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国际是一个价值陷阱吗

$复星国际(00656)$ 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民营企业,在外界看来,复星善投资,但是复星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家产业运营公司,投资只是手段,深度产业运营才是目的。复星的产业涵盖了医药、钢铁、矿业、零售、房地产、文旅、保险等众多行业。

创业伊始

复星由郭广昌和他的复旦校友创于1992年,取名“复旦之星”之意,当时,郭广昌进入了两行业:房地产和医药,房地产让他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0万,医药让他赚到了第一个亿,1998年,复星医药集团上市A股市场,成为第一家上市的民营医药企业。

进入新千年之后,借国企改革风口,复星马不停蹄的拿下了南京钢联,海南矿业,招金矿业,进军当时最热门的钢铁和矿业,又从上海国资委手中接下了豫园商城,成为第一大股东,这是复星产业运营的开端:拿下濒于困境的企业的控制权,深度参与企业的运营管理。这一时期,钢铁、矿业为复星后续投资积累了充足的弹药,据统计,截止2008年,仅南京钢铁就为复星提供了300亿的现金流。

香港上市

2007年7月,复星集团主体香港上市,募资130亿港元,随后金融危机爆发,钢铁矿业利润下降,郭广昌受巴菲特启发,进军保险业,先后拿下了4家保险公司,利用保险公司丰厚的浮存金进行了大量并购,这个时期,复星还玩起了二级市场投资,2008年趁金融危机入股分众传媒等,保守估计仅分众传媒就赚了200亿元。

2012年之后,借力于消费升级大势,复星又进入了文旅领域,先后买下了地中海俱乐部,亚特兰蒂斯等高端文旅产业,时至今日,复星提出了以家庭客户为中心,将所有的产业分成了富足、快乐、健康三部分。

复星的板块划分一向奇葩,所谓富足,就是让每个家庭更快乐,主要是产业是一众保险公司和地产公司,甚至钢铁,矿业都列入了富足板块,难倒说钢铁和矿业能够让一个家庭富足?卖房子和卖保险能让一个家庭变的富足?快乐板块包括地中海俱乐部、亚特兰蒂斯、豫园股份、青岛啤酒、百合网还有各种时尚男装女装化妆品,旅游让人快乐,喝啤酒也让人快乐吗?

健康板块主要以复星医药为平台的对外扩张,包含了和睦家,佛山医院,国药控股,宝宝树等公司。

雷曼化身

复星总是对外宣讲产业运营,何为复星的产业运营?通俗讲就是把处于困境的公司买下来,复星介入管理运营,促使困境反转,促使收益最大化,这方面复星取经于巴西的3G资本,其操作手法与雷曼三伙计高度雷同,雷曼喜欢买处于困境的公司,用自己的管理赋能被收购的企业。拿永安财险来说,复星介入之前,永安财险三年累计亏损18亿,国企的坏毛病它全都有:成本高、效率低,复星系蒋明担任永安财险总经理后,进行市场化改革,裁员四千人,到了2016年,永安财险盈利6亿元,规模已经位居行业前十。另一个例子是国药控股,复星2003年取得49%的股权后,国企的老毛病一一去除,十几年间,国药控股收入从80亿扩展到2200亿,增长了27倍,利润从1亿增长到37亿,增长了36倍,国药控股成为医药流通业的巨无霸,复星的赋能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巴菲特信徒

复星布局了这么多产业,钱从哪里来?除了上市融资,二级市场投资之外,郭广昌学习了伯克希尔,盯上了保险浮存金,保险浮存金是指保户向保险公司交纳的保费。保户交纳的保费并非保险公司的资产,在财务报表中应列入“应付账款”中,属于公司的债务, 这些资金,保险公司在留有一定比例的近期理赔或支付金额后,其余的可以拿出去进行投资,投资收益则归保险公司所有。巴菲特旗下有8家保险公司,这些保险公司为伯克希尔的扩张贡献了源源不断的弹药。复星旗下有5家保险公司,最令人称道当属葡萄牙保险公司,复星趁欧洲债务危机,花10亿欧元买下了葡萄牙最大的保险公司Fidelidade,这家公司有135亿欧元的保险浮存金,复星相当于用10亿欧元撬动了135亿欧元的资金,随即用这部分资金中的10亿欧元买下了全球最大的旅游度假连锁集团地中海俱乐部,随后又买下了葡萄牙最大的私人银行千禧银行,德国最大的私人银行H&A,葡萄牙最大的医疗供应商Luz Saude以及一大堆欧洲时尚服饰品牌。从此,郭广昌以巴菲特的信徒自居。

黑历史

复星国际2017年利润达到了130亿元,过去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0%,净利润三年翻一翻,盈利能力在民营企业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复星股票的PE只有7倍,市值不过1100亿港元,股价最高不过20元,现在跌穿了14元,这么好的盈利能力,这么快的利润增长率,为什么鲜有大资金来叩门?为什么股票依然跌跌不休呢?

