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学生在千人面前被老师扇耳光,给父母通电话后跳楼自杀,学校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呢?

冰焰


16岁的少年,当着全校同学的面被煸耳光,这种人格的羞辱,对于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少年来说,精神刺激是何其强烈?不要说是小垚,换一个成年人你试试看,谁又能受得了?并且微笑竟然是因为这个孩子微笑,微笑有错吗?恐怕不能微笑的场合只有在葬礼上才特有的现象吧?

再看后续事态的发展,开学典礼上方某打了小垚三个耳光后还不算完,方某再当当从批评小垚,理由竟然又是因为微笑,这简直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了。他方某算什么东西,怎么就这么霸道?学校是他们家开的?真是让人愤慨。

然而,方某对小垚的人格与自尊的伤害还在继续,后又将其叫到办公室前罚站。接二连三的伤害和侮辱,最终让小垚精神崩溃,选择了不归路。如此说,这个教导主任方某就是凶手,是间接杀人者,如果警方立案,其行为属实,他就必须要承担法律责任。希望小垚的父母先报案,后聘请律师,绝不要放过这个方某。

如果不是血淋淋的现实摆在眼前,真让人无法将方某和人民教师联系在一起。为人师者,竟然如此野蛮、粗暴、无礼,竟然将一名学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非要反复折磨方才让他解气,这样的人如果不将其清除出教师队伍,天理难容!

面对逝去的年轻生命,心情非常悲痛,也希望有关方面能积极重视,彻查学校相关负责人,该谁承担责任的绝不能放过,以让小垚得以安息。


韩国成老师


这种新闻总是最让人揪心!我想告诉亲爱的老师们,请你们别把“侮辱”当成“教育”!

曾经的我,也曾在初中时被某老师在大庭广众下打过巴掌,至今都认为那是我求学生涯中最大的耻辱

我学习一直还不错,不顶尖但也属于中上水平,大学就读的是四川大学。在我的整个学习生涯当中,除了自己的导师以外,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初中某语文代课老师。

导师让我记忆深刻是因为给予的帮助比较多,那代课老师让我记忆深刻是因为我经历了求学过程中唯一的一个巴掌!

我属于那种学习时可以很专注,但是调皮时又会“很活跃”的学生。记得初一暑假学校组织补课,本身对暑假补课就很反感,所以上课时也会经常会跟同学扔扔纸条,那天上的是语文课,由于原来的语文老师家中有事,来给我们上的是一代课老师,那天我“倒霉”,扔纸条的时候被他发现了,后来把我叫上讲台那里,还没站稳就先给我一巴掌!当时,我就蒙了,就觉得是奇耻大辱,甚至有一刻很想上去打回来,但终究还是没敢去“做”!

不过我当时,拿起书包就回了家,补课余下的几天就再也没去上过课!那时对那个老师只有“刻骨铭心”的恨,心中对他没有一丝尊重,就是觉得他用那一巴掌“侮辱”了我。

到如今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恨了,但是对这个老师依然记忆犹新,因为我始终都认为他让我经历了求学生涯中最大的耻辱!没有所谓的教育和批评,没有所谓的师生之情,只有他认为是“教育”而我认为是“屈辱”的那一巴掌,我到如今都很看不起他!

所以,作为曾经的一个“受害学生”,我想告诉亲爱的老师们!请你别把“侮辱”当成“教育”!

我可以接受批评,接受惩罚或者适当的体罚,但是绝不接受“侮辱”!

自从当了父亲,我也很担心自己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老实说,我们这一代还是在父母的“打骂”中成长起来的,所有的打骂有“罪有应得”的,也有“天大的委屈”的,可以说久经考验,所以我们在遭受不同的挫折时,我们至少不会选择用“亲者痛,仇者快”的极端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是,我对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够有同样的承受力,有些担心!他们这一代的成长环境要优越的多,如果从小不经历一些挫折,很有可能就是一颗“玻璃心”,一遇挫折就会崩溃!

