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红色”村干部的治村“法宝”

2018-09-07 06:42 | 柯城发布

在沟溪乡党委红、黄、灰“三色”综合考评中,后坞村党支部书记徐大雁被评为“红色”村干部,成为该乡两名“红色”村干部之一。

这个长着一张国字脸、看上去十分憨厚的年轻小伙,在担任村民主任、村书记的七年时间里,让后坞村从“落后村”一跃成为“先进村”。他又有怎样的治村“法宝”呢?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宁愿让自己和亲戚吃亏,也不会影响全村人的利益,不破坏全村工作的公平公正。”以身作则、带头表率,是徐大雁最主要的“法宝”之一。2011年年底,农开办项目落户后坞,徐大雁的姑父一开始不配合项目建设。为加快推进村里政策落实,徐大雁连夜骑摩托车直奔衢江区大洲镇,买回了砍伐橘树的柴刀。次日一早,他召集村两委,率先跳进姑父家橘树地,抡起柴刀毫不犹豫地砍倒了橘树,让在场众人傻了眼。“如今想想当时确实有点冲动,我在还没完全做通姑父思想工作,就强行砍倒了他家橘树。但我依然不后悔,如果当初不这么做,那村里工作肯定没法顺利开展下去。”徐大雁坦言。

今年4月启动农房整治专项行动之后,在排查登记村党员违建时,村两委不小心漏掉了一处徐大雁朋友家的违章建筑。徐大雁得知后,立刻上门劝服朋友拆除了附属房。徐大雁的率先垂范,带领村两委、党员克难攻坚,使各项工作在全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违建已经拆除完毕。村里共拆除各类违建45宗,总面积2389余平方米。当前,全村正集中精力拆除村主干道沿线违建。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战斗力强的村两委,得到了上海杨氏猕猴桃生产企业的青睐。猕猴桃基地负责人杨总钟情于后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徐大雁等后坞村村两委的为人。

今年5月,杨总向村里提出,希望再增加100余亩土地扩大基地建设,并由企业负责土地开发。徐大雁一直想建造一座村文化礼堂,只是苦于囊中羞涩而无法如愿。于是他向杨总提出,能不能在政策范围内,从开发费用中拿出一部分赞助文化礼堂建设。杨总被徐大雁为民着想的精神所打动,便同意从土地开发费用和利润中拿出部分资助村文化礼堂建设。

今年下半年,一家秸秆发酵循环农业综合体即将入驻后坞。“农业综合体需要140余亩发展空间,我们目前政策处理进度已达97%。”徐大雁说,凭借猕猴桃基地、光伏发电项目、农业综合体项目,他们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

(原标题《【拆违治乱 柯城在行动】一名“红色”村干部的治村“法宝”》,原作者 毛轩燕 ,编辑 李诗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