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深南大道,两场seeds激荡

深南大道是深圳市区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全长25.6公里,自西向东横跨南山、福田与罗湖区,一条主线外加南北两侧的高楼阵列,勾勒出鹏城的狭长轮廓。

这些南北两侧的高楼,在过去40年中,不断更迭着这座城市的地标与天际线——从1980年代的“深圳速度”国贸大厦,1990年代的“深圳新纪录”地王大厦,到2010年代的“深圳一哥”京基100,再到今天的“华南第一”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今天,在这座新地标的一二层,深圳蔚来中心与大家见面。这是蔚来在第六座城市开门迎客的第八家蔚来中心。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蔚来的深圳车主里,有那么多“科技咖”——腾讯云总裁邱跃鹏、Roadstar.ai首席战略官那小川、酷宅科技创始人谢哲、宏智力科技创始人吕力超等等。

吕力超今天比较忙。除了和这些车主联合发起“蔚来深圳极客车友会”外,他今天还有一个安排——和大疆公关总监谢阗地一道,成为深圳蔚来中心前两场seeds的分享者。

谢阗地在seeds分享《天空之眼,机器之心》里说了什么?

-无人机要做的事情是突破二维平面,升到三维空间,然后考虑怎么控制,怎么定义,怎样成为“天空之眼”。

-通过在空中增加天空之眼,可以帮助到更多行业。除了大家比较熟知的影视行业——包括消费级影视文娱以及更专业的电影工业,天空之眼在安防、救援等行业,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当天空之眼进入越来越多的行业,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多潜移默化的改变。每年冬天我国部分地区都会有雪灾,比如大疆无人机就可以搭载煤油,通过喷射燃烧,让电力公司非常方便地快速解决电网带冰的问题。

-无人机正在从很炫酷很前台的领域在往后台深入走。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无人机使用4个月后,墨西哥犯罪率下降10%。犯罪率下降当然是公安治安效率提升的成果,但天空之眼的加入则是提升效率最关键的环节。

-无人机在野外、户外、城市包括更多社会场景中有点像“铺路石”的作用,可以改变整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很多事情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提供者或者一家公司去推动的,而是进入各个行业之后,由各个行业的人推动的。

-在学术角度,无人机属于机器人的分支,无人机所要用到的学科与技术本身,也是机器人与自动化学科的分支。

提问:今天早上我看到一个消息,委内瑞拉总统做阅兵的时候,被无人机炸弹攻击了,当我们谈到技术进步,如何去完善伦理道德、法规?

谢阗地:我同意您的看法,技术本身要和道德伦理结合。但你提的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技术问题,因为当今世界的技术已经突破到三维了。过去一百多年,我们习惯在二维平面上部署交通系统,在二维平面上有一个点要防它非常简单,但是没有想到天空中有问题。20年之后交通管理的逻辑已经不能在二维平面规划,需要在三维空间里规划,这个时候我们技术发展是不是已经跟上了?在现代战争中,一定是电子战先行,工程师、程序员先上,您提的是纯技术问题,这个国家应该先在思维上、技术上跨入到现代,跨入到三维的时代。

吕力超在seeds分享《连接大脑:未来生活方程式》里说了什么?

-“脑机接口”的发展路径:在1960年代,美国国防部做了首个灵长类脑机接口,对实验的猴子做了一个开颅手术,放进去芯片做一些简单的操控。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的时候,展示了一个非嵌入式的脑机接口,把传感器布在一个头盔里面,一个瘫痪的青少年,他很想踢球,在开幕式做了一个简单的踢球的指令。未来,可能会有意念控制的汽车。

-脑机接口技术现在还有另外一个发展方向,一开始比如刚才提到的侵入式的脑机接口技术,需要把芯片植入到不同脑区,获取信号,也就是俗称的脑电波;慢慢发展到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前几年出现无线、多通道式电机,这个用户体验要做成完全民营化产品还是很难;现在我们做了一个金属电机,单通道,无线,做成了民用化的产品。

-世界各国都在研发脑机接口的项目,其实这是一个科研、国力的象征,探索人的大脑,我相信这是人类的本能。

-脑机接口怎么样让人工智能变得更加聪明?我举一个脑联网的概念。比如智能家居不光是给它指令,让它帮你关窗、关门,它应该读懂你的情绪,知道你此刻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它应该比现在做简单的操作要更进一步,在回家之前就知道你的大脑是疲倦的,你需要一个放松的环境,比如你回家以后它把灯光调成适合你的亮度。