所以,我现在的教育理念是家庭教育中既要有“赞美和鼓励”,也要有“批评和责骂”,甚至偶尔让他受点委屈,我觉得这些滋味就是以后的他们进入社会以后一定会尝到的滋味,提早让他们习惯,应该没有坏处!

也许不一定对,但是我想也并没有坏处!

至于本案的责任划分,很简单!我觉得学校应承担至少70%的责任。那位老师,的确太可恶,他是主要原因!


保道手记


看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教导主任方某和学校都有责任,不过主要责任在方某。

先来简要回顾一下事件经过:

1,9月11日,黄山市歙县歙州中学开学典礼上,16岁的小垚被训导主任方某在一千多人面前扇了三个耳光,理由竟是他微笑了!


2,9月15日,高中二年级晨会时,小垚再次被方某当众批评,理由还是因为小垚微笑。晨会结束后,小垚又被叫到方某的办公室前罚站。

3,罚站一上午后,中午11点47分,小垚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他希望父母能生个二胎替自己尽孝,并和母亲告了别。

4,小垚从教学楼上坠下,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不得不说,这位方主任在处理这件事上存在很多不妥之处。

首先,教育孩子要有尺度,对一个16岁的青春期男孩当众打耳光,这不仅是体罚而且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

其次,这位方主任并未搞清楚小垚是真的因为调皮捣蛋还是其他原因微笑,先入为主地选择了体罚。如果对比小垚和他父亲的照片,我们不难发现,小垚的微笑属于一种面相或者说是下意识的表情。



再次,训导主任方某第二次罚站小垚的理由还是因为他微笑。估计在方某眼里,已经主观地把小垚的行为当作了一种挑衅。而性格内向的小垚最终承受不了这一切,选择了跳楼自杀。



小垚父母称,孩子性格内向从不和别人发生矛盾,他的表情向来如此,并不是针对谁,也不是不遵守纪律。

诚然,客观地讲,小垚的心理抗压能力也比较脆弱,但这件事的确事出有因,训导主任方某的责任不小。

关于责任:

个人认为,训导主任方某如果后续没有其他侮辱打骂小垚的行为,应该不会承担刑事责任。反之,如果存在类似行为,导致了小垚最终的死亡,那么方某应该还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而学校在这件事上显然没有尽到管理责任,训导主任当众打学生耳光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及时制止,乃至后续又发生了罚站的事情。

学校应该会和方某一起承担对于小垚的民事赔偿责任,至于责任划分,应该是以方某为主,学校为辅。

最后,希望那些混在教师队伍中滥竽充数者都能被早日发现,早点逐出教师队伍。同时,也希望尊重事实,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


夜雨如书


9月15日,一个内向的16岁学生小垚,因为长着一副喜相,给人的感觉总是在微笑,因为这个微笑,让训导主任在千人面前扇了三个耳光;因为这个微笑,让训导主任在晨会的时候再次批评了他,晨会结束后又在办公室门口罚站了一个上午,最后这个孩子选择了自杀,从教学楼上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16岁的学生,花季的少年,就这样早早的凋谢,悲剧的发生也摧毁了这个家庭。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学生,总是给人一种很可爱的感觉,就是因为他老是面带微笑。如今这位同学面带微笑这表情竟然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其实想想这件事,也许训导主任在讲话的时候,看到这位同学面带微笑,感觉他在嘲笑自己,或者是感觉到学生在无视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表情激怒了这位训导主任。


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一个学生的眼睛很小,让她安静的坐在那里的时候,让人总感觉到他在睡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刚来的老师不了解这个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批评教育学生,让他注意认真听讲,后来慢慢的发现,他的表情就是这样的。

其实有些表情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这个训导主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连续,惩罚了孩子三次,对于16岁的少年,正处于花季,自尊心也特别强,当在千人面前接受那三巴掌的时候,肯定心里已经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再到后来,慢慢的等他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被摧毁的时候,他选择了自杀。


