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員如何巧妙應對亂接話茬或亂刨活的觀衆?

揪個雞兒吃唄



首先,作為觀眾來說,要尊重演員,儘量不要亂搭茬,更不要刨活,安安靜靜的做一個聽眾,更能夠體會相聲的快樂。當然了,這也不是絕對的,有些演員在返場時會特地留時間給觀眾提問,比如岳雲鵬,這時候臺上臺下打成一片效果也是極好的。


從現狀來看,德雲社小劇場觀眾的亂搭茬和刨活現象是非常嚴重的,越有名氣的演員,搭茬的越多,這個對於演員的臨場反應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為什麼相聲演員需要在小劇場慢慢磨鍊自己,這種臨場反應能力在課堂裡是學不到的,作為師父最多教會你遇到哪一類問題該怎麼處理這種籠統的答案,具體的問題還是需要在實際表演中解決的,磨鍊的時間長了,才可以做到臨危不亂,應對自如。


德雲社的相聲聽多了,對於演員處理此類問題的辦法,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不理不睬。在觀眾的搭茬不會影響到大部分人的前提下,一般演員都不會理會;在相聲的表演進行到關鍵時刻,比如大段敘述時或者比較重要的節點時,一般不會理會,否則就節奏全亂;還有一些演員在控場能力不足時,也輕易不會理會搭茬的人。


2、巧妙應對,合理互動。在演員們有了一定的舞臺經驗以後,只要觀眾的搭茬不過分,在不影響其他觀眾,也不影響整段相聲表演的前提下,大部分演員都會給個回應。


3、懟回去。對於一些惡意刨活,聲音太大影響表演,影響到其他觀眾的搭茬,很多演員都會懟回去,讓對方知道厲害。比如岳雲鵬就經常懟觀眾,在小劇場是常事,大劇場也不少,前段時間在北美演出時也刨活的人都快逼瘋了,最後在臺上是真生氣了,狠狠的懟了個別觀眾。另外,已退出德雲社的閆雲達,也是經常懟觀眾的演員,曾有多次跑下臺去調侃搭茬的女觀眾;還有孟鶴堂、楊九郎、劉筱亭、周九良等都會偶爾懟一下過分的觀眾。


4、高手的應對之道。曾記得郭德綱和于謙有一次要說一個返場小段,開始安排的是侯震在廁所放鞭炮吃蝦仁那一段,但是剛剛說到侯震喜歡玩鞭炮這件事,臺下就有觀眾大喊“吃蝦仁”,徹底把底給刨了,郭德綱雖然沒有理會這個觀眾,但是不露聲色的換了其他段子。


5、極端的應對之道。岳雲鵬曾說過他遇到的最過分的觀眾,在包廂裡喝酒喝醉了,不僅大聲搭茬,還對演員大罵出口,最終讓保安給請出去了。還有一次是張九齡和王九龍的相聲,臺下有觀眾醉酒吐的到處都是,而且躺在嘔吐物裡睡著了,最後是當時的隊長閆雲達出面讓這人的朋友幫他帶走了。


相聲演義


有人亂接話薦子?好事,你的相聲引起他們的注意了。有人亂創活?好事,你的相聲被他們記住了。尷尬?難堪?對不住,你Out了。



為什麼德雲社相聲火?因為它不只是演員的表演,還有觀眾積極參與。好演員從來不怕接話茬,刨活。因為他們不但應變能力強,而且自有一套成熟的應對方法。



一,插科打渾,轉變話題。經常會聽到相聲演員說這麼一句:"那是你親戚”,"你是來砸場子的吧",引起臺下一片笑聲,為什麼?因為臺下有觀眾接的話讓演員無法接茬。就採用了這種轉移話題,插科打渾的方法。然後轉入正題。



二,耍萌賣賤裝無辜,逃過一劫。有時臺下的觀眾會提出一些比較刁鉛問題,如無關大礙,也可稍作解釋,待觀眾明白後轉入下一個既定的包袱。如果難答呢?除轉換話題,插科打渾,甚至耍賤賣盟的方式逃過一劫。在這一點上,岳雲鵬表現的特別突出。他常常利用他賤萌的表情,兩手一攤,大臉一搖,我就是這樣,你能把我怎麼辦?然後觀眾哈哈一笑,尷尬消失,繼續演出。

三,現砸現掛,抖觀眾包袱。不記得是哪一個相聲演員了,指著臺下一個孩子說是他爹,當臺下驚訝時,他又說,臺下觀眾都是他的衣食父母。機智的回答,贏來了掌聲一片。德雲社岳雲鵬,張雲雷等演員都有觀眾互動的環節,氣氛融洽,關係和諧,很受觀眾歡迎。



