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位”?全靠“装”!

如今的娱乐圈,明星爆红上位,得“装”

就连咱们瓜果圈,要想成为爆款,那也得“装”

而今年夏天,流行的是

装 “惨”

前几个月,有个大爷在全网各大电商店铺搞滞销特别“忙”。

一会儿看到大爷家里的柠檬滞销了,需要大家的帮助。

过一会又看到大爷家里的橙子滞销了,需要大家的帮助。

然后再看到大爷家里的苹果也滞销了,再次需要大家的帮助。

你以为大爷是“滞销水果代言人”?

那就太单纯了,大爷还管“茶叶滞销”。

面对如此“滞销大户”,有网友开玩笑道:“要是大爷家真的有那么丰富的农产品,那大爷也可以算的上是家大业大了,还需要我们帮忙消化滞销产品?”

后来,这一现象便遭到曝光 —— 原来是不少商家使用同一名老人的照片,以“滞销”为由销售水果等商品。

打造爆品快速脱销得靠营销,但打着悲情牌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销售产品,这只能是不道德的营销手段。那么,如何用正确的“包装”方式,将一款产品打造成“爆品”呢?

褚橙,就是一个特别经典的案例。

2012年11月5日,褚橙成为“爆款”,上线仅5分钟,就卖出800箱;35天卖出40万箱,共200吨。

作为“中国农产品标杆”,褚橙品牌究竟是如何“上位”的呢?

品牌包装 —— 卖一种精神

褚橙推出时,发表了一篇《褚橙进京》的报道,写了85岁褚时健汗衫上的泥点、嫁接电商、新农业模式…

接下来行业、企业界的大佬等都对这一条微博进行了转发,最后由王石微博转发点燃了事件,这条微博是“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启示:一个产品或者品牌要迅速的流行,必须有深厚的可以激发人们共鸣的精神和故事。禇橙能够被引爆的核心点就是褚时健的故事。

意见领袖包装,产生圈子效应

在预售阶段,褚橙在北京电台里面打了第一波广告,做了一个视频,找了十位80后各行各业在自己领域里面有影响力或者有杰出成就的人,拍了一段视频。

这十个人物全是自带流量的平民英雄。例如,80后的代表蒋方舟,褚橙为她拍摄的视频,当天浏览量就达到了18.5亿。

例如,讲到80后绕不开韩寒,褚橙希望禇时健的故事通过韩寒这个讲述者再次传递给80后的年轻人。

然后韩寒给禇老写了一句话,“我欣赏所有跌倒后能爬起来的人,尤其是那些被人身后推倒而非自己跌倒的哪些人”。在媒体上他就禇老的东西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并在网络上获得了很好的传播。

启示:要影响你要影响的目标人群,你就要找到目标人群中的意见领袖和偶像,让他们来讲述品牌或者产品的故事,以此来取得群体和粉丝的认同。

个性化包装:有逼格者赢天下

实践证明,对于包装各异的橙子,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分享。

禇橙的包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策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一个关键点,包装上面有一些非常年轻化的语言,把微博活动征集的一些语言做在了包装上,很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来选择这样的包装

比如说,“谢谢你让我站着把钱挣了”,有一些企业的负责人买回来送给欠他钱的合作伙伴;

比如结合王菲李亚鹏离婚热点事件设计的“我很好,你也保重”的包装,有很多女孩子买了之后送给前任男友;

还有一些是“即便你很努力,但是你的成功主要靠天赋”,“就算你很有钱,我还是觉得你很帅”。

而褚橙全新升级的包装箱:正面印有褚老头戴草帽的经典形象,周圈的年龄刻度代表了老人不同时期的重大节点。一生大起大落,扎根荒山,呕心沥血,求真务实,打造褚橙神话,诠释了匠人精神。

据说这包装获得了具有设计奥斯卡之称的红点包装大奖 。

任何爆款产品,都离不开“包装”,无论是品牌的包装,还是产品的包装。“包装”就如同一个人的形象品质,决定着别人对他的第一印象。一款好的包装,能让顾客在很短时间接受你的产品,一款好的包装,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质量和品位定位。

报告!

此次 “天府途礼”

特色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创意设计大赛

据说特会“装”哦!

长按二维码

天府途礼教你,如何“装”得好看?

文中涉及赛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详情以官网公示内容为准。

“创意天府,礼遇成都”首届“天府途礼”特色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创意设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