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载护边情

今年44岁的胡拥军是一八一团牧业三队的牧工,他还有一个身份是一八一团别克多克夏牧场民兵哨所的所长,牧场位于中蒙边境线上,距离团部有170公里。胡拥军负责的是辖区三号界碑和52公里边境线的巡逻看护工作。这次是入冬前最后一次巡逻,胡拥军首先要和国有林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以及公安边防共同完成牧场的巡查工作。

虽然条件艰苦,但胡拥军选择了坚守。说起其中的原因,就不得不提胡拥军的父亲胡达拜尔干,他是“九·二五”起义部队骑七师十九团的向导,为部队进驻巴里巴盖、剿灭土匪、建立一八一团做出了积极贡献。1958年,一八一团别克多克夏牧场建立时,胡达拜尔干接受了新的任务——在中国与外蒙边境线三号界碑附近的“三号沟”放牧巡逻。这项任务他一执行就是三十年。1971年,胡达拜尔干第三个孩子珠玛别克出生了。

珠玛别克就是我们现在认识的胡拥军,他给我们讲起了自己汉族名字的由来,那时父亲给他起名想到了自己刚来的时候也是当兵解放部队,就想到了拥军,于是给自己起了一个汉族名字胡拥军。

受父亲影响,胡拥军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军人。1988年,胡达拜尔干退休时——年仅16岁的胡拥军为了圆自己一个兵的梦想,子承父业,主动来到三号界碑沿线放牧巡逻。

从父亲手中接过马鞭以来,胡拥军已经守护了别克多克夏牧场28年,这个边境草场每个角落都有他的身影,胡拥军用一颗赤子之心,诠释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感动】之《二十八载护边情》即将播出,敬请关注!兵团卫视频道周一19:32首播,周四19:32重播。

【也许,你想看看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