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村风、好家风带来好学风 偏远山沟里有个“大学生村”

好村风、好家风带来好学风

偏远山沟里有个“大学生村”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军 通讯员 郭泽华

这几天,辰溪县柿溪乡傅家湾村村民张晓明心里乐开了花。其小儿子张超收到南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大儿子张豪也收到了辽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张豪和张超是双胞胎兄弟,双双考上一本院校,且傅家湾村今年仅兄弟俩报考,均被录取,在当地传为美谈。

傅家湾村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山村,人口只有1000余人,去年来共出了9名大学生,其中8人考上一本院校,包括上海交大等名校。

8月15日,记者饶有兴趣地来到傅家湾村,进行了一番探访。

在村部楼前,立着一面“傅家湾村大学生墙”,墙上列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去年考上高校的学生近100名,在已毕业学生后面还标注了其从事的职业等,其中不乏硕士、博士,以及成果丰硕的专家学者等。

“我们村是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村’。”村党支部书记傅作喜自豪地告诉记者,傅家湾村历来重视教育,历代科举考上的人不少,形成了崇尚教育、以读书为荣的传统。现在村里几乎年年会出大学生,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离不开教育和学习。

谈起张豪、张超兄弟的学习经历,其父张晓明说:“主要得益于村里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与榜样的激励。家里虽不富裕,但我们尽量给两兄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并适时给予引导和激励。”

“我常带着孩子去看‘大学生墙’,鼓励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去年考上湖北工业大学的欧乾的父亲欧建党说。

“好村风、好家风带来好学风。”傅作喜介绍,除了家长们对孩子读书很重视,近年来,村支两委也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争取保留了村里差点被撤销的村小,并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引进优秀教师,为回村上学的学生减免费用。同时,村里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捐资助学,资助困难学生、奖励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