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旬邑:“企业+合作社+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扶志双赢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张鹏飞)在脱贫攻坚中,咸阳市旬邑县不断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动苹果、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发展,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群众”模式,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依托产业发展自主脱贫,实现脱贫扶志双赢。

旬邑县清塬镇班村村民程亚利,2015年丈夫因病去世,她和两个孩子仅靠五亩地为生,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今年4月,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她来到离家仅1.5公里的矮化苹果扶贫示范园打工,有了稳定的收入。

旬邑县清塬镇班村村民程亚利:“(今年)阳历的4月开始在这干活,一天八十元,拿了六七千,供给我这两个娃上学,对我帮助确实挺大的。”

由于工作踏实,技术过硬,程亚利还经常被附近许多果农群众争相雇用,为自家苹果树拉枝,也让她多了一份收入。

旬邑县清塬镇班村村民程亚利:“觉得好像自己有实力了,心里充满信心了,靠我学到的技术以后生活上没啥压力了。”

陕西旬邑石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长平:“下一步我们计划用三变改革政策,将资金变股金,将贫困户镶嵌在我们的产业链中,实现双赢,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群众”模式,旬邑县清塬镇329户贫困户,1091名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攻坚全覆盖。

同样在旬邑县马栏镇前义阳村,贫困群众肖小平和村民在一家中药材基地也经常能有活干。而且通过“三变”改革,他还把自家的三亩地流转到这个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以及打工,他一年下来可以收入8000多元钱。

旬邑县马栏镇前义阳村村民肖小平:“分了红再加上我个人努力,以后争取脱贫摘帽,不当贫困户。”

在脱贫攻坚中,旬邑县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推动粮油、果业、畜牧、蔬菜、食用菌、林业、休闲观光旅游、中药材等七大扶贫产业发展,实施项目41个,总投资5.6亿元。

旬邑县委副书记张延武:“我们通过菜单式扶贫,项目化带动,全覆盖的技术服务,有效地催生了苹果、中药材、大棚菜等产业的发展通过综合施策和企业带动,惠及贫困群众9036户,占我们贫困人口总数的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