学校的训导主任确实有教导学生的权利,但是像这位训导主任,她完全无顾及学生的感受,而且不分青红皂白就惩罚了学生,造成这样的悲剧,相信他也不愿意看到,相信他也会受到众人的谴责。


饕餮视听


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就这心理素质也是老师教的吗?孩子的教育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吗?为什么会当千人面前打,肯定有原因的。为什么千人中就打你一个?为什么千人中不打有家教的孩子?为什么千人中偏偏就打你家的孩子??我的观点没认为老师是对的,只是看到其他人的观点中少了些什么!我的评论这段话是想知道事情的真正起因,并没有说老师打人是合法的,老师打人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七秒钟的记忆9244


9月15日,安徽学生小垚因微笑被教导主任在千人面前删了3个耳光,选择跳楼自杀,两涉事教师被停职处理;

9月16日,湖南学生张某宇因罚陡坡蛙跳死亡,四名责任人被立案调查。

连续两天,两个热点,两期惨剧。作为老师,吓出一身冷汗,昨天几个班主任在查宿舍时,还特意谈起这个事情,都在感叹我们的职业已经是高危职业。在“惨剧”面前,我们每个人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应该如何做?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娇惯,变得越来越脆弱;有人说,现在的老师素质太低,枉为人师表,我不想为老师洗白,但是我也不承认说老师素质越来越低,想想70、80后的我们,哪个老师不打人,哪个学生不挨打,那个时候,没有家长质疑老师素质低,也没有听说孩子因为被老师打而自杀。

而现在,别说老师打孩子,就是说上几句批评的话,孩子就敢离家出走,就敢跳楼自杀,而这个责任,并不全在老师!

谁才是背后的杀手?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让老师不是老师,家长不是家长,孩子不是孩子,一切关系因此变的僵化了,恶化了,扭曲了,变态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其中57例报道了明确自杀原因的案例显示,“

成绩下滑或不理想”“教师行为失当”“作业没完成”“家长期望值过高”“被家长批评”等是导致学生自杀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而这一切,无不和应试教育有关!

教导主任为什么要打学生,老师为什么要处罚学生,是因为要管学生,为什么要管学生?是因为有升学压力,这个压力不仅来自学生,更来自老师,尤其是和学生直接接触的一线老师,他们承担的压力,因此引发的焦虑甚至是抑郁,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如何才能化解这种压力,什么样的方式才是合理的方式,作为一线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变得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知所措,唯一的解脱,就是逃离。

打人固然不对,处罚也有不当,侮辱更加恶劣,不管当事教师是否要承担相关责任,作为老师,他们已经成为了教育的牺牲品!


赢在高三


对于一条鲜活的生命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感到悲痛、震惊和遗憾,向逝去的生命表示哀悼,向孩子的父母致以深切的同情和慰问。

对于教导主任方某在此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失德、失职、失常,给予强烈的谴责和质问!

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分场合,不问缘由,大庭广众之下,面对千余名师生,扇一个学生的耳光,而且连扇三个,这已经不是教育而是侮辱!这个方某不是在树立权威而是在滥发淫威!

谁都知道,“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无论什么时候,打耳光都是自带羞辱性质的。父母不能打孩子耳光,老师更不能打学生。私底下无人的地方不能打,当着别人的面特别是有很多人在场的情况下更不能打。因为这种耻辱感会根据旁边者的增加而翻倍!

孩子是微笑也好是嘲笑、哄笑也罢,都不应该成为方某打人的理由。教育者既要有心胸,也要有智慧,学生不是机器人,不可能完全整齐划一。只要不出格,怎么就不能宽容对待、延后处理呢?非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展现自己的铁腕治校?

