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书店,温暖了一个山村

远离喧嚣,

此间甚好。

……

先锋云夕·桐庐

从杭州市区出发,

驾车两小时,

就能到达戴家山村。

这个仅有,

30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位于海拔600米的深山里。

良田万顷、美景如画,

稻花香里能说丰年,

深夜陪伴入眠的,

是蛙声一片。

去年10月底,

一家名为“云夕”的图书馆,

在这里正式开了业。

这家图书馆,

是曾被CNN评为,

“中国最美书店”的先锋书店,

开办的第11家分店。

它由两栋黄土房,

改建而成,

不奢华、不突兀,

静静的面朝深山,

成了文艺青年,

新的朝圣之地。

戴家山村,位于杭州桐庐莪(é)山畲(shē)族乡。村民虽然已经汉化很多,但依然保留着一些民族传统,比如自称“山哈”,吃曲酒土菜,用畲语说话,唱畲歌。

山哈:山里的客人。

村里的建筑,

都是古朴的夯土墙,

云夕图书馆隐匿其中,

打眼看并无甚特别。

如果不是那只红色邮筒,

几乎不会有人意识到,

背后的那两栋黄土房,

竟然就是“中国最美书店”。

它们要比周边的普通民居,

高出一截。

三角形房顶,

被木棍和钢化玻璃,

架起在土墙之上。

土墙黄泥脱落,

沟壑不平。

岁月的侵蚀,

看来已有数十年。

门窗却新,

是被细细修葺过。

还有那两个空调外机,

诉说的又是青春洋溢。

走到两房子中间,

空置的地方,

有一个Z形镂空木连廊。

复古的设计,

复古的工艺,

与两房子浑如一体。

木连廊后面,

是一个木平台,

上面设有咖啡座和茶座。

视野所见是青山、白云,

令人格外意兴盎然。

进到右边的房子,

入门先看见的,

是一台畲乡织布机,

上面甚至还有待织的布,

恍然间似乎能听见,

吱吱呀呀的声响。

然后是显眼的书架。

最右面的那排,

高六七米、两层贯通,

堪称一堵书墙。

整个馆内,

密密麻麻的书籍,

涵盖民宿文化、地理、

乡土文学等4000多个品种,

总共近2万册。

沙发、书桌,

从一楼到二楼,

所有家具都是深色系,

古朴厚重,

像学问深厚的老人。

横在顶上的房梁,

有的歪歪扭扭,

并不直挺。

但牢牢扣在一起,

依然是房子的支撑。

二层因为一圈透明玻璃,

光线更加充足。

抬头还能清晰看见,

天空、竹林等山野风光。

左边的房子里,

是咖啡馆。

依然是黄褐色的老墙,

和分明的木架结构。

白色的吧台、台阶,

红色灯罩,玻璃围栏,

虽然亮眼,

却并不能喧宾夺主。

浓浓的咖啡香,

时常弥漫进,

小山村的空气里,

给清新加上甜香。

在右边图书馆里选几本书,

穿过木连廊,

走去左边咖啡馆,

点上一杯拿铁。

天朗气清的日子,

不妨端到外面平台,

听着鸟鸣,嗅着花香,

读上几页。

时光沉寂,

疲惫远离。

尽管交通不便,

很多人还是为了它,

风尘仆仆赶来。

举办沙龙、讲座,

看会儿书、喝杯咖啡,

甚至发会呆。

村里的老人和孩子,

也喜欢来这里,

喝上一杯咖啡,

或带着好奇四看。

云夕图书馆,

则把全部利润都用来,

资助畲族的贫困学生。

用自己最大的力量,

支持着当地的发展。

把诗意与文化融入古老山村,

是个缓慢的过程,

但它以最自然最低调的姿态,

带着最虔诚的信念,

慢慢努力,静静等待。

“第一次听朋友介绍,

莪山畲族乡,

五个字有两个不认识,

很好奇于是就去了。”

主持设计和建造,

云夕图书馆的张雷说。

他是南京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授,

上课时候最喜欢讲的一本书,

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他认为建筑是给人用的,

要符合生活的真实需要。

尤其是在乡建项目中,

建筑师千万不可太过炫技。

用当地的尺度,

当地的材料,当地的匠人,

来布局和建造,

结果是不能被设计的,

但一定会给人,

意想不到的惊喜。

云夕图书馆的改造,

外墙只是做了修葺,

把原来的窗户,

换成中空玻璃。

最大的改造,

是将屋顶,

整体抬高60公分。

内室里面,

故意把原有的墙扒掉,

不仅使空间连贯,

更能让木屋架,

自然而然的展现出来。

咖啡馆思路相似,

吧台之类的新东西,

只是像套个盒子一样,

套进去。

在这两栋建筑里,

新的东西都只是背景,

土墙和木结构,

才是重点。

看似朴实无华,

实则每一个细节,

都经过精心雕琢。

丝毫不与环境突兀,

给人的感觉,

仿佛是从地里长出来一般。

三年前戴家山的土房,

租一栋20年,

用不了2000块钱,

自从张雷他们,

来参与改建之后,

一路飙升,

现在至少得30到50万。

一个好的设计,

就是用最少的改变,

去获取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