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在黄山机场成功试飞RNP~AR程序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民航安徽监管局助力东航在黄山机场成功试飞RNP~AR程序

试飞人员合影

8月10日,在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和民航安徽安全监督管理局的精心组织下,东航空客A320/B8563飞机顺利完成全部公共RNPAR试飞科目后,平稳降落在黄山屯溪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黄山机场”)。中国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在黄山机场推广RNP~AR新技术的应用,是国际先进技术、优化机场安全运行模式、提升机场运行保障能力,在安徽地区实际应用尚属于首次。

安徽省黄山机场地处山区,四周地形较为复杂,加上近年来城市发展和净空保护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目前黄山机场仅能单向仪表起降,且运行标准较高,航班运行正常性及运力引进均受到很大制约。在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和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及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黄山机场近年相继完成完善4D等级改造工程,跑道加盖沥青道面,增设了跑道中线灯、RVR等设备,并大力推进PBN、HUD、ADS-B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引进RNP AR技术,使得黄山机场在保障安全、运行标准等方面有了提高。

试飞中

让我们回顾历史,早在2009年,民航RNP卫星导航技术刚刚进入我国,黄山机场作为华东地区首家民航机场,由东航用空客A319-115型飞机成功进行了RNP AR验证飞行。但公司客户化阶段的RNP AR飞行程序存在诸多限制,后续未能得到有效应用。2010年,民航局开始启动公共RNP AR飞行程序试点,以机场主导设计公共RNPAR程序,解决了不同航空公司设计的RNP AR飞行程序路径、航路点命名不一致等问题。公共程序实施后,航空公司无需自行设计程序,既降低成本,又可有效地消除程序差异带来的安全隐患。

借中国民航航行新技术发展的东风,民航安徽监管局在安徽地区大力推进航行新技术的应用。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局方要求,积极推进公共RNP AR程序在黄山机场的应用。安徽机场集团委托航科院重新优化设计了黄山机场公共RNP AR程序,邀请民航局方、多家航空公司和设计单位对黄山机场程序进行研讨,组织开展模拟机验证。此次实地验证飞行,是公共RNP AR程序在黄山机场落地的重要一步。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民航安徽监管局派出监察员参与了本次验证试飞。验证试飞历时1小时02分钟,局方监察员分别在机上和塔台参与了验证检查!试飞成功后,在机坪举行简短的庆祝仪式,民航华东管理局李文海副处长主持召开讲评会。东航安全副总监徐江及试飞机组认为,本次试飞使用空客A320飞机顺利完成包括全发起飞、进近、复飞以及模拟单发失效复飞等在内的飞行程序,飞行进程顺畅,飞行参数满足程序设计要求,试飞结果令人满意。

试飞指导会议

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晞桥对民航华东管理局、民航安徽监管局长期以来对黄山机场的关心支持、帮助指导,以及东航充分、精心地准备试飞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将认真对待局方及试飞机组的意见,高效、高质地组织落实,争取让公共RNPAR程序早日在黄山机场得到应用。

最后民航华东管理局副局长朱州龙代表管理局作出指示:当年给黄山机场戴上“特殊机场”的帽子,是出于安全的考量。现在黄山机场通过改善硬件条件、引进航行新技术应用,也是一种发展的眼光。黄山机场公共RNPAR程序公布以后,摘掉“复杂机场”帽子,对其安全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作用。朱副局长在对验证试飞圆满成功表示祝贺的同时,要求对试飞机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尽快落实。同时希望管理局、航空公司及机场要共同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机场和科研机构要协调完善程序,机场和航空公司要强化相关培训、用好新的技术。同时,机场要维护好净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