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在农村种地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了,如果是真的,那十年以后的地由谁来种?

李发明375


问题:有人说现在在农村种地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如果是真的,那十年以后的地由谁来种?

其实对于农村种地这个问题,只要是经常在农村行走或者调查、生活的人都很清楚,我国的很多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三亩,加之种地一直解决不了致富增收的问题,记忆中全村人比较多,而且集中开荒种地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投身到了城市的建设当中,他们的收入比在家种地多很多,这样就导致了目前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土地撂荒,没有劳动力耕种的问题,我们村处于山区,本来就属于地无三分平的地方,这几年也陆陆续续有很多原来开垦的荒地已经不种了,而且在农村种地的也都是年龄比较大,已经无法在城市打工的人。那么十年后农村的地由谁来耕种呢?

十年后,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山区,很多土地都会被还林还草,然后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特别是坡度比较大,而且无法机械化操作的地,将来都会面临还林还草的结局。只有少部分地被少部分现在处于40左右的外出务工人员返回后种植,因为农村的人口在不断的向城市及小城镇流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自然村成为空心村。

对于很多可以机械化耕种的农村土地,即使未来农村没有人耕种,这些土地也不会闲置,新型的职业化农民及农业企业将成为未来农村土地的主要耕种者,那个时候就不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传统种植方法了,可能面临一个人就可以耕种几百亩上千亩的土地,全部智能化操作,而且收益将直接超过在城市打工的一般普通白领及蓝领。

总之,土地属于稀缺资源,虽然现在很多农村的土地没有人种,那是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可机械化耕种的土地在今后还是更加规模化的被职业农民及现代农业公司进行科学化管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作者、三农问答达人,我将以专业的精神专注的态度专讲三农问题,为大家解疑答惑,欢迎大家的关注!


洞察三农万象


十年后地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种植了!那时候我国的农业将完成战略转型,成为高质量的农业产业模式。现如今农村年轻人基本上都已经逃离了农村,新一代农村人不会种地也没有种地意愿,所以地只能由老年人来种植,再过十年农村就不再有多少劳动力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了。这也就为我国的农业转型创造了契机!那时候没有人种地,土地就会向着集约化的方向迈进。城市的资本会冲向农村广阔的土地市场,大量包租兼并土地,用科学的手段管理农业生产!这样就能让我国的农业完成现代化转型,逐渐朝着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生产模式靠拢,而那时的农民也不在是一种身份,而成为了一种高薪职业,人们都会趋之若鹜的!所以说不要对十年后的地没人种来担心,中国人是不会吃不上饭的!农业人口的大幅度缩减是一个社会朝着更高文明迈进的标志,这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骏景农业



我家住农村,工作也在农村,没离开过这片土地。

农村的现状太清楚不过了。

现在农村种地的人五十到六十岁的是主力,六十岁以上的也有。这些主力男人还要出去打工,农忙时间回家种地,秋收。


管理的活,大‘部分都留给留守妇女干了。这些女人好样的!撑起了家庭半边天。


照顾老人,教育孩子,种植庄稼,洗衣服做饭……胜过男人

那么年龄小的孩子二三十岁的人哪里去了?

孩子读完书,进城找工作,不回农村了。房子也在城里买了,三十多岁的人早就离开了农村,成了城里的市民,即使是户口在农村也不种地了。

那么农村的地由谁来种?

国家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好多政策都是为此做准备的。

互住,农庄……

农业机械化迎来了春天!

农业现代化为期不远了!

有机遇也有挑战!

谁抓住了机遇,谁就胜利!

有能力研究三农大有前途!


大美农村绿水


有人说农村种地大部分是老年人,如果是真的,哪十年后地由谁种?大家好,我是农村农民工万岁,只有别具一格的回答,才能了解真实的农村现壮。


现在土地三十年不动,老百姓以土地为命而珍惜,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农村种地大部分是老年人,只是个传说,土地以然是劳苦大众在经营着这块士地。别说十年以后地由谁种,就是百年之后,脚下的这块土地,以然是劳动人民耕种。

中国劳动人民有着几千年的美得,以孝为先。农忙其间,仍然是年轻人的天下,哪怕是百里之外,千里之外,都会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耕耘着属于自己分得的哪块地。我只能说,”土地永远都是年轻后生们在耕种,农村老年人在管理着这块土地"。



农村的土地永远和子孙的孝是分不开滴,土地永远都是属于劳动人民的。土地永远都是农村劳动人民的子孙耕种,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农村农民万岁


做为农村人,耳闻目睹,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不过也说得并不全面,应该说农村种田五十岁以上的才是主力军,四十岁以上的也不在少数。

