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场磨炼出“四有”干部

在河北省平山县南文都村,大家常挂在嘴边的“老张”是石家庄市工商业联合会秘书长、南文都村第一书记张端树,两年多来,他积极引进企业搞园区开发以及村企合作模式,持续带动贫困村民增收,顺利完成整村脱贫出列任务,同时他和工作组也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并获得了河北省脱贫攻坚奉献奖、省先进驻村工作组等荣誉。(8月26日 中新网)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决战决胜的冲刺期,在这个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肯定都是一些“最难啃的骨头”“最难攻的碉堡”。实践证明,越是条件艰苦,越是困难较多,越能磨炼人的意志,越能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党就是靠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赢得了民心、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那些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等成功人士无不都是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他们不畏挫折,面对困难和失败时从不气馁、从不退缩,而是越挫越勇,最终百炼成钢。

脱贫攻坚的一线战场就是一个大熔炉,是塑造干部的地方,是磨炼作风的地方,是培养战斗力的地方。而南文都村第一书记张端树就是在这个脱贫攻坚的大熔炉里磨炼出的一名优秀干部,他让我们看到了他就是这样一位做到了真正沉下去,带领村民把日子提上来的好干部,身体力行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不能蜻蜓点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神龙见首不见尾”。

由此可以看出,脱贫攻坚战场能真正磨炼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为评价考核干部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发现人才、选拔人才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使脱贫攻坚战场成为锻炼培养、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渠道,激发党员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