郭广昌在很多场合都喊,复星国际的股票严重低估,投资人长线买入复星股票,将会有一个丰厚的回报。这些话喊的震天响,我们看复星国际的股价走势,上市首日股价14.5港元,上市11年后的2018年8月8日,股价在13.6港元徘徊,11年时间够长了吧,股价这样子,投资人哪来的丰厚回报。

复星国际股价走势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投资者纷纷远离复星国际?复星系有个特点,那就是向市场不停的伸手拿钱,而回报给市场的忒少,据统计,2013~2016年复星通过供股增发总共融资4次,融资金额284.5亿港元,而公司对投资者分红极为吝啬,常年维持在百分之十几。久而久之,投资机构和散户纷纷远离,大资金讲究的是投资实际回报率,每年靠分红维持机构运转,而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每年没有足够的分红来维持家用,只能出售股票。

这种反复的融资实际上透支了信誉,摊薄了老股东的利益,而且复星高位增发,地位供股着实坑了一批人。2015年复星趁股价处于高位趁机向马云马化腾等定向增发93亿股,增发完成后,股价一路下跌,二马至今仍处于深度套牢中。2014和2016年,复星股价处于地位,投资者损失惨重,这个时候复星耍起了流氓:供股,供股就是向中小股东要钱,中小股东在你家股票上损失惨重,复星居然好意思向亏钱的中小股东伸手。反复几次之后,复星国际股票成了投资者敬而远之的对象。

复星管理层为什么对投资者的利益诉求视而不见呢,它不怕投资者联合起来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吗?它不怕,因为复星管理层的持股已经接近75%,任何外来的机构和资金都无法左右复星的决策,所以,我不分红又怎样,我不回购又怎样,这种态度着实让很多价投望而生畏。

复星要想弥补金融市场上的“坏名声”,唯有启动大幅回购,挽回声誉的同时,给投资者一个良好态度。股票的价值在于分红和清算,回购是一种清算,能增加股票的实际价值,很多伟大的公司处于股价波动时,为了给予投资者信心,都会启动大幅回购,前段时间,高通收购恩智浦失败,股价下跌成为必然,为了保护投资者,高通宣布回购300亿美元的股票注销,高通股票立马大涨。同样伯克希尔也设定了回购规则,当巴菲特认为股价低于其价值时,为了保护投资者,伯克希尔将会启动大规模回购,郭老板天天喊自家的股票低估,为什么不启动大规模回购呢?

除了对投资者的态度上,复星的业务太过多元化,市场对多元化企业的估值总是是要打折的。业务越简单的企业估值越高,因为越简单,越专注,只有专注才会诞生伟大的公司,多元化的产业公司是很难做到专注的,A股大牛贵州茅台、海天味业做到现在这个体量,无不因为“专注”二字。

复星国际旗下确实有很多优质资产,市场对这些资产单独的估值要高于母公司,比如复星医药A股市场给予了30倍估值,豫园股份也20多倍,如果复星把旗下资产都分类上市,或许母公司的市值会好一点,因为分类上市后,子公司会比母公司更专注,更单一,复星旅文即将在香港上市,也是复星国际为了提振股价的措施之一。

现阶段投资复星旗下的资产比投资母公司要合适,比如A股的复星医药,研发能力很强,资本运作能力也非常强大,更重要的是复星持股不到40%,不占绝对优势,这样对待投资者也不敢为所欲为。

C2M闭环

有了这么多产业,郭总就开始琢磨了,我有那么多产业,没有协同哪能行,我要打造个闭环,让我一众产业跟客户联系起来,我要管理客户的一辈子,为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吃喝拉撒负责,每个人可以出生在复星的和睦家医院,生完了要育儿吧,那就离不开复星的宝宝树,长大了可以到复星的百合网去找对象谈恋爱,生了病可以去复星的三甲佛山医院,挣了钱复星给你提供理财服务,想玩了可以找复星的亚特兰蒂斯和地中海俱乐部,买金饰可以来复星的老庙黄金,逛街可以来复星的豫园,住复星的房子,穿复星的衣服,用复星的化妆品,做复星的高铁(郭老板说过要造几条高铁),老了可以住进复星的养老院,最后还有复星的临终关怀呢。郭老板认为,复星的产业有一条“环”在里面,实际上连接了每一个家庭,随即他喊出了复星要服务全球10亿家庭,复星市值将破万亿美元!

郭老板怎么做的呢,做个app,叫“有叻”,“叻”估计大多数人不认识,暂且不说“有叻”app极差的用户体验,咱就说这个“环”存不存在,就算生孩子在你的医院,育儿为什么非要在宝宝树?找对象还要到百合网?理财到复星的私人银行?买金饰我为什么不能到周大福周生生?旅游的地方多了去了,非要去复星旅文走一走?每个人的做出一个消费选择,大概率会选择一个行业龙头,比如我理财首先会想到支付宝,吃汉堡会想到肯德基,旅游的选择更多了,做到行业第一,自然会成为消费者的第一选择,如果做到第一,根本不需要有个“环”存在。

这个“复星梦”让投资者看的一头雾水,巴菲特说过,看不懂的生意不做,郭老板的这个“复星梦”有谁能看懂?

但是无论你对郭老板认可与否,复星国际的利润是杠杠的,今年130亿,按照25%增长率,3年之后250亿,6年之后500亿,按照全世界的投资理论,都无法解释复星的估值,因为全世界的投资理论都是以利润作为价值尺度去衡量的,以利润作为尺度是基于分红和回购的,但是复星分红回购都很吝啬,所以用利润作为估值尺度是估值陷阱,如果郭老板不改变对投资者的漠视态度,我觉得应该以股息作为估值尺度,股息才是投资者获得的真实回报,利润是纸面富贵,那么按照复星的当前的13.6港元的估计,2017年分红0.32,市息率42倍,复星国际的估值不低。

复星是一家年轻的公司,管理层年轻有为积极进取是有目共睹的,产业运营能力也是公认的,郭老板信誓旦旦,复星国际股价低估,认为是市场先生的误判,但是,小砝码认为,对投资者的漠视态度以及不靠谱的复星梦才是驱离价值投资者的真正原因,前者需要通过大手笔回购或分红来抚慰投资者,后者或许郭老板要摔好几个跟头才醒过来。(作者:小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