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北大、中科院、哈工大……峄城古邵招才引智有高招儿!

以发展论英雄,用实绩比高低;坚定信心,前景可期。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于玉在全区新旧动能转换暨“双招双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人才是立足之本,兴业之基,是核心竞争力。2018年,峄城区邵镇坚决贯彻落实市区招才引智相关政策,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以“英才计划”的实施为统领,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

近年来,古邵镇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齐鲁乡村之星”2人,对接高层次人才2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周志刚教授、哈工大(威海)姚旺博士),在谈“青年千人计划”1人(重庆大学刘玉菲教授),申报省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1处,与国内多所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全镇提质增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程。

01

建立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机制

古邵镇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系列重要批示精神。专门成立了古邵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推进形成镇域人才工作新格局。同时,多次召开党委专题会议研究人才服务工作,明确组织室、党政办、项目办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整合力量,确保人才工作的顺利推进。

02

引育并重,实现人才引进新突破

以区委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十条政策为为载体,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坚持柔性引才,招引高层次人才。今年以来,古邵镇根据《峄城区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暂行办法》要求,坚持“月上报、季分析、年总结”的工作机制,多次到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协商柔性引才事宜,截止目前,已成功与2名专家学者和1名青年千人计划学者达成合作意向,目前正在具体洽谈中。

加强自主培养,选优“土秀才”。近年来,不断挖掘本土人才,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1名,入选“枣庄英才”1名,入选“齐鲁乡村之星”2名。

完善人才台账,育强“后备军”。在推进高新领域人才引进同时,古邵镇不断健全完善村级后备人才库,定期专项组织学习交流,做到底数清、台账明,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断注入新活力。

03

以点带面,盘活人才引进大格局

近年来,古邵镇以高新技术产业类型企业为重点,通过人力、物力、政策支持,重点打造汉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人才引进新格局试点单位。

镇党委成立两新企业孵化党支部,每年从表现优秀的员工中培养党员。同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人才政策牵线,不断拓宽企业与各大高校之间的联系,今年以来汉旗科技已经与各大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等国内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哈工大(威海)电子封装系姚旺博士签订了共建实验室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目前,古邵镇正在为汉旗科技对接“青年千人”计划重庆大学刘玉菲教授,已有新进展。

通过汉旗科技人才试点的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今年又将峄州港务有限公司、大洋饲料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纳入镇域人才工作格局中,目前,大洋饲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周志刚教授签订了合作协议。

下一步,古邵镇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紧扣峄州港航产业园和峄城电子产业园等项目人才需求,致力以人才引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倒逼企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并指导企业强化对现有各层次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壮大本土人才队伍,以点带面,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此外,古邵镇还将结合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工作,大力招揽产业领军人才,并通过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吸引更多人才走进古邵,留在古邵、发展古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