就拿农村的本人来说,我是六O后,虽然身体单薄,可也多年积累了农业种植经验,不过也由于年龄偏大,按工厂企业的工作年龄限制,是不可能被企业所录用,农业种植工余时,只能到年限相对宽容的服务业、建筑业等找工作,不过,这些企业很少按国家的政策为我们这一代人交纳五险一金,好在做为一个有农业户口、有自己和儿女的农村承包地,除去农本也可以维持和解决全家的口粮还略有结余。



再说五十岁以上的农村人未能象城里人那样历年按月交纳养老保险,就是近几年国家对农业农村人养老的重视,可以个人交纳新农保,但由于经济能力所限制交的也比较少,到符合退休年龄时也能此微的养老金,只不过也太少了,但大多数的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对土地都有别样的情怀,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纯人力的刀耕火种早已一去不复返,要想未来生活无忧,惟有现在身体许可的情形下都不会放弃土地的耕种和在外打工,这样的农忙回去耕种几天,农闲在外打工挣钱也是现在农村的常态。



至于十年以后我们这一代人年老而不能来耕种土地而担扰土地会抛荒,这也未免杞人忧天,粮食的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国家会一如既往并不断加大对农业扶持的倾斜政策,让种田人不吃亏、有钱赚,从而会吸引新一代职业农业搞农业种植和养殖等。而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家庭联产责任制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土地集中规化和流转,当逐步能解决农村的老年人养老、医疗等一系列门问题,他们也自会愿意放弃耕种土地去享受幸福的老年生活。



和风细雨言


我82了,儿孙都在外面工作,只要脚能挂下床,田地里的农活还要做,等我做不动了,荒田荒地,现在干农业没出息,给别人也不种。


手机用户53543016478


农村现状的确是以老年人为主体在经耕着土地。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政策土地又延包三十年。这是为实现小康社会和强国梦的重大战略决策。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对老年人来说是本钱,对养老起重要作用。子女对土地有继承权。

虽然青壮年在城里打工,但是土地由老人经耕。当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到来时,子女们各自回到可爱的家乡,孝顺父母,品尝黑土地结出的五谷杂粮和各种蔬菜,品味自家养的猪羊和禽,那美味佳肴使全家新春快乐感恩伟大的党。

这样代代相传,乃书写中华灿烂文化的新篇章!


gzj6068


我不邀自来,我是农民我有最真实的靠谱回答,农村目前稍好的土地大部分还是种着的,种田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再过十年等这批老人不能种田了,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十年后大部分田仍然种着,而且仍然是老人,也就是现在五十多,十年后六十多的人。人到了这个年龄你打工也好,有钱当老板的也好,绝大多数都会回故乡,回到农村了多数仍是穷人,只要你能动就会种田劳动,自食其力,即便那些富人回了农村也会种田,他们种田当然不完全是经济利益,你适当劳动比你一天光坐在家有趣有乐,而且还能享受亲手劳动的绿色食品。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住在集镇上,每样种点自用也方便又新鲜。穷人外面不能打工了肯要回农村,许多五十多城里有房有车有事业的富人现在都开始在老家建新房为回故乡做准备了。农村的田将来同样是大部分种着,少部分荒废,同样是老人种田,只不过是新一批老人。


朱次成


不是谁来种。是谁需要,谁来种!民生是上上策。种地的人多。农场主,和带罪之身都能种!问题是如何让地不荒。是个重点!


光谱2016


有人说现在在农村种地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了,如果是真的,那十年以后的地由谁来种?

不是有人说现在农村种地的大部分都是老人,而是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农村种地的基本上就是没有能力再外出打工的老人,以及一部分在家里看护孩子的留守妇女,是有能打工或者经商的人,基本上是没有人再原因种那两亩地了。

为什么现在的农村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是当下种地的产出价值太小,对农民构不成种地的欲望,最近几年,农民种出的粮食价格一直原地踏步,甚至于还有下跌。二是与粮食形成的鲜明对比的是,农资化肥农药,种子,机械等却不断上涨。这样一来让种地的利润就更加缩水了,种几亩地还不如随便出去打两个月工挣钱多,因此也就导致了大量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就剩下一些留守老人与妇女捎带着种地当个营生

至于说将来的土地由谁来种的问题,其实目前的土地政策已经很明显了,用不上十年了,也就最近几年的事就可以把土地进行集约化种植了。集约化种植也就是把农民手里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让有能力的种植大户去种植,每年每亩地给农民800到1500元不等的补偿。如果你现在在农村还有土地的话,应该知道了这项政策,全国都在同步进行中,各地农村土地集约化也都在开始实施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