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只为那片刻的惊艳而生——憨道评最新电影«马戏之王»

最新电影«马戏之王»用得是«爱乐之城»音乐团队,果然了得。


总的来说,歌舞片有个特点,就是对剧情处理优势明显,就是在激烈推进,峰回路转,即使转得幅度夸张,亦觉自然,不突兀,比如处理矛盾,心结,人生大转折,叛逆,反潜规则等。

这在音乐类电影«芝加哥»中亦可见一斑。


且不说开场曲目震撼人心的踢踏«The greatest show»。

也不必说«a million dreams»。

那拉长了的音"your way..."让你瞬间感恩人生的泪水与欢笑。


马戏团演员们群舞时的律动,我们看到每个人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动作。

但都是通过身姿动作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有规律的诠释出来。

连接起来这一切的正是节奏。。。

让舞蹈更连贯流畅,如行云流水,激情四射,这是歌舞必不可少的灵魂。

电影«马戏之王»中,马戏团老板巴纳姆(休杰克曼)真情流露,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前大家来看我的节目是享受被骗的乐趣,现在我要给他们一些真正的东西。"

这时候,我们才似乎感到一种势不可挡地张力隐隐而来,如哥特式教堂般。。。

果然,压轴大boss。。。

号称"瑞典夜莺"的女高音歌唱家珍妮琳德jenny lind。

终于出场。。。

好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味。

我瞬间泪奔。

光这一段的表现,就值回票价了。

哪怕就几分钟,我给你最好的。

我们知道音高冲过A4区后,音色就会明显变亮,这种饱满的灿烂感保证了在高潮时能产生足够的冲击力。

F5往上的音区大多都放在歌曲最后的炫技部分,因为歌曲的铺垫、展开、直至高潮,都容不下如此澎湃激昂的高音。

中低音女歌手音域若不占优,就靠音色或韵味取胜,如蔡琴的韵味在华人女歌手中堪称国宝级。

而"瑞典夜莺"兼而有之,音高与韵味并重。

除了音高,韵味以外,和声、律动、配器等等同样是重要的维度。这些在电影中都表现极其出色。

此时此刻,我似乎依稀找到了当年天后惠特尼.休斯敦在电影«保镖»里的惊艳表现。


电影«保镖»早已是经典。成了我杜比多声道电影的示范大碟,试音响设备素质一听便知。

因为«保镖»在惠特妮休斯敦演唱会那段的爆棚演唱,多声道音场之宽广,至今无人能敌。


记得当年为了好好欣赏电影«保镖»的视听效果,我专门收藏了一张先科正版碟,而且为了将现有设备效果调到极致,我还专门升级了音视频线。

视频线换成一条发烧级S-video,音频线换成一条发烧级同轴线和光纤线。

要知道,那时候一般人包括甚至好多音像店老板这样的专业人士都是在用老套的audio/video线,他们还不懂什么S-video,他们觉得差别不大。

其实不然,我仔细对比调校过,S-video上色更浓郁,不会出现亮度对比度曝光过度而色散的问题。

S-video相对于video线是把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分开,避免干扰。

当然,那时候还没色差线,色差线是更进一步,把色度信号也分开,分成了红绿蓝。现在更好了使用完全无干扰的数字线HDMI。

谈到天后惠特妮休斯顿,毋庸缀言。

87年一曲«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 (Who Loves Me)»获第30届格莱美最佳流行女歌手奖。

92年出电影《保镖》,惊艳无比, 主题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获第36届格莱美年度专辑奖。

我也收藏这个电影原声大碟,百听不厌。

玛利亚凯莉,惠特妮休斯顿和席琳迪翁实在是世界上歌坛上女歌手中不可企及的高峰。




好了,现在我们又有了"瑞典夜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