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房車環繞中國行——圖開沙漠和惠遠古城

攝/文:戚振林

房車環繞中國行

(7月29日)

從賽里木湖向霍爾果斯口岸出發,路上要拐個小彎去一趟霍城縣,到霍城縣主要是想看看惠遠古城,當然這個古城指的是清朝當時所建的“新城”。

歷史上伊犁是我國新疆通往中亞的重要通道,從清代乾隆年間開始,為了加強在伊犁地區的治理,朝廷在此設伊犁將軍,建惠遠城,同時陸續在惠遠城周圍建起八座衛星城,統稱為“伊犁九城”。

“惠遠”是乾隆皇帝親賜之名,取大清皇帝恩德惠及遠方之意。惠遠古城曾經繁華一時,當時城內建築整齊,城中心建有高大的鐘鼓樓,以鎮四方。鐘鼓樓下,四條大街直通四個城門,城內城外還有官兵操練武藝校場,城內大街小巷商鋪林立極為繁華。

曾因領導了轟轟烈烈的禁菸運動而聞名於世的林則徐,也被革官流放至此,

在惠遠古城居住了兩年零一個月。在流放期間,林則徐帶領當地百姓開通水利,發展農業生產,受到了伊犁將軍和各族人民的尊敬和愛戴,留下了令人追憶的種種事蹟。

惠遠古城後來毀於沙俄侵佔伊犁。如今的惠遠城是光緒八年(1882)清政府在惠遠古城北15裡處仿照舊城所建。現在保留下來的與惠遠新城、伊犁將軍府同時期建築還有鐘鼓樓。

鐘鼓樓為四層三簷歇山頂的木製結構建築,總高23.76米。二樓有大鐘大鼓各一,4個城門的晝開夜閉以鐘鼓敲擊報時為信號。鐘鼓樓現保存完好,是全新疆僅存的一座有較遠歷史的傳統高層木製結構建築。爬到這個古城最高建築上,看四條大街和二個現存的城門,古城的過去面貌似乎可以清晰再現。

清代的“伊犁將軍府”,坐北朝南,是一座園林式的古建築群,四周是高大的圍牆。因目前正在閉門維修,不對外開放,透過門縫只能看到有個極大的院子,這裡也不允許無人機航拍,沒法俯瞰將軍府的建築全景。

距離伊犁將軍府不遠還有惠遠文廟,文廟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現在的文廟也是中俄伊犁條約後重建惠遠城時的同期建築,於1891年建成,是以伊犁將軍府為主體的建築群體內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來霍城縣的路上,看到有“圖開沙漠”的景區指路牌,頓時有了興趣,霍城縣位於伊犁河谷,素有“溼島”和“塞外江南”之美名,是新疆境內最大的綠洲,在這樣溼潤的土地上,居然還會有一片沙漠?一查導航,離縣城只有不到10公里,這太神奇了。

開著房車趕到圖開沙漠景區,現在開放的是佔地近萬畝的核心區,有一條穿行在沙丘中的觀光車道,還有滑沙、沙漠越野車等很多遊樂項目。這裡的沙漠上生長著大量的沙漠植物梭梭,地貌也不是我想像中的起伏很大的純沙丘。景區的工作人員說,這主要是因為這裡是河谷地帶,水分比較充足,植物就比較容易生長。

圖開沙漠總面積大約13萬畝,是一個似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體,局部流動的年青沙漠, 也是新疆唯一的綠洲中的沙漠,隔著霍爾果斯口岸,圖開沙漠與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卡拉庫木沙漠為鄰。

現場寫真

惠遠古城鐘鼓樓,在鐘鼓樓上看古城。

惠遠古城陳列館,裡邊有復建的林則徐的房舍,陳列了林則徐在伊犁的內容。

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伊犁將軍府大門

惠遠古城文廟,似乎也不對外開放,從門面上看非常簡單。

惠遠古城大街上的俄羅斯歷史建築。

圖開沙漠景區

戚振林,前蘇州日報圖片編輯,從事攝影工作30多年,媒體攝影記者20多年。自駕車旅遊愛好者,10多年來自駕車多次行走過中尼公路,川藏南北線,新藏線,滇藏線,2009年曾單車環繞中國邊境線和海岸線4萬公里。也曾作為媒體船員隨帆船遠航西沙群島、泰國馬來西亞和參加中國杯、司南杯帆船比賽。

"鏡"遊天下/遊盡天下

"鏡" 遊 天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