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氏是不一样的,不要弄错了

讲完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再来讲讲姓氏是怎么产生的。我们看《史记》上面讲“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这说明了在黄帝那个年代,并不像现在一样,每个人都有姓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拥有姓的。那么我们再来看这两个字:

姓氏

是不是不认识了。左边是甲骨文的“姓”字,右边是甲骨文的“氏”字。这个“姓”字像什么,左边是一个祭祀的东西,右边是一个人跪在那里,再看姓是由“女”和“生”两个字组成的,也就是说“姓”是在母系氏族社会有已经存在的东西,你是谁生的,你就跟谁的姓。在那个时代,人们都是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我们看史书上也经常这样记载,比如神农氏的母亲任姒“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再比如商朝的祖先契,他的母亲简狄“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周朝的祖先弃,他的母亲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都是这种要么碰到龙了,要么吃了燕子蛋了,要么踩了巨人脚印了,于是就都怀孕了。这只能说明在他们那个年代,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或者说是还残留有母系氏族社会遗存的父系氏族社会早期,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母亲,但是想要问自己的父亲是谁的时候,估计他们的妈妈就随便扯了一个理由来搪塞过去。什么看到龙了啊,吃了燕子蛋之类的。就像我们小时候问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时候,一般的回答都是“垃圾堆捡的”、“讨饭的送的”,差不多一个意思。但是关键的问题是这帮人后来都成了王朝的始祖,于是史官们就把当年的扯淡堂而皇之地写进了史书,让现在的人觉得简直是不可思议。所以“姓”是用来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谁的。

再来看“氏”这个字,“氏”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简单来说,当人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之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当一个氏族的人口达到它能维持的人口上限之后,只能通过拆分氏族来继续发展,这时候,拆分出来的那波人就要给他们一个特定的名号了,这就是“氏”的来历,“氏”就是别其子孙之所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氏”是用来分辨一个氏族的子孙都跑到哪里去了。

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