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之鱼类的嗅觉 味觉 视觉 大揭秘!91钓鱼

一、鱼的视觉系统

鱼的眼睛其实和人眼构造类似,但是人眼的水晶体是扁圆形的,因此可以看到更远处的东西,而鱼的眼睛水晶体是圆球形,因此虽然只能看到比较近的物体,却拥有更大的视角。

鱼类的近视使得他们很少能看到12米以外的物体,这与它们水晶体的弯曲度不能改变有关。钓鱼的人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情:当他走到河边,还未来得及放下鱼钩时,鱼却早已察觉,迅速逃避了。

原来,鱼在水中虽然看得不远,但却能够通过光线的折射,在水中看到陆地上的物体。由于折射作用,鱼会感觉到陆地上的物体的距离比实际的距离要近得多,位置也比较高,所以人还没靠近水边,它却感到人已出现在它的头顶上了。

鱼类能够感知色彩,已有一些科学研究可以证明这一点。研究表明普通淡水鱼最敏感的颜色是红色、白色和黄色,这也是现在商品饵料开饵后最常见的三种颜色。

还有,鱼一般对会动的物体比较感兴趣,所以蚯蚓和红虫才会成为神饵。鲢鱼的趋光性很强,对白,红,蓝,绿都呈现明显的趋向性,尤其是白色灯光。

罗非鱼和鲫鱼对绿色光和蓝色光有明显的趋向性,但对红光却表现出明显的避光性。

黄鳝和甲鱼明显的厌光性也是与其穴居底栖的生活习性相一致的。这些都表明这五种试验鱼对色光具有不同程度的辨别能力。

二、鱼的嗅觉系统

再来说说嗅觉,看过动物世界的钓友应该都知道,嗅觉是鱼类最发达的感官,当然这是指正常的野生鱼类,很多养殖的鱼类嗅觉并没有那么发达。一般在夜晚的时候,鱼只能凭借嗅觉来觅食,这就告诉我们在夜钓的时候,饵料的味道要更重要一些,尤其是像鲶鱼一类视觉极度退化的鱼类,嗅觉更是觅食的主要手段。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鱼类喜欢的气味是不同的,常说的鲤鱼喜甜香,鲢鳙喜酸臭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针对不同的鱼,要选择不同的饵料味型。

三、鱼类的味觉系统

说到鱼类的味觉,就要说钓鱼常出现的一种现象,明明漂相显示上鱼了,提竿却空空如也。出现这种现象,一般就是鱼的味觉发挥了作用,简单来说就是鱼吞饵后,发现不合口味,又把饵吐了出去,所以我们提竿才会空钩。

四、鱼类的触觉系统

再来说说触觉,一般来说鱼的触觉器官主要知道的侧线和触须,侧线可以帮助鱼在水中精确的定位,而一些鱼类的触须更是能够感知食物的气味和位置,比如鲶鱼和鲤鱼!

鱼的感觉器官虽然很多,但是灵敏度却差别十分大。通常来说,中上层鱼类,如草鱼、餐条鱼、翘嘴和红舶等,视觉较灵敏,而味觉和触觉迟钝,主要靠视觉摄食;而底层鱼类,如鲶鱼、黄颡鱼、鲤鱼等,则主要靠味觉、嗅觉和触觉觅食。了解了各种不同的鱼主要依靠什么感官来觅食,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饵料,从而在和鱼的斗智斗勇中取胜。

感谢钓友的阅读! 谢谢转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