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进津水量突破30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截止目前累计向天津供水突破30亿立方米,缓解了用水紧缺的难题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今年汛期,汉江上游来水较少,水位只有151米,低于汛限水位将近10米。为了维持水库蓄水,以保证向北方四省市供水,丹江口水库减少下泄水量,关停了三台发电机组,牺牲了周边企业的供电量。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黄朝君:我们这个工程的职能上,排在第一的防汛,第二就是供水,第三才是发电。目前这种牺牲,大家还是顾全大局,因为战略资源的调配这是一个国家的决策,还是积极支持国家战略资源的调配和保证大局的思路。

从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来,工程平稳运行1300多天,累计向天津安全输水突破30亿立方米,相当于210个西湖的水量,覆盖了除蓟州、宝坻之外的14个行政区的910多万市民。引江水也成为了城镇供水的主水源。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分调中心主任任强:像今年台风暴雨恶劣天气比较多,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但是通过咱们中线沿线管理人员的努力,一天都没有断过水,保证正常安全运行。

南水北调,核心在水质,关键在源头。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二类水以上,但由于今年夏季来水少,再加上持续高温,导致水生植物多发。除了生态涵养、人工截污外,水库还不间断地加强监测、预警、巡查。(重录:在库区,有这样一处水质监测站,每4个小时,就会对重点断面的全部109项指标进行监测。)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水质监测中心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吴敏:109项里面有很多污染物,它的浓度很低的,是罕量的有机污染物,我们用的设备必须要很精密。专门派人驻点,每天监测,保证水质安全。

引江水从丹江口水库到天津,途经1275公里,采用全封闭输水方式,没有外水进入。沿线设有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各项水质指标定点监测。同时24小时有专人值守,对工程机械、机电设备进行巡查。实现了从“从丹江口到家门口、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安全。

在缓解生活用水紧张的同时,南水北调今年还首次向北方30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累计补水8.7亿立方米。其中,天津补水0.47亿立方米,流向海河还有各大水系,改善了区域水生态环境,地下水位不断回升。(津云新闻编辑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