可以說,因為網絡信息傳播快,時效性性低,剛演出一個新段子,馬上就被錄成視頻,甚至來不及演笫二遍,就已經被大家聽爛了。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想靠一兩個經典段子說一陣子,那是不可能的事了。做為相聲演員,地攤文化,隨時都要做好被觀眾搭話,被刨活的準備。

當然,做為觀眾,也要有素質,創一兩個活,接一兩個話也要適可而止,不然,要是來一個活呢,你刨一個活。人家相聲演員還怎樣演?其他聽眾還怎麼聽?

岳雲鵬就曾經碰見過這樣的一個事。有一位粉絲大姐,岳雲鵬說一個包袱,她抖一個包袱。岳雲鵬說一個包袱,她抖一個包袱。並且說想看看岳雲鵬的應變能力,岳雲鵬不得不告訴她,你再這樣抖下去,相聲不用演了,觀眾也聽不到自己想聽的相聲了。然後他與孫越下去重新上臺,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總的來說,被搭話,被刨活並不是壞事,相聲演員和觀眾都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做事有度,才能得到共贏。


萍風竹雨123


看到這個問題

就想到了閆雲達,在不久前的小劇場裡面

閆雲達怒懟張雲雷的粉絲,受到了網友的一致好評

這個也和亂刨活的無腦粉絲有關

閆雲達這次怒懟無腦粉刨活之所以受到網友的一致讚揚

主要還是因為閆雲達說到了點子上

演員在臺上表演,粉絲如果把相聲演員的活給刨了,這是很尷尬的一件事

畢竟,你把包袱、笑料都抖落出來,很容易就砸了相聲演員的飯碗。

閆雲達直言這不叫捧角,這叫捧殺

最主要的是在後面這幾句話,閆雲達說到了點子上

粉絲如果真的喜歡相聲角,那就應該幫主角擴大影響力而不是刨活兒

可以看得出來

閆雲達的這番觀點的確是做到了大師兄應該做的

角本身不好意思說的事情,讓大師兄代勞,做了,就是捱罵的買賣

不做,又對不住自己大師哥的身份

我想,這個時候的閆雲達估計也已經打算要辭職了吧!

畢竟,這樣的處理方式在相聲社團裡面是比較得罪觀眾的事情,得罪了衣食父母誰個還看你們的相聲?

至於怎麼能夠更好地接住觀眾的刨活兒

沒事的時候多看看郭德綱的相聲,他都有交代的


蜜桔娛樂


大致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回覆,感覺很多人對刨活這件事都比較反感,但以叔兒的看法,刨活的對與錯還真值得討論。

相聲是一門民間藝術,起源於民間,發展於民間。解放前,相聲演員一般都是在廟會、集市等場所表演,表演過程中演員與觀眾的距離非常近,是一種直面交流的形式,演員經常會與觀眾互動,提問、解答,甚至即興將觀眾的言談舉止加入到表演之中,製造包袱。可以說,在相聲發展的早期,演員和觀眾之間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隨時隨地接住觀眾的打岔和刨活,對一位成熟、老到的相聲演員來說,是必備的能力之一。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有很長一段時間,相聲脫離了最初的形式,逐漸走向電視、晚會等大舞臺,在這樣的特定環境下,觀眾漸漸喪失了主動與演員交流的機會,演員成為了互動的主導因素。可以說,這樣的轉變,讓相聲創作變得更加容易,但與此同時也讓很多演員漸漸忽視了對自己臨場反應的訓練,這不能不說是相聲發展過程中讓人遺憾的地
方。

最近十幾年,隨著茶館相聲的復興,演員與觀眾的互動也漸漸多了起來,拿天津的很多茶館來說,幾乎每一個知名相聲演員都要隨時應對觀眾的接茬和刨活,每一天、每一場表演都是如此。

如果沒人刨活,反倒是不正常的現象,只能說明你的名氣太小,沒人捧。這其中,特別是那些攢底的演員,他們在表演中時刻都要面對被觀眾接茬、刨活的情況,特別是那些老段子、經典段子,刨活幾乎成了觀眾聽相聲的最大樂趣,如果站在臺上你接不住,肯定會受到滿堂噓聲。所以,在經年累月的表演中,演員們也練就了隨時應對觀眾的本領。可以說,在天津茶館聽相聲,即便是你熟悉的那些老段子、經典段子,也能聽到不一樣的表演。

