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教师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

三优优学教育


不会,五年、十年都不会。

第一:在这里我们先看看高收入群体的划分:

可以看出来一般教师家庭应该还是属于低收入人群,或者中产阶段中的小康阶段。一般沿海地区或者说市区的话,两口子都是老师的话,高级教师的家庭收入正常能够达到初级小康,一般的教师甚至在低收入家庭,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村教师。

二、教师收入的增长速度还是很慢的。

很多人会说有些教师参加课外辅导怎么怎么样了,但是这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教师还是依靠工资生活的,那么近年来工资的增长的确有,但是增长的速度和物价水平应该是一致、甚至是低于增长速度的。

同时不仅是教师,只要是靠国家拨款的人员都不会也不应该成为高收入群体,因为这些职业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与其他职业是不相同的。

三、其实教师需要的不多,只是能够获得正常的经济收入就够了。

并不一定要成为高收入群体,只是需要满足小康就好啦。


90后不成熟胖大叔


我认为肯定涨。

首先要界定一下“高收入”这个词,高收入应该指全国人均收入中等偏上。而不是指极少数的富豪,如马云、王建林等。

我认为肯定涨是有理由的!

首先是中央高度重视!我们来看看2018年的四个文件是怎么说的?

2818.0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第二十一条: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教师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解读:一是制定保障机制。二是收入水平不能低。

2018.05.0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教师收入不低于公务员。

解读:加强督促检查!语气比较严厉,意思是你不能拖着不办!

2018年国务院“七三零文件”。督察督促各省落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语气严厉!没有达标的限期整改!

解读:这不是要不要做的事情,这是限期整改!

2018.08.27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意见指出:各地要将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予以保障,鼓励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让教育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解读:教育投入要从重物投入,改变为重人投入!

国际大环境来看,中美贸易战打的炮火连天、美联储频频加息,引发大规模美元回流。国内应对策略必然是加大国内市场投入、增发货币。这也必将导致工资必然上涨!

第三,从局部来看。以苏州为例,苏州地区的教师平均工资在15-19万。已经远远超出苏州市的平均工资87431元。且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从数据看,苏州已经让教师初步成为较高收入的群体了。

另外,从近两年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教师招考招聘的火热程度看。教师职业也慢慢的开始受欢迎了。

教师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这是目标,且已经在路上。

让教师成为高收入群体,让教师职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此乃国之幸事!


为你写诗醉红颜


首先,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笑!你等于是在问,未来5年乞丐会变富翁吗?做梦去吧!三十年前,师范院校首批次录取,三十年后师范院校为保底志愿,元芳,你怎么看?5年?再过50年吧!等到大家都找不到好老师,到最后找不到老师教育自己子女后,情况才有可能改变,否则,呵呵……

其次,看看大家对此事的看法:

1 现在学校都没有男老师了,有一半个也是快退休了!什么原因?

2 儿子高考后我建议报师范院校,儿子说打死我也不报,结果上了科技院校,毕业工作五年后月工资二万多,我三十五年教龄月工资四千多。

3 只有报大学的争着报师范,考公务员的都来争着考老师,那时老师就是一个人人羡慕的职业,收入不高才怪呢。


4 我家原来在农村,家门前有一邻居娃,连初中都没上出来,出去当小工揽小活干,如今有车,在城里卖房,乡下修四间三层高楼兼前后花园,我这个八十年代末考上师范大学且从教近三十年的老教师自愧不如。这就是当老师的下场。悲哉乎!

5 不要拿补课,办班,假期诋毁教师,个别现象,而且大多数是私立学校教师,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老师办班补课,请举报吧!

最后,人生都是市场,自由选择,人的一生应该干过几种不同的工作,思想保守已经不行了。你改变不了世界,只有改变自己。不要寄希望别人同情,呐喊也没用。比如我,在悟空问答答题,每天挣点话费和烟钱,也是美滋滋!


