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汉语桥”后,他开启了全新的人生

今年

北京师范大学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

他来自遥远的苏丹

却因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他获得了2017“汉语桥”年度总冠军

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一称号的非洲选手

回国后

他更是受到了苏丹副总统巴克里的接见

如今

他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到中国

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赵之行,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2018级学生


“是汉语和中国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中文、什么是中国人,然后接触到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能拥有机会了解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自己的收获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

这是赵之行到北师大学习的第二周,北京和北师大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是新奇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是连接他与这个世界的一道桥梁,他不断地发现属于这个广袤而神奇的国度里吸引他的种种,也让这个国度的人开始认识他、接纳他,在他身上看到属于汉语文化的与众不同的魅力。

因父母与汉语结缘

赵之行与汉语的初次相识得益于父母的影响。母亲是喀土穆大学的中文学院院长,她欣赏中国人身上那股认真而不拖泥带水、一鼓作气的劲儿,对中文有着浓厚兴趣,水平很高。

父亲也很喜欢中国,在他任职的石油公司,有不少中国同事,对中国有较多了解。

赵之行和家人

2014年10月高考结束后,赵之行在父母的建议下,选择前往苏丹喀土穆大学就读汉语和英语专业,开启了汉语专业的学习旅程。

第一次上汉语课的时候,老师便为每一个人都取了中文名。老师告诉他,“之”有知行合一、到达的寓意,“行”在古代的时候好像代表某一个行业,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能在文化行业达到知识富有的境界。

这样一个被寄予厚望且有内涵的名字,恍若有一种宋代文人的气质,赵之行很是喜欢,让他觉得自己有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中国身份。


赵之行在喀土穆大学

虽然现在赵之行的中文字正腔圆,但是他在发音上遇到的困难,曾经差点让他打起退堂鼓。

他还记得刚入学时,老师会让他们挨个到办公室背诵课文。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发音是对的,但老师却不断纠正他的错误。一个“下雨”的“雨”字,他站在办公室五个小时,还是没能把发音读对。

在老师和母亲的鼓励下,他坚持了下来,在中文学院学习一个月后,汉语学习状态才渐入佳境,赵之行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喜欢汉语。

汉语水平提升后,赵之行开始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歌。阿拉伯语文化里,诗在文学中最为有名,自古以来便有各种美妙的诗篇。

在阿拉伯语的语境下,赵之行可以感受诗的美妙之处,但换到汉语语境中,他要感受诗歌之美便困难多了。

不过,在漫长的汉语学习道路上,他已经克服了重重困难,作为“汉语桥”的赢家,他可不再害怕汉语文化的挑战了。

两战“汉语桥”,夺得总冠军

“汉语桥”比赛中的赵之行

2016年,大二的赵之行第一次参加汉语桥比赛,进入了总决赛。比赛中的小品项目要求至少表演八分钟,而在参加汉语桥比赛之前,赵之行从没想到自己能够使用中文交流三分钟。

“跟老师交流的时候不知道一些词语怎么说,我就会用英文跟他交流,然后他就会跟我说用中文怎么表达。”尽管由于中文水平火候尚缺,赵之行最后只得了三等奖,但这一次经历也给了他更多的动力和勇气。

“汉语桥”比赛中的赵之行

2017年,赵之行再度来到中国,第二次参加“汉语桥”比赛。这一次,他代表苏丹、代表非洲大陆冲破重重挑战。巅峰对决中,赵之行在与另一名选手经过数十轮比拼后,以14:7的比分和压倒性优势获胜。对中文知识的熟练掌握让他冷静从容,全程零错误作答,并最终赢得了总冠军。

对于夺冠一事,赵之行十分激动,也为自己而感到骄傲。这对他不仅意味着荣誉,意味着以往辛苦学习的肯定,更意味着来到中国留学的机会,使他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了一步。

赵之行与“汉语桥”的朋友们聚会

除了知识和胜利外,对赵之行来说,从“汉语桥”收获的最珍贵的东西便是跨越国界的友谊。

他和当时的“对手”们现在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同样热爱中国,热爱汉语,一起来到赛场,用中文沟通交谈,分享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学习汉语遇到的趣事,分享自己的生活,介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仿佛他们已相识多年,从未有过时空的隔阂。

赵之行和来自澳大利亚的大洋洲洲冠军刘思远成了很好的朋友,在和她的友情中,赵之行感受到了属于“汉语桥”的珍贵情谊。

“我还记得,总决赛第一轮思远就被淘汰了,她一直在哭。她跟我说,你还是不要安慰我了,你赢了‘汉语桥’就相当于我赢了。我当时特别的感动。其实我们已经不像是在竞争了,虽然我们代表不一样的大洲,在这个比赛当中是应该互相竞争激烈的那种感觉,但是其实我们更像朋友,我们就是朋友们聚在一起,来到中国,学到更多的知识。”赵之行说。

竞争的意味被他们淡化,不论来自何方,他们在中国,就是一家人,温情和善意是他们的常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赵之行就在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走到了赛程的最后。

从喀土穆到北京城

“汉语桥”的获胜将赵之行推进了北京城的怀抱。他自信满满地投入熟悉而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带着家人与朋友的祝福,独自迎上接踵而来的挑战。

用“中国通”来形容赵之行,可能还不足以说明他对中国的感情。

在苏丹时,赵之行的朋友圈就和中国学生的并无两样了,仿佛是一个中国“土著”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他会转发喜欢的公众号文章,会吐槽学习的压力,会拍摄校园生活里有意思的小视频……还悉心记录了与“汉语桥”的满满回忆。赵之行甚至还很关注中国发生的热点时事。

在申请了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奖学金后,赵之行跨越网络世界来到北京,在北师大的汉语文化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

在北京留学,赵之行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独立。没有了家人的照顾,他开始独立处理所有的生活琐事。第一次离家这样远,赵之行却很能适应北京的生活,尤其是饮食方面。

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在苏丹从来没吃过中国菜的赵之行觉得自己完全不习惯这里的饮食。但这一次来到中国,他就觉得自己适应多了,开始探索师大各个食堂的中国美食,饺子是他的“新欢”,而北京烤鸭是他心目中的“白月光”。

赵之行在最喜欢的新四食堂

除了美食,赵之行最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苏丹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只有两个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而且各不相同,端午节吃的是粽子,在春节是吃饺子或者年糕等,到了中秋节要去买月饼,丰富的习俗和美食也让他赞不绝口。

赵之行也希望能去其他城市走一走,“我打算去上海看看,因为我特别喜欢那种国际化的城市。我想去外滩,之前看了好多那里的视频和图片,特想晚上亲自去看一下。我还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想去看一下杭州、苏州。”

他一脸憧憬地叙说着自己的假期打算,他已经不满足于在北京游历,想到中国更多的地方一探究竟,从这个国度收获更多超越知识的养分。

与中国文化接触四年,赵之行的思维已经产生了很多改变。之前,他仅仅习惯于以苏丹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某一件事情,现在他则能从多个角度来考虑事情。特别是来到中国之后,赵之行拥有了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思想也就更加开放。

赵之行很想跟中国人交朋友,但他觉得中国人比较害羞。 “我一般都是跟在汉语桥认识的朋友一起玩,但我特别想认识中国的朋友,因为我想了解一下,他们在这里的生活是什么样。”