-你的手机对你的大脑有什么影响?我简单翻译一下,这个叫做社交综合症,其实这样的电子设备给我们大脑产生了很多低幸福感,或者在加载信息同时不断摧毁我们的专注力,让我们大脑得到低幸福感的体验。一个很有趣的数据,2000年的时候,人类注意力的广度下降到了8秒,其实跟金鱼差不多,这是微软得出来的数据。我估计今年这个数据会更恐怖。

-我们一般会把脑机接口分成三个阶段。1.0的阶段,就是我们现在能够做到的,单个设备建立的连接。这些连接可以用来做人类的智能的提升,人工智能的提升,包括我们所说的大脑超频的概念。到了第二个阶段,脑与脑的连接,还有脑与空间、与物体的连接。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说的是脑联网的初步形成,这个脑联网的形成有一个很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在于人有可能知识可以共享,可能会有一些工程奇迹出现,比如对大脑的想法,大脑各个脑区进一步了解。到了那一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再也不需要语言,作为人的个体边界,人可能面临重新的定义。第三个阶段是意识的融合,所有人的意识或者想法是可以通过脑机接口上传到我们所说的云端的网络上面去。到了那个时候,群体、人的边界又面临一次重新的定义,我们的人类可能会有一个新的物种产生。地球也会只有一个单一的物种,这个物种存在于云端,存在于这些网络里面,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是永生的状态,永远存在于数字空间。这可能是我们人类最终极的状态,也是后人类时代的来临。所以脑机接口的发展,可能对人类文明、历史的走向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可能昨天我们想技术的时候觉得是天马行空,今天听起来是危辞耸听,到了明天这些技术就习以为常了。技术的发展就是一次又一次挑战人类的伦理、道德,也是在一次次改革人类文明的进程。

提问:想了解一下脑电波控制的科学原理及其实际应用领域。

吕力超:脑电波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电,人体每个器官都会产生电流,就像我们的心率,心脏是最强的器官,人的整个身体都扯到心率。脑电波是大脑里面将近上千亿神经元细胞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流。准确来说是生物电位差。如果买我们的产品发现前面有一个传感器,耳朵会有一个传感器,这就是检测这个区间的生物电和电流差。比如这个人休息、睡着的时候电波是一种状态,醒的时候,专注学习看书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状态。有脑损伤的人,比如癫痫或者脑部受过创伤的人,脑电波又是一种状态。

我们之前跟一个公司做过一个项目,是分析他们的电影,哪个地方是妙点,哪个地方是精彩的点,他们会做自己的选择,在哪个片断植入广告。你对哪一个明星的脸,你对哪一个颜色,哪一个LOGO比较喜欢,能够激起脑子里面多巴胺的分泌。这个技术在刑侦里面已经在用了,包括人有没有到过现场,有没有来过这个地方,或者给你看凶器,大脑肯定有一个反应。这样的技术已经慢慢地应用到涉及到安全、安规的领域。下一步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这样的技术必须要面临法规的规避,必须要伦理上面做一个保护,这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这是一个社会学、哲学问题。

提问:刚才讲到很多都是生物电的侦测,来读取我们的脑电波,想想挺可怕的,如果发射一组脑电波,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大脑。这个想起来,觉得一方面很兴奋,一方面很可怕。一个孩子上学,就像刷U盘一样,3分钟博士毕业,反过来可以格式化。这两个方面的技术是共同在发展吗?

吕力超:有一种产品,其实就是在做一些安全的电流,在刺激我们的大脑,有人说可以减肥,我有点怀疑,说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或者帮助睡眠。这个原理叫做生物共振,这是通过一些声波、光波,包括电,去让我们的大脑同步到这样一个频段。另外一个例子,比如到海边,听海浪的声音,听大自然的声音,会感觉到身心特别放松,这也是通过声波去制造一种类似α波的频段,让我们的大脑进入一个状态。其实有很多种方式去影响人的自由意志,这是一个问题,是个蛮值得去争论的议题。

提问:霍金生前用的辅助机器是否用到了脑电波科技?现代人类讲的记忆到底怎么形成,将来有没有办法用电波方式放一段记忆进去,这就会引发很多哲学、人文、科学的边界变化,这方面有什么进展吗?

吕力超:霍金用到了脑机接口,但是是非嵌入式的。现在人类基本上知道记忆是存在于大脑的哪个部分,大家有听说过海马体,一些深层次的记忆储存在那里。在海马体的深处,用脑电检测、干预还是很难,如果真的有这种方式,肯定是嵌入的,应该搞一个芯片放在大脑的深处。我们现在测的脑电基本上是在新皮层,灵长类进化出来的那个区域,那个区域比较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