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最毒三句话,句句伤透兄弟心,读懂的好汉才有好结局!

水浒即是江湖,是江湖就少不了恩怨情仇;可梁山好汉人在江湖,却扯一杆“替天行道”杏黄大旗,做的是伤天害理之事,披的是忠君爱国外衣。

以前的梁山,杀富从来不济贫,宋江改革之后,变得越发的“另类”了,只因宋江一己执念,非要走招安之路,殊不知人活一世,草莽一生也是一种活法,为何不给众好汉自己选择的权利呢?

宋江所处的高度是很多梁山好汉所不及的,所以宋江说过的很多话,都不是站在常人的角度考虑的。梁山好汉虽然大都是草莽,但也有一些“有心”的人,不是宋江几句话就能打发的了的。

第一句:“是军师吴学究因请兄长不肯上山,一时定的计策”

这句话是宋江对朱仝说的,为请朱仝上山,宋江吴用定下毒计,指示李逵杀害小衙内陷害朱仝,逼迫朱仝上山入伙。在事发之后,宋江就拿上面那句话来搪塞朱仝,把责任推给了吴用。

而吴用早在柴进庄上时,就对朱仝说过“皆是宋公明哥哥将令分付如此”。你看吴用把责任推给了宋江,两个人互相扯皮,没有一点解决问题的态度,反而又早早的把朱仝家小“请”上了梁山,不就是以家人“威胁”朱仝嘛。

而小衙内的冤死,在宋江心里就好比是死了一只蚂蚁一样的无足轻重。净说些堂皇的场面话,假惺惺的称兄道弟。梁山那些有家眷有孩子的好汉听到宋江这样说会怎么想?难道宋江的“仁义”竟容不下一个无辜的孩童?恐怕是宋江才是没人性吧!

第二句:“被你杀了四猛虎,今日山寨里添得两个活虎,正直作庆”

这句话宋江对李逵说的,当时李逵正死了老母亲,心情悲伤。可宋江却只字不提也未有一言一语安慰李逵,却要为了有新好汉上山入伙办酒宴庆祝,真当李逵大傻子啊。

再说谁人不是父母生养,难道天下还有不在意自己父母死活的人吗?若是宋江的老爹,别说是被老虎吃了,就算是寿终正寝,宋江也得哭的死去活来,还得拉着一帮兄弟守孝。但宋江对李逵为何如此“冷漠”?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宋江压根就没把李逵当兄弟!李逵只是宋江的工具,用的顺手罢了。宋江对李逵如此态度,其他脑子正常的好汉心里能没数吗,他们从这点就能认清宋江的为人,残忍、自私、没人性!有心的好汉肯定早做准备了。

第三句:“他是朝廷命官,我兀自惧他。你如何便把他来杀了?须是要连累我等众人”

这是宋江对李逵手下的一个兵士说的,起因是朝廷派来犒赏宋江军队的特使,贪得无厌私自侵吞了皇帝御赐的大部分酒食。

其中李逵手下一个兵士就发牢骚了,大意是老子为国卖命,你等小人却处处使坏。没想到特使转而谩骂兵士,说他们就是一帮土贼,早晚还是会造反的。兵士一怒之下就杀死了特使。

宋江听说之后很害怕,觉得高俅等人会借题发挥诬告他,于是立刻与吴用商量后决定处死杀人的兵士,再行赔罪。宋江被皇帝诏安,成了“正规军”,但也失去了往日在梁山的“威风”,在天子脚下,一个狗屁芝麻大的特使,都是宋江惹不起的朝廷命官,可见宋江被那个“官”字迷的有多深。

宋江不是怕连累了“众人”,而是怕连累了自己

不是每个好汉都心甘情愿做“走狗”的,自始至终招安宋江叫的最欢。在招安的最后一刻,宋江又一次暴露了自己的自私没人性,对于李俊、武松、鲁智深等等“明理”的好汉来说,这些还不够明确的印证宋江吗?

宋江句句话都伤透了兄弟心,但也仅仅那么几个真正能读懂的好汉,才会及时止步,换个相对的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