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在职教师进行有偿家教怎么看?

扬州人一二三


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一名老师,我非常不高兴。为什么少部分老师的过错,却要让大多数老师来背锅。你问这样的问题目的不纯!请不要再黑老师,把老师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目前教师队伍非常庞大,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出现少部分在职教师到培训机构兼职这种事我不否认没有,但你们只知道指责老师,却不想这样做后面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工资低!如非生活所迫,谁愿意辛苦了一天,下班后还继续工作?换做是你辛苦一天,好不容易休息了,你还会去打另外一份工?

当然,在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允许在职教师到校外搞有偿不克,这是违规行为,那么作为家长的你,发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选择去相关部门举报,而是继续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呢?可能有人会说,我敢举报?孩子肯定会被穿小鞋,我想说的是,现在只要你举报了,多半都得开除公职。你认为他还有机会给你孩子小鞋穿?


作为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经济开销压力大,可以理解,但少部分老师的过错,不要让所有老师来背锅,把老师推向风口浪尖对孩子也没有好处。

家长和老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相反却有共同目标,所以,为了孩子,家长与老师间要相互配合,多多交流与沟通,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

我是“山村老师看教育”,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见,如果喜欢请不要吝啬你的点赞和关注。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各位留言交流!


山村老师看教育


家教或课外补习,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必须从社会现实中去找原因。

1976年,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实体,由于当时对学校的评估,升学率不是最重要的标准。所以学校并没有强烈的教学质量竞争意识,按学时课时标准,安排组织教学就行了,完全不考虑额外增加学时补课补习。

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1986年推行教师职称制、省级重点高中评审、优质初中评审、优质小学评审等等,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将各级学校分为不同的质量等级,升学率遂成为评估学校和教师的第一标准。这么一来,补课补习就成为常态,教师会在课外时间给学生补课,学校也纷纷安排补习课程,由教务处排课发课表。原来的早自习大多变成了早课,又增加了晚自习甚至午自习,实际上是晚课和午课,再加星期六星期天,都纳入排课时间。这么一来,学生和教师的负担都加重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勤奋学习呀!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市、区教育局频繁地发文件,三令五申,禁止学校补课。但禁令的效果并不理想,学校不补课学校吃亏,学生不补学生吃亏。教育局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高考升学率、中考升学率、升学率无形的指挥棒起着关键作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多强烈要求学校补课,个别家长甚至做出过激行为,你学校不补课,我就转学到补课的学校去。

在社会补课需求和教育行政禁止补课的尴尬境界中,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教育实体,如雨后春笋一般,应运而生了。如此,就有了公立学校补课和校外私营教育机构补课。在收费额度上,公立学校收费很低,并且由家长联谊会收取补课费,因为学校收费是违法行为。私营机构收费不菲,因为是不违法的市场经济行为,可以老着脸收。有钱的家长却不在乎高额收费,他们说:钱花了还可以赚,伢只有一个。没钱的家长却巴望学校补课,家长联谊会收钱不用愁,可以按时足额收齐。

私营教育机构聘用的教师,有大学毕业生,也有离开公职和退休的教师,但它们最喜欢的还是公立学校退休的名师。面对公立学校和私营教育在收费上的巨大反差,有少数公立学校的教师也搞起私营教育,收取高额学费。但这是不合法的,武汉市严令教师私下办学,已经处理了十数起在职教师违法事件,开除其公职。但有不少学姣的教师非常隐蔽地,小规模的补习,因补习效果好,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家长认同,行政部门不好查,不好管。

上述现象是所有制不同所产生的社会矛盾。笔者有个基本观点与教育人共享:教育是自足体。会按自身规律运作。不合理的人为规则是不能长久的。

但在目前公立教育的话语情境中,公立学校在职教师私下有偿家教,是不可能成为合法行为而放开的。公立教育占有绝对优势的教育资源,私营教育仅作为一种补充形式。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私营教育占有更多更优的教育资源,美国2/3的学校是私立学校,哈佛大学Harvard就是私立大学,排名前十的高中和初中Secondary School也都是私立学校。中国教育实体的性质,将来也会发生变化,私立学校的比重可能会加大,但发展的路子和基本模式未必与欧美相同。公立教育毕竟是国人可以享受的大福利,尤其对基层民众而言。