為什麼?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是由於觀眾的接茬和刨活,為演員的表演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因素。

誠然,在茶館和小劇場表演,接茬和刨活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但在電視上、晚會上,以及那種幾萬人的商演現場,接茬和刨活就不太合適了,畢竟很多觀眾並不是真正的相聲迷,他們更原因聽到按照既定軌跡表演的段子,刨活太多會讓這些觀眾失去欣賞樂趣。

因此,對於接茬和刨活,叔兒認為,在茶館和小劇場必須鼓勵,但在更大的舞臺上,還是應該適可而止。

雨妖,一線資深文娛記者,帶你瞭解更多體育、娛樂圈不為人知的故事。


雨妖


我說一個書館裡的事,過去老先生說書,都是觀眾在門外打完票錢,然後進來聽書,書館也不像現在,都有隔欄,圍牆,或者在二樓,你要想騎在牆頭蹭書聽,那是很難辦到的。過去,書館簡單,就是租間平房,或者搭個棚,經常你蹲外頭牆角下就能聽見裡邊演員說話。

就有這麼一位,好佔便宜,聽書從不打票錢,就在外頭,騎在自行車上,趴著窗臺聽。

一來二去,說書的先生就認識這位主兒了,心裡有氣,但也不好開口生要票錢,一來是人畢竟沒進場來,二來這種人他也不會跟你講理。鬧不好就要吵架,吃開口飯的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忍了。

有天,先生講的不知道是《西遊記》還是《封神演義》,剛好講到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的情節,老先生就借題發揮了:



哪吒在太乙真人幫助下,借蓮花獲得重生。他腳踏風火輪,手持乾坤圈,興沖沖要找李靖報仇。李靖一見哪吒,也是氣不打一處來:“好你個小畜生,騎上兩個輪子連你老子都不認了嗎?還不快快下來受死!”老先生使了個相,一手拿扇,一手指著窗外罵道。

書館裡頓時鬨堂大笑,窗外騎著自行車蹭書聽那位,那還能不明白嗎?趕緊架起“風火輪”,一溜煙跑了。

————————————————

另外,題外話,搭言刨活是德雲社才有嗎?或者說是說“不正經的相聲”時,才會有“不正經的搭話”嗎?

別的不說,建議大家去聽聽除德雲社之外的還蠻有口碑的大逗相聲的現場錄音,臺下不單單有搭言的,還有刨活的,有糾正演員的包袱的。有個錄音,好像是有關三國的相聲。臺上是故意拉典出錯,或者成語說錯,演員是拿這個做包袱來演,下邊愣是正兒八經的給他糾正。好幾次,慘不忍聽,演員中沒“互動”,無動於衷,自己演自己的,可現場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這都可以說是舞臺事故了,可演員沒辦法應對,這就是演員的水平?就是能力?就是正經的素質與涵養了?

顯然不是,演員敢於應對搭話和刨活,恰恰是一種舞臺自信,岳雲鵬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特別是當活被刨了的時候,能夠通過現場劇情跳進跳出的方式來插科打渾,你刨我活,我索性不往下使了,就在現場“死乞白臉”,通過使各種相和他所嫻熟的套路,來化解尷尬,來突破僵局,
鬧夠了,那再繼續下一個即定包袱。

能跟相聲劇情連著的現掛並不是那麼好找,特別是像前面我舉的老先生的那個例子,那也是天時地利人和湊一塊了,才妙手偶得。

搭言跟搭言不一樣,臺上主動跟臺下互動,老的錄音咱是聽不著,興許,有錄音,演員會打招呼,人觀眾也就“婁”著了。但這個形式過去未必就沒有,馬季的單口相聲“宇宙牌香菸”就是這一形式的典型,當然,臺下的搭言是否是提前設計好的就不得而知了,起碼他告訴我們,過去的相聲演員未必就不跟臺下互動。包括後來馮鞏的那句“想死你們了”的名言,這都是臺上主動和臺下互動著的。後來的大兵奇志的相聲更是如此,這二位本來就是從“場子”裡出來的,和臺下的那種互動在春晚舞臺上還是能看出其痕跡。

很顯然,德雲社雖然在把相聲重新帶進小劇場,讓相聲再次煥發活力的道路上,是做出了那麼一丁點的成就,但要說,相聲演員與臺下的“互動交流”的表演形式,也是德雲社創造的,培養的,那是太高看了,如果硬要給這種“互動交流”冠以“不正經”,那未免也太正經了,正經的相聲,還是上交給國家吧,小老百姓的舞臺,還是多一些“不正經”為好!


