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先有梁王城,后有平陵城,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

梁王庄位于济南市东北部,隶属于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南邻济钢(今已整体搬迁),梁王村处在济南市最火热的片区—新东站片区,现今已整体拆迁。梁王村分两个自然村(东、西梁王庄)四个行政村(东梁王庄:梁王一盒梁王三。西梁王庄:梁王二和梁王四)。四个村庄人口总规模足有八千余,是名副其实的巨村。它也曾经是济南的蔬菜基地,后慢慢地被唐王镇取代。“檀道济唱筹量沙”的历史典故就是发生于此。2016年8月济南新东站施工时在梁王二村发现“梁王庄古墓”,专家猜测是东周大型墓葬。另村内有天主教堂。当地流传着“先有梁王城,后有平陵城”,我们知道平陵城是老济南最早的制所,有“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的称号,由此可见梁王城的历史远早于平陵城。

西梁王庄:位于王舍人庄东北4公里,东邻东梁王庄,西为纸房。1024户,3584人(数据仅供参考)。设梁王二、梁王四2个村民委员会。农历四、九日逢集。村处原有南北朝时期宋将檀道济(后封梁王)夜“唱筹量沙”遗址。此处位西,沿称东梁王庄。东梁王庄:位于王舍人庄东北4.5公里,石河东岸,南为毛庄,西邻西梁王庄。438户,1525人(数据仅供参考)。设梁王一、梁王三2个居民委员会。此处位东,沿称东梁王庄。另梁王一居委会下还有一小村庄,名曰“毛庄”,相传,隋开皇年间(581-600)称猫庄。此处原为“粮囤”之地,守粮者为恐粮食遭老鼠肆意盗吃,便养猫避鼠而得名。以后沿称毛庄。

注释:梁王河(即韩仓河)为东西梁王庄的界河。梁王河下文有介绍。

村名溯源:

相传在南北朝时即有村落。曾名梁家庄、粮家庄。到明洪武年间(1338-1369年),又有住户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迁入。后人为纪念檀道济率军使妙计夜“唱筹粮沙”,破敌之战功,改称梁王庄。后以石河为界分成两村,此处位西,沿称梁王庄。

注释:东梁王庄和西梁王庄村名溯源一致。

县志记载:

明《历乘·建置》载:“粮冢,城东梁家庄。世传檀道济军到历城乏食,乃唱筹粮沙,而以余米复其上”。明崇祯《历城县志·建置》载:“营城路:梁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建置》载:“正东乡闵孝五:西梁家庄,四、九日集”(旧志:裴家营东北)。清乾隆《历城县志·建置》载:“正东乡闵孝五:东梁王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建置》载:“董家乡闵孝五:西梁王庄,四、九日集”。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建置》载:“董家乡闵五:东梁王庄”。

粮冢遗址:

位于王舍人镇梁王庄村边,当地俗称“粮冢”。传刘宋元嘉八年(431年),南朝派遣征北将军檀道济攻打北魏。当部队进驻历城梁王庄时(今王舍人庄一带),军粮告急,敌军乘机发动进攻。危急之时,檀道济急中生智,连夜以土代粮,量土成山,并令量粮军士边高喊筹码。堆积成叠的土山,月光下远望像是一堆堆粟米,使敌军顿生疑虑,以为是宋军的伏兵之计,不敢贸然攻击。檀道济趁机指挥军队安全撤退,此地留下了一堆堆“粮冢”。据明崇祯六年《历乘》记载,梁王庄的“粮冢”原有72个。现尚保存3个。此庄原名粮家庄,以粮字同音转用梁字至今。后人为纪念檀道济,又建檀公祠。

檀道济 :

东晋末年及南朝宋初年将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檀韶、檀祗之弟。曾参与讨伐卢循,灭后秦及元嘉北伐等战役,既是开国元勋。

檀道济身出寒门,少年时期,父母双亡,檀道济跟随兄姊生活,家境十分贫寒。长大成人后参加了谢玄创建的北府兵,檀道济投到了刘裕部下。在刘裕率兵平定京城之乱时,檀道济脱颖而出,被刘裕看中,刘裕夺取政权后,任用檀道济为参军,封爵为唐县男。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亲率大军伐后秦,檀道济被任为冠军将军,充当先锋。他迫使后秦项城守将投降,接着进攻新蔡,杀新蔡后秦置太守。而后急攻许昌。檀道济兵威大震,一举拿下阳城、蒙阳,兵锋直指成皋。接着,檀道济挥师围攻洛阳,守军待援不至,自觉孤城难守,于是开城投降。随后,檀道济又会同其他军队攻下潼关;友军王镇恶的部队攻克长安,后秦遂灭。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取消司马氏帝号,自立为宋武帝,檀道济被封为护军将军,后又受命出任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等职。宋景平元年(423年)抵挡住北魏的进攻。文帝即位后,诏檀道济前往征讨谢晦,大获全胜,封为征南大将军,任江州刺史。宋元嘉十三年(436年),宋文帝病重,彭城王刘义康执政,担心檀道济会在文帝死后谋反,矫诏召檀道济入朝。将檀道济及其子等八人一并杀害。 檀道济根据多年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被载入史册。

注释:“《南史·檀道济传》载: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县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馀,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这段史书南史的记载的就是“檀道济唱筹量沙”的历史典故。

梁王河:

又名韩仓河、港沟河、石河。发源于燕棚窝以南的诸山谷,向北经东梧、港沟、章灵丘、韩仓、梁王庄,至曲家庄以东入小清河,长约25公里,流域面积154平方公里。。章灵丘以南的河床,最宽处达1000米,河底由砾石组成。章灵丘至梁王庄的河床宽35米左右。梁王庄以北河段地势平缓,河床断面呈矩形。该河系山区雨源河流,为缓流山洪和灌溉农田,在上游修建了燕棚、港沟水库,其容量分别为103.7和39.2万立方米。

参考资料:清乾隆《历城县志》、民国《续修历城县志》、1982年《山东省济南市地名志》征求意见稿、《历城县志》正续合编、新浪博客、百度百科、网易博客等书籍和网站。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严禁以盈利为目的的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文章和视频请关注头条号:“龙族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