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委会教市民购买保健食品:认准“蓝帽子”标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消费领域中老年人保健品消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值得关注的是,农村人的保健意识也逐步提升。为此,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擦亮双眼,注意防范消费陷阱。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选购保健品时,要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志‘蓝帽子’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主管部门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食用保健食品要依据其功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切忌盲目食用。”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提醒,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食用保健食品应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保健食品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坚持正常饮食。

该负责人提醒,消费者应到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商场、超市、药店购买保健食品,不可随意听信推销。超过所标示有效期和变质的保健食品不能食用。

那么,“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是什么?如何识别真假保健食品?

据介绍,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功效的食品。保健食品一般有规定的食用量及特定的食用范围,具有调节机体功能、预防某些特定疾病的发生或能够改善体质的作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仅通过口服使用,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目前,我国批准受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效有27种,包括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等,这些均没有任何治疗疾病的作用。

而药品是针对某种症状或病症,作为治疗疾病用的化学制品。利用天然或化学合成原料,且必须经过法定的临床实验与分析研究,采用严格的工业化程序制成,一般来说并不适合长期或大量服用,甚至存在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此外,保健食品仅口服使用,而药品可以采用注射、涂抹等方法使用。

“辨别真假产品,第一招就是看‘蓝帽子’——这是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上面有‘保健食品’四个字。同时,可以注意产品包装上的保健功能介绍。每一个产品的保健功能最多有两种。”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此外,“蓝帽子”下面是国家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前,应当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查询该批准文号。即便有该保健食品,也要对照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含量)、主要原料、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注意事项等信息,这些信息都与国家批准的相关信息一致,才能认定是正品。

恵报全媒体记者:张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