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导弹艇沉没如何看?

皖---七杀


印尼“迷信韩国武器”又不是一天两天,再说这导弹艇已经服役三四十年了,在印尼手里发生点事故也属正常。不过这么多年来,印尼确实购买了不少韩国货,主要原因恐怕有以下几点:1、韩国装备上可以集成西方部件,几乎不会受到什么限制;2、韩国为了扩大武器出口市场份额,先期采用的都是“高品质、低价格”策略;3、韩国的武器基本都是仿制或授权组装生产美欧产品,从中可以一窥西方武器思路。总结一句话,就是印尼想要的就是用最低的价格,获取具备美欧技术的最好武器,可惜效果怎么样,只有印尼自己知道。

韩国武器在进军国际市场初期,基本无人问津,但是后来采取“国家推销、高档货卖白菜价”的军火营销策略,并且,韩国销售武器也不像美欧那样附带更多政治条件,所以逐步打开了销路,而印尼正式这些客户中的重要一员,成为韩国外销武器的最大消费国。看看印尼这些年,都给韩国有哪些军火交易:1、2004年,印尼与韩国签署了购买4搜“望加锡”级船坞登陆舰的合同,价值1.5亿美元(排水量1.1万吨的坞登舰,单价不到4000千万美金,着实便宜,还附带技术转移)。2、2012年,印尼与韩国签署购买3艘常规潜艇的协议,价值11亿美元(韩国仿制德国209型潜艇),并且包含潜艇工业相关技术转移。3、2011年,印尼与韩国签署联合研制五代隐身战斗机合同,印尼注资1000万美元。(这1000万美元对于研制一款战机来说,就是打个水漂而已)。这几个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韩印军贸,其他乱七八糟的就不赘述了。

所以说,既然印尼愿以用白菜价买韩国所谓的“高档货”,那我们还有什么可评论的呢?至少我们知道,低价竞标带来的大多都是“价低货次”,即使在普通贸易领域也是如此,何况在军火领域。韩国武器销售,一开始为了销路,也许价低货好,比如2001年,韩国为了拿下土耳其自行火炮订单,以每门K-9火炮30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赢得土耳其320门大单,可是我们知道当时同类型火炮的国际售价都在500万美元/门左右,况且韩国还附带向土耳其转让一条现代汽车生产线。实际上,当时的K-9火炮销售是表面风光,背后严重亏损。

关于印尼导弹艇沉没这事,我想以韩国的造船技术,造这种小艇,即使是军用级别的,应该也不会存在质量问题。但是韩国销售的其他武器,就不那么好说了,例如K-9火炮就是大名鼎鼎的“炸膛王”。所以,老想低价捡便宜,恐怕不是那么好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