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顺风车不能对乘客进行管控?如果能进行管控,你觉得会怎样?

尼采的月亮


是谁玩坏了顺风车?和网约车不同的是,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空姐案滴滴就是罪魁祸首之一,这件事体现出滴滴那种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助纣为虐的行为。滴滴外貌评价功能这样设计就是有极其肮脏心里,知道顺风车不是快车专车那样挣钱,为了多多吸引司机加盟,而增加了过多的社交功能,他们设计本质上就是泡妞功能,因而偏离了提供出行服务的本意。为满足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大开了方便之门!试想如果仅仅是顺路代客还需要性别和外貌的前提吗?滴滴顺风车设计的社交功能,等于游戏规则设计者和组织者,并且收取了费用,出了问题自然就是责任方。很多女孩都说坐过什么大奔驰,宝马,甚至法拉利的顺风车,这些司机只看头像,只拉美女,就是为了泡妞!女孩们洋洋得意,说很多时候司机根本就不收钱,白拉!之所以顺风车会出这样的事情,是一边想图便宜,另一边图谋不轨,不怀好意,日积月累,给了那些有肮脏想法的人越来越多的机会,终于爆发了。顺风车的问题在于人而不在车,对于司机的背景审查应该严格,必须取消一切私人隐私信息的泄露渠道,增加加强报警和危险预警机制,确保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