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C-Lux紧凑型相机,和松下Lumix家族有什么联系?

cnBeta


我是松下的资深客户了,松下FZ系列和松下LX系列,我自己掏自己的腰包买了超过20个,自己用,送亲戚朋友用。


我对于松下FZ系列和LX系列,移情别恋是2016年的事情,因为这个时候,手机摄影真的成熟呢,拍照手机太厉害呢,所以,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买过松下FZ和LX系列相机了。


松下ZS220相机,这款徕卡也出了一个,就是价格贵得多咯!


松下相机,换了一个徕卡的外壳,价格立马就飙升了,虽然说有时候徕卡的色彩味道更迷人,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更喜欢松下的色彩味道


我的抽屉里面或者书柜里面都还有几台松下FZ和LX系列,但是,也基本上是摆设了,很少使用的了。


因为我现在主要用手机和单反、微单拍照,没办法,为了制作手机或者单反微单的课程以及图书。


松下相机,在2016年以前,应该说都是非常值得推荐和购买的,也是非常值得使用的,但是,时代变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的了。


我是松下的资深老粉丝,我有资格说这个话。


你的原题是,徕卡C-Lux紧凑型相机,和松下Lumix家族有什么联系?


我具体谈谈:


1,本质上就是一码事。松下和徕卡的合作关系非常深远了,基本上可以说是非常深入的合作,也是非常认真的真诚的合作。


2,索尼和蔡司的合作,可能没有那么深入。毕竟蔡司其实不是把这些东西当回事的了。

反正,事实上,我也不喜欢索尼和蔡司的组合拍摄出来的照片,那种感觉,不及松下和徕卡搭配的感觉。

当然,你要问我这种感觉是怎么回事呀?我恐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恐怕也难以服众的了。

但是,作为松下的老用户,作为经常也使用索尼蔡司拍摄的老人。我的感觉就算是错的,也是对的,你说呢?


3,同样一个内核,有松下也有徕卡,那么,区别在哪里呢?

A,外观设计,徕卡的会更加看起来贵族一些,或者说,装一些。

B,徕卡的味道,这个,我对比过很多。但是,我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实还是松下的味道更适合我。

徕卡的味道,对于很多题材其实真的没有松下让我感觉舒服。

当然,在某些题材,或者某些领域,徕卡的味道确实非常的独特,并且让你喜欢的不得了,这可能就是徕卡的毒吧?


光线摄影学院


这完全不奇怪,leica的产品除了M系列旁轴与停产的R系列单反之外,其他绝大部分产品都是松下代工的。

leica 凡是aps-c画幅以下的产品,全部都是松下制造的,甚至可能完全是松下设计的,leica只提供了色彩算法。因此会有很多所谓的“换壳机”,松下的XX型号,换个外观跟品牌logo,就变成leica 的产品。

事实上,leica与松下的关系远远不止代工这么简单,就连高端的leica SL微单,那只90-280mm的变焦镜头,最近也被开扒出是松下设计的专利,卖给leica的。

所以在摄友圈,我们对leica的数码小卡片基本都是“呵呵”的态度,性价比很差,稍为了解相机的朋友都不会去买这种“leica”。

买leica的小DC,基本就是交“智商税”、“品牌信仰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