蔡員外1979


這個還是老郭有辦法,我聽過老郭有段相聲說于謙給老郭這幫人經常買東西請吃東西。然後有個女觀眾在底下說於老師有錢,老郭直接就說他給你花過錢吧,我得告訴于謙他媳婦。那位女觀眾又說我就是他媳婦,然後老郭說你就是他媳婦啊,哎呀,穿上衣服都認不出來了…



藤藤菜大叔56591560


其實相聲劇場出現如此結果,是與德雲社表演風格分不開的。正是德雲社的表演風格過分追求劇場效果,而不顧相聲規律所造成。相聲演員不能脫離作品過分的與臺下互動,你把她那勁都逗上來了,她不搭話刨活還等什麼,這不是你們要的效果嗎。現在的年青人尤其是一些女孩子,你看臺上的黃包袱的梗她們門清,每當這時搭話浪叫的準是這些人。有時臺上的演員到放不開了,羞的站在那裡尷尬無比不知如何搭話。這又涉及到相聲技巧功力,現掛就應該在此時應用。老郭有時現掛也沒詞不是說別鬧啦要不就是叫保安。好的現掛要求機智幽默即圓了場又不傷對方。還是好好完成作品,不要整那些歪門邪道。你們的功力還不能化解如此場面,別以為你們調逗完人家沒事了,就怕人家勁才來,小樣的你們還真應付不了。包括郭德剛請你拿出幾個現掛經典給徒兒們看看。


手機用戶76334832162


大學時候在學校舞臺演出相聲,有很多時候都會被接話,我是捧哏,當逗哏抖包袱時候我還沒接就被底下觀眾接了。其實我倒是覺著這個行為挺好的,因為代表底下觀眾在聽你的相聲,被你帶進來了,這種互動更有利於包袱的展開。而這種情況發生了,演員最大忌諱就是不搭理和掉臉子,這樣都影響觀眾情緒,所以一定要接茬,一般來講,演員可以根據觀眾起鬨的點進行發揮,他接你的話你就轉過來接他的話,如果要是反應不過來,就用“別起哄啊,我們都是有身份證的人”或者是捧哏問逗哏“這是你親戚是怎麼著”諸如此類的話,反正就是別讓場冷下來就行。而且這個時間一定要適可而止,扯下去會影響節目節奏。


南山之南95605629


臺上表演臺下接話茬兒,這應該是小劇場相聲演員都曾經遇到的問題。不能說是完全的壞事兒,因為臺上和臺下有所呼應,是現場表演的魅力之一。如果想完全杜絕此類情況,那就到電視晚會上去說,或者不帶觀眾錄靜場相聲,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臺上演員說段子,不能完全保證每句話都是新內容,被臺下觀眾猜中下句的情況很多,但說不說出來是另一回事兒。如果真有一些觀眾說出了下句,臺上演員就要有所反應,高明的演員不會過於尷尬完全不理這茬兒,同時也會想辦法把臉兒找回來,高妙的話不僅破解尷尬,還多了包袱兒。

郭德綱在作品中專門說過這件事兒,尤其有的男觀眾帶著女朋友來,總想在女朋友面前表現一番,總是接臺上的話茬兒,郭德綱有時候順著說,也有時候有意躲開那句預設的臺詞,讓對方逮不著。

個人認為完全不理下面的話茬兒是最不高明的,起碼捧哏也可以點評一句,你看下面人都知道,也不會過於尷尬。

另外演員們平時琢磨活的時候也要多想一步,萬一哪個包袱兒使多了被人接話茬兒,能不能換個說法。所謂一遍拆洗一遍新,這大概也是進步的過程。


鄭捕頭


刨活也稱作刨底,就是把懸念或是番(也叫包袱)提前告知其他觀眾或聽眾,從而大大削弱作品感染力或效果的行為。



刨活是不尊重藝術,不尊重演員的行為。如何巧妙應對這種行為充分考驗一個演員的舞臺掌控能力。


前段時間對小辮兒遭到觀眾刨活,德雲社大師兄閆雲達有話說,現場就懟了涉事觀眾,告訴他們刨活不是捧角兒,是捧殺,會讓演員很尷尬,這樣會讓演員丟飯碗等等。言辭很犀利,但是得到了廣大網友的支持。

老郭和謙哥遇到這種情況會打個哈哈,直接到下一個話題,不接觀眾的話茬。一是避免了雙方尷尬,二是讓整個段子顯得完整。

當然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曲藝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