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霍思燕夫妇所说,对于男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晚上一年学?

小亚男啊


霍思燕让孩子晚一年上学,这个决定可以说是很大胆了。毕竟这个社会的主流观念是:天才出少年,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快人一步。

我觉得“晚上一年幼儿园,是对男孩子最好的一个礼物”是有一定道理的,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比别人多一年的自由童年时光

学校,包括幼儿园,都是普遍教育。小朋友来到幼儿园,老师教的无非是做手工、简单的英语、简单的童话故事。在这方面,霍思燕夫妇已经把嗯哼教的很好了,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嗯哼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词汇量都比同龄的孩子优秀。

这个年龄阶段最重要的是身体和双商的发育,晚一年上学并不是要把这一年拿来浪费,这一年可以拿来做更有意义的事。以霍思燕夫妇的经济能力,可以带着嗯哼去旅游,参加亲子节目,接触不同的人群,开阔眼界的同时过一个开心的童年。

比同班的孩子年长一岁,可以培养组织能力

每个男孩子都有一个英雄梦,年长一岁的孩子会比班上其他孩子成熟,班集体有活动的时候,可以帮老师一起组织,锻炼统筹组织能力,培养独立有担当的性格。

年长一岁的孩子在情窦初开的青春期可以学会照顾他人

青春期,孩子们最看重的就是感情和义气。年长一岁的孩子,会比较成熟,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懂得理解和宽容。

对待喜欢的女生,也会因为自己成熟而更尊重女生,选择恰当的方式相处。有助于男孩子情商的发展。

你觉得呢?


浮力麻麻


“对于男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晚上一年学”,这个观念很好!但我认为,不管男孩或女孩,只要条件许可,能晚上一年就应该要晚上一年。

为什么呢?一切为了孩子能身心健康地成长:在上幼儿园之前,如果孩子还没有自理能力的,或者家里有专人照顾的,这些情况下,建议晚一年送孩子上学。

孩子年幼,身体抵抗力较差,比较容易生病。我的一个朋友的女儿,3岁时,就把她送去上幼儿园。由于还没有学会自己吃饭,吃饭时常常会急得哭起来。自此之后,只要班上有人感冒了,她女儿就会跟着感冒,一个星期常常有三天都是在家里渡过的。读了小班一个学期后 ,朋友就把女儿接回了家,直到5岁才送去读大班。那样孩子的情况就好转多了,不再常常生病。

我的儿子没有读幼儿园小班,在4岁的时候我直接送他读中班。那个时候,儿子自己的事情会自己做了,身体也棒棒的。送去幼儿园后,他很快就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变得更活泼开朗了。

分离焦虑症?不存在的!我在开学第一天把儿子送去幼儿园时,他和我说了一声:“妈妈,再见!”然后就自顾拉着老师的手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幼儿园。看到别的小朋友对妈妈都难分难舍地大哭,我当时还失落了好一会儿。不过,我庆幸儿子有这样的表现,让我更放心了。

我是yes麻麻,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请和我一起来学做智慧型的家长吧!让你的孩子也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

Yes麻麻


最近亲子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3》,让黄圣依和霍思燕都大火了一把,只是两人红的节奏不大一样,前者是凭借豪奢的家境,后者则是凭借独特的教育孩子方式。



霍思燕在节目中的表现真的让人刮目相看,让很多人对她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霍思燕让嗯哼晚上一年幼儿园的决定,除了理论依据之外,也有事实依据。我身边三岁多点甚至二岁半就被送去幼儿园的孩子不在少数,当然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每天尿裤子好几次、吃饭慢、到时间不睡觉、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这些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说到底还不能建立起完整的沟通方式。

作为亲妈,也包括霍思燕,尚且会有和孩子发火的时候,何况是一起看十几个孩子的幼教老师。在家长看不到的情况下,吼孩子几句、轻轻推几下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时间久了,有的孩子就有了挫败感,变得“乖了”,但事实上这只是机械式的服从而已。

也许霍思燕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决定让嗯哼晚上一年幼儿园,孩子大一点会更懂得沟通,也更懂得遵守最起码的秩序,这样老师“省心”,孩子也少“遭罪”。让孩子自由快乐地长大,是所有家长的心愿,霍思燕也不例外。


南瓜报告


其实霍思燕给儿子最好的礼物并非晚上一年学,而是给了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家庭童年。

长期以来,“中国式孩子”从小就被望子成龙的父母“训练”成小大人。这种培训形式要么是过早幼教,要么是提前入学等,总之成人更多习惯于用自己的行为准到剥夺孩子更多的时间。

你知道“中国式孩子”为什么天性压抑更多缺少个体思作吗?因为他们在“关爱”自己的父母面前无法反抗或提出疑异,绝大多数只能遵医嘱从。

在这种意义上说,中国更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被教育的应该是父母。 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比之下,霍思燕在亲子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3》上的表态和做法,的确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

就像“儿子穷养,女儿富养”背后的极度争议一样,一直以来“少年天才”、“奥数式培养”和“添鸭教育成为父母及我们这一代人的教育模式,许多孩子过早承受教育磨难后,内心像一朵忧伤的花朵。甚至他们还未到青春时内心已然凋谢。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

相比之下,霍思燕让儿子“哼哈”晚入学一年的做法,不但和孩子的性格相符,在儿童教育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上也有着足够的理论做为支持。


事实上,我周围许多朋友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提前入园等问题,因为对新环境不适应,不会与其他孩子沟通交流,甚至连日常生活自理都成问题,内心过早地体验到挫败感。这种感觉很有可能影响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乃至终生。

所以,霍思燕这种开明的做法,对成人是种释怀,对孩子也是一种解脱,因为我们的教育、幼儿园和学校不是文化监狱,而且精神乐园。而对孩子来说,“玩”才是他们最好的天性。


田金双


对于男孩子来说有自己的生理发育特点,就是后发治人。一般而言在智力和身体上较同年的女孩子要晚一些。推迟一年上学,就和同龄的孩子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