在美国的初中和高中学段,课外补习也是常态,卷面作业量也相当大,不补习不刻苦学习,很难考上名校。并非如传言说的那么美妙理想,轻轻松松就可以考上好大学。由于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人们乐于谈论教育,甚至谩骂、诋毁。因而教育是被黑得最惨的社会实体。但大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正确与公允。多是盲人摸象,过激而偏颇。须知构成教育的因素为10的7次方,用系统论观之:当一个系统的局部发生位移的时候,系统所有的每一个局部亦将发生位移。不懂教育的人说教育,其必然性就是“穷巷多怪,曲学多辩”。


华中小隐


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不是因为补课这个问题,而是因为补课就必须招生,为了招生就会利用自己的权力。这就会导致腐败,导致违法,导致矛盾。

比如说一个教师为了招生,就会给家长施加压力,比如有去补课的,就特别照顾,坐前排,作业认真改,问题详细解答,没去补课的就坐后排,就经常给家长打电话投诉孩子的问题,孩子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也会小题大做等等,你不要跟我说没有,这样的问题在有偿补课没有放开的今天就已经非常普遍,家长是敢怒不敢言,如果放开有偿家教,我只想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上面这段话可能是很多家长朋友的最讨厌的地方,根本可能就是花钱了!

教育部前几天公布了教育培训机构的几点要求,其中明确指出绝不允许在职教师从事教育机构补课!同时我感觉应该将这一些课外补课的直接辞退,想补课就培训机构专心补课!


数学严老师


大学刚毕业那阵儿,做过一段时间的家教,那些孩子都是家长会上被老师多次点名,家长心急如焚,一副走投无路的样子,但那些孩子绝对都是不错的孩子,在我看来只是没有遇到对的人而已。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军械所的一个孩子,父亲是修理枪炮的,孩子在本地的一所名校上初中,有一天孩子在教室摔倒,磕得头破血流,老师打电话让家长来学校,他爸到来的时候,看到孩子心疼不已,就对老师说:你应该先带孩子到医院,等着家长来,中间会耽误很多时间。从此教师就上了心,不再管理这个孩子了。孩子到初二下半学期的时候,学习已经有点堕落的迹象了。

但那个孩子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个高、秀气、白净、少言,对于老师极为尊敬,你很少和他与差生联系起来。一次和他聊天,当谈到军事的时候,这个孩子脸上大放异彩,两眼熠熠生辉。他说着竟然跑下楼,再上来的时候,两手搬着一个硕大的弹药箱。然后打开来,各式各样的子弹皮,炮弹皮,都被他很仔细分门别类用油纸包好,放在箱子里。他有自。己为之倾心的爱好。一个着迷到都能感动自己的兴趣。他只不过是还没有发挥的余地。

听说,初中毕业没有多长时间,就通过父亲的关系参军了。干得风生水起。

我那时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工作,所以,我做了一段时间的家教。

有些孩子是适合于家教的,因为平时生活中很少有人和他聊天,很少去理解关心他们,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一场很枯燥很枯燥的旅程。

对于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我认为是很不现实的,在职教师都有家庭需要照顾,面对自己的学生也摆不开面子。

其实孩子也是很不希望自己的老师到他们家辅导他们,因为平日里已经够烦的了,每天看到老师的“臭脸”,到家以后再看到,那无异于一场噩梦。

所以,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文件禁止,现实生活也没有可操作性!


寐语小筑


由于社会日益注重知识和学历,加上这些家长大多在文革中未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现在又是下岗的对象,所以对子女倾注了一切的希望(又加上都是独生子女),这当然也对我们的教育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们不愿使自己孩子受的教育比别人差,但他们不懂得教育,不懂得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当某些功课差和当很多孩子在请家教时出于一种从众心理的驱使,在他们有限的收入(还有很多下岗在家)的情况下,加入到这一很无奈的行列之中了。客观地讲,一对一的家教应该承认它的作用,问题是我们如何对待它,要摆正补课与报酬的位置,出于情面为亲朋好友的子女辅导,家长对教师的适当酬谢,偶尔为之也在情理之中的,但我们不能以报酬为目的,何况对自己所教学生的辅导,应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更不能接受或索要报酬,这是职业道德。然而我们现在看到,许多教师在这个问题上走向了极端,怀的目的不同,其行为也不一样,在金钱的驱使下,使家教变成了靠山吃山的创收途径。同时,家教风行也成了学生学业负担一直无法减轻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这些教师出于省力的短期行为一般都进行着应试的题海战,这样当我们的学生学习碰到困难就有了家教的后盾,能使"粗粮变细粮"而自己却不必多动脑筋。在这样的环境造就下,逐渐磨灭了他们自我个性的发展,丧失了其中学阶段应培养起来的各种能力,将来其低能的恶果是否会兑现,使人担忧!同时也迫使人们不禁要问:将来的尖端科学靠谁去搞?国外先进技术又靠谁去消化吸收?