游戏大咖王


让教师成为高收入人群非常必要!我的理由有三:

其一、国家兴旺发达的需要。科教兴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和共识,科技兴盛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达靠教师。让更多最优秀的人才心甘情愿做教师,形成社会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彻底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其二、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需要。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堂堂正正的正能量事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让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人人羡慕、向往的职业,才能更加高效地弘扬社会正气,才能更有效地压制歪风邪气。

其三、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需要。校园生活曾经被人们称为“象牙塔”式的生活,意味着灵魂纯净、精神升华、品格高洁、学识渊博。教师是校园众生的引导者和引领者,只有消除经济上的窘境和尴尬,才能够全身心投入,才有可能真正让学子们景仰和膜拜。

未来五年,教师成为高收入人群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

首先,国情决定的。未来五年,让广大教师成为高收入人群,国家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还没有这个实力。我们的GDP总量不小,但是人口基数很大,人均起来,就没有多少优势了;何况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去做,需要花钱。

其次、师资水平决定的。我国当前师资众多,但也良莠不齐,真正符合四个“标准”的好老师并不多。让为数众多的不合格教师也一起成为“高收入人群”,这违背公平公正原则,不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广大群众不会满意,也不利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再次、经济决定政治。事情有轻重缓急,国家当前更重要的核心任务尚未完成。只有国力更加强大了,国家核心任务已经完成了,国家才能够集中力量,解决好教育问题,大幅度提升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让教师成为高收入人群。

笔者结语:教育是民生之本,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教育问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影响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提高教师地位,让教师成为高收入人群不是短期行为,需要一个未雨绸缪、脚踏实地、渐入佳境的过程。


自在人生wub


全面增加教师福利待遇,高于公务员水平,是教师法规定的,安徽省今年兑现了承诺,全面贯彻教师法精神,补发了2015.2016两年教师与公务员的差额工资,这次补资每位教师人均补发20000-50000元不等,2018年年底将继续补发2017年的工资差额,2018年后教师的待遇发放,和公务员水平保持一致。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幅提高了安徽教师的工资待遇,不能说2018年后教师将成为高收入人群,但是比以前高了不少了,幸福感油然而生!


润新教育


未来5年,教师当然不会成为高收入人群!

虽然近年来,教师的收入比以前有提高。但是由于教师的数量已经达到1626.89万人。在短期内国家财政根本无力去大幅度提高如此大的一个群体的收入,使他们成为高收入群体。所以各位从事教师工作的,还是不要过多的想这个问题了。

而据统计,如果月工资达到15000元每月以上为高收入群体,那么即使工资收入最高的北京也只有大约12%可以达到。所以,完成达成这一目标并不容易。而仔细分析,这些人的行业大多也是IT及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和教师最接近的高收入行业也是教育培训行业的教师。而不是公办学校的教师,毕竟由上图可以看出,即使在北京月工资4500元至8000元的人群占比也超过了36%。所以,教师行业提高工资也是一个牵扯到全社会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


地震博士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非常美妙的梦:我梦见自己的工资待遇翻了百倍,那些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大老板见到我之后也点头哈腰,真诚地问候:“老师好,老师您好呀!”在梦中,我发现自己用一年的工资就全款付清了在城区购房的房贷,而且还买了心仪的四个轱辘的名牌车子,那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很快,梦醒了:工资缩水了,房子不见了,四个轱辘的车子也消失了,摆在我面前的,还是那堵冰冷、残破的墙。唉,今天虽然放假了,但还是要到校长指定的地点参加培训……

(上图由微雨老师亲自拍摄于自己的老家房子)

梦醒时分,我不断地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未来5年,教师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

