论区补充交流!

【我是喜欢文史野趣的颍州小史官,欢迎关注!】


颍州小史官


毫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药都之首,毫州为三朝古都之地。

毫州历史比阜阳悠久,东汉时期还管辖过阜阳,毫州在历史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州府、郡国。元朝末年韩林儿在毫州称帝建国号大宋,朱元璋攻下亳州后,定都南京,因与毫州的恩恩怨怨就分拆毫州。


在历史上毫州曾经也是独立的一个行政区划,有自已的风土人情。毫州和阜阳关系较紧密罢了,有很共通之处,曾经两地也出现过分分合合的局面。毫州和阜阳地区人口过多,土地范围也太广阔,不便于治理。
民国三十七年(1948)8月,成立毫州市,辖城关及郊区,与其他边区县并存。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毫县建制,隶属阜阳专员公暑。1986年3日,撤毫县建毫州市。1998年2月,收归省直接管辖。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毫州市,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


晚秋195087521


亳州是国务院最早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颍(阜阳)、亳(亳州)两州南北相望,随着封建政权更迭,而隶属不一,形成了两个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六年,颍、亳二州首次并为统一版图——亳州 。新中国成立后,亳州原为阜阳地区下辖一个县,称亳县。1996年改县为市,称亳州市,仍归属阜阳地区,从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原县级亳州市改为谯城区,与原阜阳市的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市管辖,目前亳州市设三县一区。

但我们要知道,在亳州历史上,曾出现了曹操、华佗等名人。正是因为一代名医华佗的影响,带动了亳州医药的发展,到了清朝末期,亳州已经成了药商云集,药栈林立,药号巨头密布,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重要“药都”。

在此基础上,亳州有“中华药都”之称,是“四大药都之首”。大概就此原因,为了壮大亳州市的经济发展,从长远考虑,安徽省特地把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单独设立地级市。


老师如是说


我阜阳哩,住黄庄,长的可光衮。


火奴鲁鲁v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亳州和阜阳在历史上的那些事。

亳州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了,刚建城的时候,还没阜阳呢。秦朝时,亳州叫谯县,历代以来都是独立的一个州,郡或县。值得一提的是东汉时期亳州还管辖过阜阳,并且曾为三朝古都。可以说它的历史地位并不低于阜阳。



之所以会曾经被划入阜阳管辖,还得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联系起来。当时元末,刘福通起兵反元,拥立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有人和朱元璋抢天下,这可把朱元璋气坏了,等到后来他灭了刘福通军队后,因为痛恨韩林儿在亳州称帝一事,所以把亳州拆分了,导致亳州从此一蹶不振,渐渐衰败。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亳州县就被划入阜阳了。但由于亳州人口众多,风土人情和阜阳其他地区明显不同,而且历史上亳州有自己独立的行政区划。中央为了便于管理,顺应民意,于是在1986年把亳州从阜阳中独立出来,由安徽省直接管理。到了2000年,由于亳州发展迅速,中央决定撤县换市,亳州于是成为了地级市,管辖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等三县一区。


希望亳州经济可以继续持续健康发展,亳州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共同创造我们的“中国梦”。


历史小潮人


自商汤建都与亳,历氏都以州郡县制,汉未又是曹魏陪都,唐大望郡相当于现在省会,自明郡降县,48年设市,49年市县合并,隶阜阳公署2000年设地级市。


大高板面亳州亳州味道


以前是独立的行政区,民国时实行改州为县,例如郑县,杭县,宿县。亳州改为亳县,从此划归亳州,后来改为县级亳州市,由省直辖。在2000年,从阜阳划出来的亳州,蒙城,涡阳,利辛一起组成地级亳州市,至今。


吴格浩


亳州,阜阳市安徽省西北地区的一个农业大市。工业基础薄弱。亳州属于阜阳市代管,2002年,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亳州化为地级市。阜亳有安徽扶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