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车祸烧伤儿子每天送饭》后续 热报读者资助孩子生活费

热心读者郝伟(右一)和卢艺(右二)来到医院看望两兄弟并捐款

上周二,本报报道了《父亲车祸严重烧伤 儿子每天送四趟饭》的消息。报道一出,引起众多读者关注。这两天,本报热线63900090连续接到多个捐款电话,其中一位女性读者告诉记者,愿资助两个孩子两年的生活费,每月500元,共计12000元。面对好心人的善举,兄弟俩表示“我们会好好学习,好好读书,请阿姨放心。”

卢女士:我捐2000

昨天,记者在西南医院烧伤科见到热心读者卢艺。卢艺在渝中区做房地产销售,十分热心公益,经常带着家人参加助老活动。昨天来医院看望两兄弟,她从包里拿出一个装满钱的信封塞到舒福雄手里,“一点心意拿着,以后要好好读书,我会经常来看你的。”有些害羞的舒福雄低着头,眼泪齐刷刷地流下来。

卢艺告诉记者,“6年前,有个烧伤的小女孩在医院急需救命钱,我捐款晚了一步,人没了,或许我早帮助她一天,小女孩还有一丝希望。”这也成了卢艺心中永远的遗憾,每每想到这,卢艺就止不住地掉眼泪。“能帮这两个孩子,也算是弥补了六年前的遗憾,心里也会好受些。”

据悉,卢艺昨天给兄弟俩捐助了2000多元生活费。

“所有的痛苦都会过去,相信世间的美好,相信我们都在你的身边,相信爱,别放弃。”卢艺在信封上写下这段话鼓励两个孩子。

郝伟及朋友:资助12000

热心读者郝伟昨天也来医院探望,30岁的她在沙坪坝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上班。郝伟告诉记者:“前几天看到舒武烧伤的新闻,看到舒福雄说上学走路,省钱给爸爸治病,真的是打动我了。我也是有孩子的人,决定帮帮这两兄弟。”

在烧伤科5楼,郝伟见到了舒福雄和舒治荣。跟前几天比,两兄弟似乎更精神些,“爸爸上周四又做了手术,病情稍微好转,但还是不乐观。”舒福雄说,他和弟弟去学校报名后,又回到医院继续等爸爸。

这时,郝伟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递到舒治荣的手里,“这里有500块钱,以后每个月的1号,我们会拿500块钱给你俩当生活费。”

当天,郝伟还在朋友圈发起捐款,很快就有同事、朋友筹集了5000元,“我们一群人定了个小目标,至少资助他俩两年,每月500元生活费,一共12000元。”

郝伟还留了爷爷舒本伟的电话,方便随时探望两个孩子。

“要好好上学,不用担心生活费,会有更多好心人来帮忙。”郝伟安慰兄弟俩。

兄弟俩:考上大学来回报

爷爷舒本伟从警方了解到,车祸肇事方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对方拿不出高额医疗费,如今费用全靠亲戚朋友和好心人士帮助,好在舒福雄和舒治荣都已顺利报名入学。

“我们会好好学习,好好读书,请阿姨放心。”舒治荣说。同样懂事的舒福雄也表示,我们会记住所有的好心人,将来考上大学来回报他们。记者 郎建荣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