其实还是权欲过盛,官威过盛,才容不得一丝一毫对他的冒犯。他是想杀鸡儆猴的,这三记巴掌不单是打给其他学生看的,也是打给不把他那一套放在眼里的老师看的。殊不知,挥出去的是巴掌,击落的却是更多的人对于教育的不信任。更可惜的是一个孩子宝贵的生命!

事隔一天,又传来学生自杀的消息。为什么孩子们变得这么敏感冲动、不计后果、不能抗压了呢?什么时候我们忘了教育孩子珍爱生命、善待自己了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都不在了,还奢谈什么教育?闻者足戒,愿这样的事再也不要发生!


剑客谈教育


这个教导主任不知道是什么心态,因为自己的任意妄为,让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就这么没了,难道他心里就不会内疚吗?


安徽一个高二的孩子小垚,因为在开学典礼上微笑被教导主任当着一千多人的面打了三个耳光,小垚的父亲表示,小垚一项表情如此,并非针对谁,但是教导主任不听。第二次在高二年级晨会的时候,小垚在一次因为微笑被批评,批评完了又被罚站,然后小垚选择了自杀。


我就想问了,别人笑关你什么事,你管学习,还管人家笑不笑?学生就没有笑的权利了,再说这个学生根本就没笑?你为什么三番四次的对孩子如此苛刻,孩子惹你了还是让你下不了台?还是家长没有给你送礼?


作为一个教导主任,你不能以德服人,竟然选择公开羞辱孩子,这样的教导主任能教育好孩子?这样的教导主任可以在这里任职,我想也是有问题的吧。不管是谁把这个教导主任招聘进来的,现在事情出了,第一要处理这个教导主任,第二要惩罚相关人等,要彻查是不是有送礼的现象,不送礼就要如此被对待,太可恨了。


老王侦查记


发生这样的事情,说句实在话,感到很沉重,我们目前所有的教育手段首先都是为了孩子好,这是毋庸置疑的,至少从出发点而言。世界上没有那种教育手段是最好的,也是最适用的,这个没有定量标准,因人而异。对于正在成长期的高中生,也是一个处在思维敏感却更加脆弱的时期,也是有着极强自尊心的时期。

这样的一个时期,你说不上那种方法对于一个处在高中时期的学生是最好的学习助力手段,但很明显不管任何时候,尤其还是在开学典礼这样人数众多的场合,作为一名老师,你就是对自己的学生有再不满意,也不能在全校师生的面前如此举动,都说成人要面子,更别说心智已经慢慢开始健全的高中生了。

至于后面的一些插曲和细节,笔者相信最终的主因还是在这场开学典礼上发生的一幕,让这个孩子感受到了无尽的羞辱,而父母也说了,这个孩子性格本身就很内向,在开学典礼上老师的这一举动,再加上会后接着训斥和罚站,性格内向的孩子本身自尊心就更强,也更加脆弱,不管是当事的训导主任,还是作为校方,都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不但要交给学生知识,还有教做人的基本,而作为训导主任在多达千人的会场上都如此行事,又有何脸面教书育人。


长安小师爷


记得我小学四年级时,一次课间操调皮,硬把体操打成了猴拳,被班主任当场拎上操场的台子全校亮象,并且边当众教训还顺手推搡了两下,羞愤成怒的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并立即付诸为行动,那就是毫不犹豫的纵起又矮又瘦的娇躯直扑班主任老师狂打狂踢,令包括校长在内的全校师生一片哗然,当然的后果是请家长作检查还挨了父母一顿混双胖揍。而这孩子又是咋教育的?心理这么脆弱,性格如此怯懦。如果老师真的当众动手打她,立即还手就是;罚站如果太久,转身走了就是,反正即使老师教育方法失当,正确的选择只应该是抗争,怎么可能是反而选择跳楼?也许这是个非常极端个例吧。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否定老师应该并且必须严管严教!总之,老师有严格教育的责任,学生有反抗严教失当的权力,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