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施工图”

据新华社西安9月3日电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9月2日召开的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获悉,去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元,就业人数达到1.71亿人,不过仍存在数字化基础薄弱、平台能力相对不足、人才短缺严峻等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近期都明确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施工图”,一大批政策和项目将落地,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

随着全球产业变革持续深入,数字经济发展成为新的亮点。这种新动能的持续增强,从9月2日发布的2018中国企业500强中可得到印证。在连锁超市及百货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企业退出的同时,互联网服务业有四家企业新进榜单。

不过,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鲁春丛指出,2017年数字经济规模最大的省份和最小的省份差距达到62倍,有些西部省份面临的压力特别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也表示,中国网信领域平均水平处于世界第二,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是长板,但基础软件、芯片是短板。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陈新强调,目前数字经济领域面临着严峻的人才短缺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丛亮在上述高峰论坛上表示,下半年要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增强发展的创新力和发展新动能,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继续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见效的重大改革举措。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透露,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网络进一步演进升级,推动信息领域技术创新突破,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筑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数字经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