反复推测,细思极恐:别说未来五年,就算未来50年教师都很难成为高收入人群,但五个世纪那就说不准了。

因为:无论哪一次教师加工资,都是伴随着间歇性的通货膨胀而加。有人说,民国时期教师算是高收入人群,那个时候的教师工资差不多是警察的四倍。但那个时候的教师数量并非像当下这样庞大,给教师高工资高待遇对有关部门来说只是小菜一碟的事情。可能是当下我们教师队伍的数量太过庞大,一旦教师这个职业加工资的话,就会带动物价的暴涨,形成连锁反应:一斤米由原来的一块钱变为现在的两块五到三块之间,涨了不止一倍。

真正让教师成为高收入人群,就必须在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同时控制物价,绝不能让教师工资微调和物价暴涨“同频共振”。中央提出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言外之意就是要提高教师的待遇,让教师拥有本该拥有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可是,就目前来看,只能用屈原的那句名言来概括教师的“钱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可是,作为教师,梦想这种东西还是应该要有的,说不准它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就实现了呢?未来五年,全面小康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当全民收入都“换挡提速”的时候,教师的收入也很可能会“加大油门”。老师们会不会成为高收入人群不得而知,但整体工资水平如果能由原来的下游转变为整个社会的中游水平,教师的日子应该会好过很多。


微雨润苗


教师的职业不可能是和其它职业的高收入的区去比较的,所以说成为的高收入的人群是基本不能的。只能说让教师的职业福利待遇更加优化,调整他们的各种福利待遇,降低的他们的生活压力,能够专心职业的发展和教育培养孩子们。


教育永远不可能和他们经济收入高的职业,或者的是创造经济效益比较高的行业比较,我们知道如果教育一旦利益化,教师的福利一旦被高收入的利益所迷惑,是否未来的教育就会更好,你是否能够的持续满足教师的利益追求呢?所以这样只能不利于教师单纯教书育人的本质,所以从这里看,我们只能希望教师的职业能够引起社会和国家的足够重视,从管理的层面解决老师的生存压力过大的问题,能够让其生活水平上也能逐步稳定,不说高收入,至少不要老师们一遍辛苦的工作,工资微薄,还要担心老人的养老,以及下一代的教育培养经费问题等等。


综上所述,教师的未来或许会得到更多的国家的更好的福利待遇,不管是职业发展、还是工作环境,或者是教师的社会地位问题等等,都会得到管理层面的解决办法,让你的职业幸福感提高,让你生活水平提高,但是还是不可能让你的待遇成为高收入职业。


思维数学小课堂


未来5年,教师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理解。

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讲,未来5年,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应该会上涨,但想成为高收入人群,这种可能性不大绅士可以说没有。


在中国,教师属于事业编制,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端着“铁饭碗”的人,他们实际上是属于国家人员。从整个国家公职人员队伍来看,有哪个群体能称得上是高收入群体?一旦成为高收入群体,就会成为社会上热议的焦点,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行走。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在很多地方教师的工资都是低于公务员的,而且低于当地很多的人群,想要在5年内进入高收入人群,这种可能性不太大,因为其中的阻碍太大,比如:财政收入、政策保障等。



教师的收入虽然进入高收入群体的可能性不大,但笔者认为进入中等收入水平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而且从国家给公职人员定的工资收入标准来看,也是想让他们维持中等收入水平的。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教育、体制内问题答疑。

东爱雨公考


未来五年,教师不会成为高收入人群,未来十年二十年,都不会!

这是由教育的行业特点决定的,教师是吃财政饭的,教育本身不创造财富价值,是通过人的培养,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对社会的贡献是提供智力支持。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收入,只能来自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无法参与初次分配。

不仅是教师,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都不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因为这些职业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是相同的。

现在我国教师的收入水平,处于行业下游,中央提出的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不是让教师成为高收入人群,也不可能成为高收入人群。教师的收入水平,达到行业中游偏上的水准时,就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了。

这在国际上大体也差不多,一个国家,教师的收入水平达到中游偏上时,就已经不错了。因为教师的职业相对稳定,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这一点,本身就是令人羡慕的。如果,收入水平达到中游偏上,优势就大大显现出来了,不是高收入人群,同样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