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有新人》第一令,西安二哥实话实说:我谁都不服

《相声有新人》官宣海报

《相声有新人》是东方卫视的一档全新的竞演综艺,旨在选拔相声新人,参赛者不乏圈内知名青年演员,可以说是专业组和业余组混编的“相声大赛”

《相声有新人》于2018年8月11日周六晚播出第一期,而获得第一道令牌的竞演节目,是由马腾祥、李小龙带来的《还有一分钟》,段子用时5分钟。马腾祥在节目采访中明确表示,“我们不仅带来了我们的作品,更带来了我们的态度,就是两个字,不服”,那马腾祥到底有什么资本敢喊出这句话,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他们这次的经验作品就可见一斑。

马腾祥(左)李小龙(右)采访

首先开场利索。黑场倒计时后,马腾祥(逗哏)马上“跳出”作品,几句话直接点出开场矛盾点“看不上李小龙(捧哏)的容貌”。这个矛盾点在相声段子中是很常见的垫场,一般是逗哏比较真挚而沉稳的“道歉”,以便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好带入演出环境。一方面马腾祥本人可能比较习惯情绪饱满的表演方式,一方面节目时限太短,

马腾祥没有完全用平铺的方式开场,而是略带怒意的“道歉”,在完成上述目的的同时,把情绪基础点提起来,让观众下意识的想“哎呦什么事儿这么生气?这么委屈啊?”

马腾祥对业内颜值表示愤慨

然后连续抱怨“李小龙长得难看”“说相声的难看的多”,外加一个小伦理哏后,马上抛出第二个矛盾点“我(指马腾祥)好看”。马腾祥的容貌是直观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本身这个观点就能有一个点用于起哄,但在前面一段不停的埋怨后迅速抛出,造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就把这个点的功能放大了。

马腾祥对自己颜值表现自信

李小龙此时接棒,延续这个矛盾点。郭德纲无疑是自带流量的,李小龙以一种“现挂”的方式“甩郭”,给观众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马腾祥因为一系列的作死行为,现在即将得罪考官(召唤师),“前面说的太满,现在被架起来,下不来台了”。马腾祥必然是会“服软”的,无关“得不得罪评委”,而是一种表演规律,给观众要看的就是“被架起来”之后,怎么“平稳落地”的。

落得漂亮就是一个“好儿”,落得稀里哗啦,那就“泥”台上了,先前热起来的场子会迅速冷下来。

台上无大小,郭德纲作为业内流量大户,坦然面对“调侃”

常见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装傻充愣迅速“怂”,一种是硬抗两句再“服软”。马腾祥在第二种方式上有所调整,他不是硬抗,而是硬怼

,直言“郭流量”是“大脸盘子”,还要求摄像师给特写,把自己“架”的更高。同时因为马腾祥硬怼的话较多,无形中拉长了“扛”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可以说没有包袱、笑点,而且“硬怼”的气氛增加了一种压迫感,让被代入的观众担心会不会是“真的硬怼”,没被代入的观众则怀疑会不会冷场、段子会不会失败。

这时,马腾祥才甩出陕西话“服软”,完成了这一爆点。

用陕西话都开包袱

同时,马腾祥自然的利用“郭流量”的网络段子进行过渡,话题重新引回自己身上,并立起“胆大、说真话”这样一个人设。在演前采访直言“不服”、开场直言“丑”并调侃“郭流量”、再放“我来就是来看其他选手笑话的”这样的狠话后,这个人设无疑是立得住的

此时又进入了一个过渡,用“看笑话”做为第三个矛盾点:李小龙提出质疑,马腾祥则引出“绝活”的展示来证明自己不会被看笑话。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这里有一个取巧的设计,“20秒讲完西游记”这个包袱(梗)平时很难“响”,因为网络段子太发达,这种平常稀松的梗完全是冷笑话的范畴。但是此时此刻此地则有所不同。首先是节目平台中业内人士太多,语速惊人且口齿清晰者不再少数,何况马腾祥李小龙这样圈内有名的青年演员;其次时间有限,节目大致进入了“底”(结尾)的时间,正是亮真绝活的时候。所以当马腾祥信誓旦旦的说表演绝活的时候,观众只会好奇绝活究竟是什么:是速背《西游记》章回名吗?是速背电视剧每集集名吗?是另辟奇径,有独到的表演方式吗?就在所以人胃口被吊起来的时候,马腾祥用最普通的语言平铺了出来。但就是因为太普通了,和高期待形成强烈反差,才把“包袱”抖响了,达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最后的“底”,也就是真正的“绝活”——鬼畜版报菜名,抛去“抄袭B站视频”的争议,单纯在相声舞台上还是比较新颖的。而且现场听的话,效果应该比视频上火爆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所以我们看马腾祥李小龙为什么有这样的底气?

段子整体不算火爆,但是张弛有度,结果比较完整,有三个明显的矛盾点若干巧妙的反差对比处理,在5分钟的段子中可堪优秀典范。

马腾祥出彩的地方,其实不在段子多优秀,现场是否火爆,而是他独特的节奏。这种节奏的把控,使得他的表演脱离了常规,从而做到独特。以“拿郭流量颜值调侃”来看,不论是“硬怼”还是“硬抗”,

他所用的时间都长于一般的处理,这个长度足以让观众走出情景、脱离表演,甚至会对段子形成担心、焦虑、质疑、尴尬等情绪,但马腾祥偏偏能把握好度,比较舒服的接下来,虽说陕西话抖的这一下感觉力度偏软,但是已经足以收拢回观众了。

高英培(左)范振钰(右)

马腾祥这种节奏的把握,很可能来自于他的师承。

其恩师范振钰先生长期与高英培先生搭档,其二人不擅于传统节目,而是以具有浓厚时代感的新节目见长。高范二位老师在表演中,气口、节奏的处理都独具一格,特别有观众缘。马腾祥应该是在这种表演方式上有所继承,并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