人们对有偿家教的看法是:在职教师搞家教,有损师德和师表;我的学生找家教,我的责任未尽到。

有偿家教的六大危害

危害之一:“有偿家教”违背了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这一师德的基本要求。

危害之二:“有偿家教”偏离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师德的核心。

危害之三:“有偿家教”异化了师生关系,扭曲了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一师德的人格力量

危害之四:“有偿家教”陷入了“恶补”的怪圈,给学校声誉造成危害。

危害之五:“有偿家教”贻误了教师自身的发展,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危害之六:“有偿家教”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师间的团结,导致团队精神、团队意识下降。

针对目前这种境况,作为宏观调控的教育部门,虽有明文的规定,但在具体的操作上我认为应该更严格一些,除了严格控制在校课时数、作业量,使教学在同等时间内有一公平的竞争外,还应取缔有偿家教,并由社会的其他部门进行监督,对违规行为坚决予以严厉处置,并列入学校和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中。

人们对有偿家教的看法是:在职教师搞家教,有损师德和师表;

我的学生找家教,我的责任未尽到。


象山易学堂


很高兴为您解答疑惑。有需求便会有市场,针对有偿家教公司来说也看好了这一块肥肉,其中的利益还是挺大的。试想一下自己请的家教一小时得多少钱,为了降低这个费用,很多家庭会避开中介选择在校大学生,或者请学校老师一对一对孩子辅导。


学校的规定是不允许老师这么做的。不过因为利益的驱使,这种现象还是无法避免。有偿家教是理所应当的,老师凭什么无偿对你进行辅导,这都说不过去。从现实生活中来说,老师可以在学校无偿辅导,但是如果去家里辅导,很少有老师会这么做的。个人建议还是找一个在校大学生比较妥当。


教育咪咪哒


我是一名从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切身之痛,愿意结合个人实际回答您。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觉得有偿家教不是一件坏事。只要你身体还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报酬,补偿家用,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我坚决反对为了挣钱,对自己班里的学生施压甚至采取一些不为人齿的卑劣手段。妄为人师的事不能做。

从服务对象来看,也是一件好事。因为有些孩子确实需要补课,不补跟不上。这个事有市场需求,即使把老师都管死,这个市场也不会消失,只是便宜了那些辅导机构。

但是,教育部门不让老师做有偿家教,我们只能服从,不要触碰底线,为了挣钱丢了工作就不值得了。像俗话说的那样:“为了一个虱子烧了一件棉袄。”

老师想挣钱,还有很多既不违规,也不犯法的办法,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本人正在研发一个新的项目,欢迎小学老师加盟。请先关注“杏坛泛海”,我们私聊。

希望您能满意。


杏坛泛海



Qsir7


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屡禁不止,我认为是有具体原因的。首先是学生愿意学,老师愿意教,一个巴掌拍不响,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两厢情愿,无可厚非。学生得到了额外知识,老师得到额外收入,双方一拍即合,明的你监管紧,那我选择在八小时之外,你监管不着。其次是有的学校疏于管理,学校的前提就是,你可以耕别人的田,但不能荒芜了自己的地,你不能影响夲校的成绩,随便你怎么都行,学校的利益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很多老师补课成风。最后可能就是教育部们可能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让我怎么管?反正你能带动起夲地成绩就行,怎么折腾,随你的便,偷偷摸摸,你不要让我抓住把柄就行。但是家长们要反映激烈的话,你可得就小心了。 既然屡禁不止,不如由堵到疏,健全老师有偿家教制度,完善老师考核体系,你可以有偿家教,但你得有度,比如每月不得超过多少小时,收费不能太高,而且你要保证夲校的成绩稳中求进。只有这样,他们才教的放心,学生才学的舒心。


微言微语傲江湖


我是🌾谢姑凉🌾,对于在职教师进行有偿家教怎么看?我静静地看。

公众对于教师这个行业总是抱有很多的偏见。现在有偿家教不是很正常吗?无偿谁帮你教呢!所以这个问题的重点是落在“在职教师”上。大众的想法是你是在职教师,你领了工资的,怎么能再去做家教赚额外的钱呢?见不得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但往往很多家长在请家教的时候又要求人家是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是挺矛盾的一件事情。所以静静地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